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以来中学文学教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中学文学教育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2 0世纪 50年代的一段时间语文课等于文学课 ,60年代文学教育销声匿迹 ,80年代文学教育复兴。但是语文界长期以来在中学文学教育理论方面未作系统深入的研究 ,教学实践上处于摸索状态。回顾近半个世纪文学教育的历史 ,提出各阶段的优点与不足 ,提出未来文学教育的一些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2.
付睿 《现代语文》2009,(1):139-140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语文人文性教育的加强,文学教育必将进一步强化。文学阅读是文学教育的主要手段,文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构架就是用于文学教育的教材。因此,对文学教育教材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玲 《小学语文》2012,(1):15-17
如果说,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那么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就是语文学科需担负的双重重任,小学语文也不例外。然而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实践文学教育精神,却亟待进一步探讨。综合儿童人格培养特点与文学特性两个维度,文学教育的核心精神应是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健全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4.
吴小中 《现代语文》2005,(8):107-108
文学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被视为禁区,到80年代提倡"把文学教成文学鉴赏课",再到当前对文学教育的逐步重视,可以说,文学教育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和重视.语文的内涵就包含着文学教育,离开了文学教育的语文教学是残缺不全的教育,特别是在当前特别重视"以人为本"的社会里,文学教育作为文学这一人学的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当今大学文学教育进入新阶段,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教学知识化、学习功利化、考核计量化等问题。回顾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大学文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为解决当今文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借鉴。文章从教育者身份特征、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3个方面对现代大学文学教育的实践进行初步探讨,爬梳、总结现代大学文学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以期为当今大学文学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的是课堂教学框架下的文学教育问题,共两部分。第一部分考察文学鉴赏教育在中小学学科体系中的定位,通过对“语文”的反思,我们赞成将文学鉴赏教育划入“美育课程”并主张独立设科,这种主张不仅仅是50年代末《汉语》、《文学》分科的简单复活.第二部分讨论了三种类型文学鉴赏教育的谈法或做法,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框架下,文学教育应该是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力为指归的训练性的教育活动,而这种教育活动迫切需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7.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文学教育重新恢复它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和职能开始,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成为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成为文学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依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8.
文学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文学体验者的姿态,把人性与美的光芒带给受教育者,并自觉地充当了文学教育变革中的思想者角色。他们一面认定文学就是个体亲身体验的结晶,一面相信自己就是新的思想者。这里的思想者不同于通常在书斋沉思的思想者,而就是思想着理论如何变为全民参加的社会实践的专家加政治家,更准确点说,就是马克思意义上的旨在改造世界的思想——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20年代的梁启超,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在王国维和蔡元培倡导美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育主张,他论及病态育使用的是“情感教育”或“情育”,他认为“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梁启超指出:“琚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并认为有两种人能承担这一“情感教育”工作;一是艺术家,一是从事情感教育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王淼 《教育》2009,(7):61-61
作者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10多年前开始,很多做文学研究的,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点移向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上。当下的中学语文界采用的是丈学研究学者上个世纪90年代的说法,总是落后有10年左右,存在着巨大的对话空间。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学术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成果。作者认为,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成就是巨大的,代价也不小。  相似文献   

11.
彭干梓 《职教论坛》2008,11(1):61-64
在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把发展生产教育、职业教育作为巩固其政权的一种手段。政府的主导思想,是把生产教育与职业教育视同一体,推动了生产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1949年到台湾后,他反思在大陆教育的失败,还认为"最急需的就是如何复国的精神教育和生产教育,也就是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文学教育应该足生动的、具体的、丰甯多彩的,它应该富有教师的艺术与机智、个性与情操,也反映学生的情趣与追求、自我体验与反思、觉醒与提高。而当前的教育实践还难以实现文学教育的功能。要改进我们的文学教育,首先应该认识列当前文学解读的误区,再通过拓展文学教育的理论视野来寻求改进.接受美学直该是改进文学教育的一种有效理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引起人们对文学教育的重视,使之持续升温。2000年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对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予以新的规定。新大纲与课标的变化,使文学教育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永恒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重要教育哲学流派。永恒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理性,人的理性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教育也应当永恒不变,教育的内容也就是那些永恒不变的内容。永恒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就是读书,永恒主义认为教会学生读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获得理智的训练。永恒主义认为读书要主动。永恒主义还把读书分为四个层次,不同的层次对应不同的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5.
永恒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重要教育哲学流派.永恒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理性,人的理性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教育也应当永恒不变,教育的内容也就是那些永恒不变的内容.永恒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就是读书,永恒主义认为教会学生读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获得理智的训练.永恒主义认为读书要主动.永恒主义还把读书分为四个层次,不同的层次对应不同的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6.
刘芳 《湖南教育》2008,(5):40-40
一、重视文学教育:时代的选择自古以来,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范本就是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古代文学素材。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教育,其中蕴含着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主要就是通过文学教育这一教学平台来实施的。时至今日,学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有教化作用的还是广泛的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杨亚兰 《宁夏教育》2006,(12):72-72
1.文章思路教学与作品文学教育的关系。思路教学,应该说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对于学生理清思路、把握结构、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说思路教学是一种形式,那么文学教育就是一种内容。思路教学应该为作品的文学教育服务。文学教育,就是通过阅读和鉴赏,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艺术形象、文学性语言,从而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在进行思路教学的同时,重视作品的文学教育,用艺术的形象来认识社会,用文学的语言来感染读者。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文学教育重新恢复它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和职能开始,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成为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成为文学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依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  相似文献   

19.
按庄文中先生的看法,50年来,中学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所走过的是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50年代肯定,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60~70年代否定,立下“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戒律:80~90年代又肯定,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见《论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如果把这条道路进一步延伸,我们看到,新课改以来中学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不仅受到肯定,而且得到空前重视。这一方面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另一方面也体现为研究者对这一课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中的语文课程应是语言(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复合,二者各有独当之任,既不能相互混杂,也不能相互取代。我们长期缺乏语文课程的复合性意识,带来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一系列问题,语文教学成了既不是语言教育也不是文学教育的两不是、两不像课程,以致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分治”是一种方案,当然,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