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文系统概述潮籍近现代著名学者温丹铭先生的生平事功和其丰赡的学术和艺术著述;同时论述其治学对现当代著名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金末元初教育思想家刘祁在其一生的治学生涯中,凭借其勤奋的探索、虚心的请教、理性的概括、创新的思维,不仅获得了广博的知识,积淀了丰厚的学识,而且积累和总结了颇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形成了彰显儒家特色的学习思想体系。他的生平与治学活动是其学习思想的形成过程,纷繁复杂的人生阅历,涉猎广泛的治学内容,积极能动的学习心态,为刘祁的学习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寻绎其生平与治学活动,有助于掌握其学习思想的精华与实质,也有助于激励莘莘学子发奋读书、报效社会。  相似文献   

3.
李淳风为我国唐代著名科学家,其一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等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对“算经十书”的注释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史料研究价值。本文分别记述了他的生平,对“算经十书”的注释,并通过李淳风的注释内容,对他的治学态度、思想和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雷海宗(1902—1962年)字伯伦,是中外驰名的历史学家,一生在高等学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博闻强记、自成体系、贯通古今中外著称,名列《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专设条目。1902年,雷海宗生于河北省永清县一个具有书香门第气息的中农家庭,父亲为当地基督教中华圣公会牧师,自幼在旧学和新学两方面都打下了相当扎实的基础。1917年,入北京崇德中学,1919年转入清华学堂高等科学习。在“五四”运动和新思潮的影响下,雷海宗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献身科学的志向。1922年清华毕业后,公费留美,在芝…  相似文献   

5.
胡寅生活在两宋之际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特殊时代.他十分关心时政,其罢和议,谋中兴,主抗战的态度,体现了正统儒者积极的经世精神;其学术在当时独树一帜,颇有特色;生平志节豪迈;治学与为人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6.
郝敬是明末湖北京山著名经学家和思想家。他早年经历坎坷,年过而立混迹官场十余年,在无法实现政治抱负的情况下辞官回乡,潜心著述35载,终成"穷经巨擘"。他解经注经不拘成说,自成一家;研究儒学主张返璞归真,回归经典;学术思想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作用。他充当了晚明学术的批判者角色,为日益走向玄虚的学界注入一股清新的学术风气。  相似文献   

7.
南宋时期,民族危机严重,山河破碎,事功学派积极主张抗金保国,恢复故土,以事功救国。他们坚毅执着,求真务实,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途径,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发有为、自强不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事功”与“功利”不尽相同。孟子虽然算不上是功利论者 ,但却是一个地道的事功论者。故他称赞伊尹为“圣之任者” ,孟子的事功主要表现在“辟邪卫道”、“成圣成贤”和“致力王道”三个方面。孟子对“功利”亦有所肯定。孟子的事功思想遭到了以程朱学派为代表的反功利者的批评 ,而在后世的功利学派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在宋朝儒学的思想中饱含可以促进科技进步的一些元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宋时期的事功学。与弗兰西斯.培根的功利主义一样,事功学重实践、忌空谈、强调经世致用,可是,借助世界古代科技发展之巅之有利条件的事功学并没有能像培根的功利主义促进英国产生近代科学那样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由于面临的教育环境、商业的发展和宗教角色等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两种思想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历程中演绎出了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刚刚被通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就利用第一个周末,回到了自己当年插队的地方,看望了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乡,重新走了走那片自己为之耕耘了五个春秋的土地。他的这种“知青情结”,宛若一条无限延伸的线,串起了他人生旅途中的点点滴滴,也筑就了他的治学理念。从“跳级生”到“小知青”说起来,如果没有那场文化大革命,杨卫的人生之路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他的父母都是五十年代归国的留美学者,对儿子期望值很高。他上学早,小学跳了一级。上清华附中时,他不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而且语文和数学是双百分。正当父母为杨卫“规划”未来的时…  相似文献   

11.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在当时及后世均享有盛名,被誉为"草圣"。对其书法风格,历代探讨可谓详细。而对其生平事迹,长期以来,鲜有学者论及,其中较有影响者,如闻一多、郭沫若、朱关田、方磊、阮堂明等人,考述稍嫌粗略,不够全面、深入。鉴于此,本文以相关文献为依据,着重从史实出发,对张旭的生平作了较为系统的考证,着重考察了其籍贯、字号、排行、家世、仕宦、足迹、师承等问题,以期能对中国书法史的研究作出些微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三丰考论     
一代“隐仙”、武当道祖张三丰,因受到明朝诸帝崇仰而屡次召请加封,成为自唐末吕洞宾以来最负盛名的“活神仙”。其生平事迹,传说甚多,幸尚有根可稽,今探史考究,以飨读。  相似文献   

13.
莫友芝是晚清以来,闻名于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和目录版本学家,也是"沙滩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文章除搜读了莫友芝原著之外,广纳各家之说,对莫友芝的人品、文学、文化和学术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评介,旨在撩拨黔学之光,仰推内涵丰富的"沙滩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对近代学术的创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治学理念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点:严谨塌实,注重客观;讲究悟性,追求创新;因地制宜,深入浅出。王国维系统的治学理念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价值观体系及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价值观的特质,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我国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应坚持“新集体主义”的一元价值导向,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多元价值取向,坚持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半个世纪以来,对"西南巨儒"莫友芝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成果并未充分转化为广泛服务于社会的教育资源。鉴于此,对莫友芝研究成果的转化问题进行探讨,可促进其研究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精神生活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教育成就作为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与人们的精神生活呈现很大的相关性。本文试图从精神生活特性、精神生活需求、精神发展程度、精神感受四个衡量精神生活质量的指标讨论教育成就与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self-efficacy, imposter phenomenon, and scholarly productivity were explored among a sample of 247 counselor educators. In most cases, feeling like an imposter hindered scholarly productivity;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of a moderate to frequent amount of imposter feelings with high research self-efficacy increased scholarly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王国维的基本学术观和其主要的治学方法两方面阐述和评析了王国维的治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王国维的基本学术观和其主要的治学方法两方面阐述和评析了王国维的治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