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由来已久。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制约因素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的探讨,提出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剩余劳动力合理高效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问题将十分严峻。能否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一项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探远的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由来已久.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制约因素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的探讨,提出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剩余劳动力合理高效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由来已久。在新形势下 ,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制约因素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的探讨 ,提出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剩余劳动力合理高效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利益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根本因素。而人力资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因素;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主要靠教育和培训,在岗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已成为中国当前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这既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个必然结果 ,同时又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冲击力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具体经济社会环境下 ,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显得尤为必要。一、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1)刘易斯模式。刘易斯提出了第一个人口流动模式 ,他认为 ,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传统的农业部门没有资本投入 ,而由于人口增长迅速 ,劳动力十分丰富。根据边际生产成本递减原理 ,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必然非常低 ,有一部分劳…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出来.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我国约70%的人口在农村,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及种植业增大的空间很有限。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未来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教育是使个人增加其资本价值的重要因素。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的重庆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地。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是积累人力资本、维护社会稳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职业素质低的问题日益显露.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产生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赵银喜 《职业技术》2006,(16):105-105
我国13亿人口中80%是农民,约有农业劳动力5亿人。农业耕地19.5亿亩,按现在的生产条件大致只需1亿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户约能容纳0.5亿劳动力。这样算来,我国农村尚有3.5亿个剩余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农业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富裕劳动力,这些富裕劳动力闲置在农村得不到利用,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给农村社会治安造成了不安定因素。搞好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力法,对稳定农村大局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相似文献   

11.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久艰巨的任务。在现阶段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下降、城市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情况下,非就地转移的小城镇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结合起来,有着城市不可达到的优点。建设小城镇不能只讲求量多面广,要将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着眼于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采取非均衡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有重点、有规划地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12.
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建新 《成人教育》2003,(11):10-11
目前,国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往往重在探讨它与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关系,与城乡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革的关系,与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然而,若从更深的层次来考察,则可以发现在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有一种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教育。教育水平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或显或隐地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层次,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说,其本质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实现个人收入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以及现代化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被打破。产业结构的变动引发了农民职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并且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它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及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会逐步向城市转移,并最终实现城市化,这是一条基本规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形式,即农民工形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批的原城郑农民成了富余劳动力,转岗培训对他们来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加之,改革开放多年来,偏远地区农民工不断向城市和工业集聚地涌现,为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劳动效能,也必不可少的要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是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引向深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大批农民工离开祖祖辈辈长期依赖的土地进入城镇务工已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社会事实,有人甚至称之为中国社会伟大的经济现象。面对日’趋突出的农民工现象,一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对此也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两个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和(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随着这一工程的有效实施,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  相似文献   

17.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中央1号件精神,加快宽裕型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认真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为“三农”服务的工作质量,则是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紧紧扣  相似文献   

18.
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生存境遇与发展瓶颈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普遍关注。教育学者从人力资本状况、促进转移的教育与培训实施策略等多个视角已经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从农村转移劳动力个体身心特点、发展诉求,以及社会现代化发展对个体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看,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的已有研究在关于教育与培训对象的针对性、社会发展对教育与培训的影响性、教育与培训实施的系统性几个方面尚存在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职业教育,二是技能培训。职业教育主要依靠职业学校进行,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主要依赖成教中心校、行业职工学校(培训中心)以及职业学校的短期培训。目前,我市有职业学校7所,其中4所为教育系统办。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有6471人,其中高职学生1029人。2003年新招2723人,其中通过提前招生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高认识,扩大转移培训的宣传和引导力度,营造重视转移培训的良好社会环境 首先。负责转移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部门的认识要到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党和政府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因此,转移培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