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供一个公道的司法体系,厘定和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与利益,尤其是保障每个人的生命权,本来就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政府的资源理应向这方面倾斜。[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概念、配置效率及政府规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公共信息资源是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资源类型。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和外部性特征。公共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是提高共享效率。公共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需要适度的政府规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行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策略,防范和制止公共信息资源的滥用行为。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政府部门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就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政府机制问题进行研究,从领导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利益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5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申玺朝  吴振泉 《北京档案》2004,(12):19-20,23
档案信息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着手打造透明政府、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和各级档案馆,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仅以北京市朝阳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为例,对本市区县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利于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共利益界定与广播电视规制——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利益是广电媒介政府规制的正当 性所在。规制目的是为了调和产业利益与公共利 益之矛盾。公共利益这个概念渗透在规范传播产 业的所有法规和政策中,它的关系范围涉及媒 介、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尤其是在政经制 度框架里,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表达机会的公平 性。但是,在规制实践中,公共利益概念具有模 糊性和功利性,常常被各种势力利用来合法化其 自身利益。而且,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由 于媒介企业与公众之间组织资源的不平衡,公共 利益本身往往不能公平地表达。这一直是广电媒 介政府规制的症结所在。本文以美国为例,解析 公共利益与广电媒介规制的复杂关系,意在提醒 人们关注媒介规制的公共利益本体。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当前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技术与方法来实现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不同目标为导向,设计了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具体路径:以提供政府知识门户为目标的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路径,以提高政府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的跨部门信息资源整合的路径,以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路径,为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优化政府信息服务为目标的资源整合与共享路径,为完成同一任务、实现政府多部门间高效协作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路径.本文创新性地从多方面提出并论述了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路径,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最后针对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建构与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人的信息器官功能需求及其扩展与延伸,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化信息空间来实现。探讨构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重点要充分考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之间的权力引导、利益驱导与信息交流的关系。其共建共享的模式通常有垂直型、水平型和交叉型三种。未来模式的优化选择,必须遵循“柔性化”原则、制度化原则、扁平化原则和协同化原则。  相似文献   

8.
《兰台世界》2015,(Z1):18-20
<正>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政务信息的管理水平逐渐提高,民众参政意识增强,我国政务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政务信息开发及共享环境初步形成。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行政体制、管理模式、利益制约、技术手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政务信息管理主体单一,单纯依靠政府或部门力量,以公文发布、网站信息公布等形式传播利用,略显单一和不足。如何进一步依托民众的广泛参与,是更好传播和利用政务信息资源,以此引导政府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资源从产生到消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符合生命周期思想的内涵。政府信息资源周期的4个阶段是:产生期、处理期、应用期、衰退期。构建政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管理模型,以初步构筑起政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理论体系。图1。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涉及权力、权利、权威、声望等诸多政治利益流动和再分配的过程。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可能涉及到的政治利益进行分析,指出政治利益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推动和阻碍因素,为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在分析国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科技信息资源配置实践进展和影响面向区域创新的科技信息资源配置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科技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方法/过程] 结合科技信息资源的特点,设计科技信息资源配置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影响因素和配置原则构建科技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分析区域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技中介机构分别为主导的科技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以单一主体进行的配置都不是最优的,面向区域创新的科技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政府的指导、企业的联合、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以及科技中介机构的联合.  相似文献   

12.
论图书馆治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治理与统治、管理不同,是指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商合作,共同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图书馆治理,就是利益相关者在互利合作前提下共同提供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一个管理主体所辖的所有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就是一个图书馆治理单元。科学设置建设主体是优化图书馆治理结构的关键。个人、协会、机构、地方政府是图书馆建设主体的主要类型。图书馆治理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和图书馆权利。图书馆治理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主体多元、民主决策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小产权房”的合法化曲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可以想见的图景是,将来的解决方案必须兼顾农民的利益、乡村政府的利益、开发商的利益和市级政府的利益"你尽管买,这里的房子将来会变成大产权的。"7月14日,一位孙姓售楼小姐在香堂村的办公楼二层的销售中心对本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14.
源于捍卫国家利益的控制需要和构建社会记忆的管理需求,政府建设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已经取得两方面的效果,一是搭建资源建设规模——涵盖全部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体系,二是制定资源获取规则——建立了维护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供应体系,但是政府建设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也面临着能力不够和意愿低下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本体的政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本体工程引入到政务领域,从研究和构建政务领域的本体入手,建立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统一、规范的政府信息资源元数据集,在信息资源语义描述和语法表示的层次上实现对分布、异构的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操作.具体考虑了GIR领域资源的特点和分布式异构环境的影响,提供统一、规范的GIR领域表示元数据集,并依据元数据表达政府信息资源,以实现政府信息资源间的无缝链接和交换,实现分布、异构的数据共享和互操作.  相似文献   

16.
市、县级机关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档案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开发利用。多年来,市、县机关档案信息资源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政府工作职能的转变,政务工作的公开透明,市、县级机关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不少新的问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赋予机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论信息市场的激励力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理论的角度,揭示信息市场激励力量的产生及运行机制,探讨如何利用激励力量促 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信息市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存在纯公共信息和准公共信息之分,故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分类进行的.在这种分类共享中,纯公共信息的提供属于一种集体行为,因其集体消费的复杂性,只能由政府来生产和提供,即使有私人部门加入,政府也必须居主导地位,并对共享活动进行适当的管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政府主导模式,根据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利益、权力、资源等因素对政府主导的影响程度,可通过贡献利益型信息共享模式、超常规作业型信息共享模式和理性决策型信息共享模式等三种形式来实践.  相似文献   

19.
信息资源的利益平衡是建立在成本与收益、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基础上的利益选择。信息资源的准公共物品性质以及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的现实困难表明,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是保障信息资源共享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高校信息资源共享利益平衡机制应该是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平衡作为有效补充的平衡体系。实践中则要通过统一组织、合作协商、利益补偿以及相应的政策法律作为保障,来实现利益平衡机制的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顶层设计和以公众为中心的视角,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对政府信息资源公众服务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主要观点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未来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众服务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框架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