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命观是指大学生对生命及生命的价值、意义、人生理想、人生信仰和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掌握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使其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理念的历史嬗变与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文教育在西方经历了一个由复兴到衰微的过程。畸型的教育在生命之外寻找支点,使人的发展丧失了根基。因此,教育应返回到人生的原始命意,以人文精神延展生命的张力,涵养精神内隐的价值,以理解构筑教育与生命的相融,实现教育促进生命的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3.
黄乾玉 《教书育人》2006,(10):37-38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它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从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马克思认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教师选择教育这一职业并具有教育信仰是与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亦即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的。信仰教育并选择教育而且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将使人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唤醒生命意识、建构生命意义的教育。其价值取向应包括人生教育、人伦教育、人性教育、人格教育等在内的全人教育。生命教育是解开“意义虚无主义”、“生命消费主义”等生命困顿的钥匙。当前落实生命教育需做到:1.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他人生教育整合到生命教育中;2.专门课程的开发与开设;3.针对特殊个体和普遍群体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人的双重生命和双重存在方式的需要,它寓于生命之中。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分离的现象,表现为道德教育的"去生命化"和生命教育的"去道德化"。生命教育是生命整全的教育,因此,它必须超越生命与道德的对立和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割裂,以生命教育整合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生命教育之中,建构道德的生命教育。道德的生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需要,以道德的内容和手段,引导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实现丰盈人生。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的概念,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也有人认为,“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上述两种观点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却又有共同之处,即生命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不可逆转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的内容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内涵和价值,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能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生命,从而能够好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充实自己的人生,让生命充满光彩,提高生命的质量。另外,通过生命教育还要使学生能够善待其他生命,能够与他人友善相处,能够喜爱动物,不虐待动物;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随便结束生命,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传授,让他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一定认识,珍惜和珍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从而促进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性、灵性全面均衡地发展。笔者在哲学与人生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渗透生命教育方面进行一些尝试,旨在通过生命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使学生尊重生命、珍膳生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论人生信仰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生信仰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的应有关切是生命教育的两大问题.人生信仰可以帮助个体珍惜身体、诗化生活和升华生命.在考虑生命教育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关切生命教育的意义本质及符合生命教育本质的活泼形式,反对"放养"式、"饲养"式和"圈养"式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一种引导个体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性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进而喜爱生命与人生,珍惜生命与人生,并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促进自我能力的充分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所以实施生命教育不仅可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更好地实现自我、奉献社会;而且可以避免他们不爱惜生命、自我伤害等行为的发生。随着当今社会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绝大部分学生积极进取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由于一些消极因…  相似文献   

11.
正追求幸福是人类最大的愿望和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生命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却严重缺失。儿童和青少年期是人生极为重要的成长阶段,是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基础的阶段。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开展幸福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体验真实的幸福,更能帮助孩子们探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其心理健康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一、幸福教育的意义幸福是一种人生价值实现的稳定的积极体验。从古至今,人类都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不  相似文献   

12.
厉育纲 《家庭教育》2013,(12):38-39
一片叶子生在春天,长于夏天,在秋天绚丽,在冬天走向死亡……叶子的一生就是我们人的一生。正是因为有了死,生命才有更深的意义。我们眷恋人生,执着人生,同时我们也要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这样的悲观垫底,实际上是一种超脱。生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要让孩子懂得生命的珍贵,享受生命的美好。  相似文献   

13.
儒家生命价值观的境界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儒家生命价值观关于人类生命的范畴包括自然生命、文化生命和道德生命三种境界。儒家生命价值观在当今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能够帮助高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从而培养正确的死亡观,履行人生的崇高使命,提升生命的精神价值,塑造完美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4.
王慧敏 《教育探索》2012,(4):122-124
大学生的生命道德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生命质量和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目前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缺失不仅导致了大学生的对生命意义的迷失,也导致了大学生中的伤害生命的现象屡屡发生.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应教育大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应引导大学生走向人生的美好和完善;应教育大学生自觉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彰显自己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是有所信仰的。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人类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希望在教育,而教育的振兴,希望在教师。教育是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从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教师选择教育这一职业并具有教育信仰是与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亦即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的。信仰教育并选择教育而且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将使人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育信仰作为一种内在精神引导教师去追求人生幸福。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对教育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极度信服和尊…  相似文献   

16.
儒家生死观体现儒家先哲们的生命智慧和人生智慧,为现代生死观的建构提供精神资源。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刚刚起步,理论资源较为缺乏,因此可以到儒家思想宝库中寻求资源。儒家敬畏生命、注重死亡仪式和注重生死的政治伦理精神等,为高校生死教育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同好 《天津教育》2013,(15):50-50
著名教育学者叶澜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对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英语教学不能忽视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引导他们走向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从“生命意识”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萧红的短篇小说经典《牛车上》的解读,层层剖析与透视萧红独特的生命感悟与生命意识:人生和生命既充满着广漠的悲哀,让人深感萧索与厌倦;同时又洋溢着欢欣和喜悦,让人如此深切的爱着。萧红这种在现实的废墟上构筑生命“伊甸”的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的追寻就体现出了萧红的深刻,萧红的人生和小说也因而具有了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深切关注了人类的存在状态。书中的托马斯和萨比娜原是相似的人,但"非如此不可"的选择使托马斯的人生重新充满了意义,一如既往的"别样亦可"的选择则使萨比娜的人生成为一片虚空。"非如此不可"的选择对人类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生命是唯一的 现代教育界喜欢用"生命教育"来应对教育的异化,即教育变成智性的获取和社会功利的手段与工具,而生命教育就是回归教育的原点,即教育不仅是手段与工具,也是目的,也就是通过教育实现人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教育使人由一个野蛮的人变成文明、有教养的人,通过教育让生命的张力得以发挥,从而获得人生的最高追求,即对幸福的索求,而教育对生命的忽视已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