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招生和就业的困难成因,以及计算机特色专业的建设内涵,提出了高职计算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人才培养的建议模式。  相似文献   

2.
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以提高学生实用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该文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实施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社会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越来越重视,这使得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倍感压力.在安徽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EGP(通用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一定的ESP课程,进行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尝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扩大学生就业的渠道.加快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开设ESP选修课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要针对过于专业化取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合理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取向的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是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特色所在。其培养目标应根据市场经济需要定位;课程体系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个层次,采用“平台 模块“的方式来设计,并应加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
新产业与科技革命需要的是创新能力强、工程技术硬、管理水平高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因此探索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刻不容缓。分析了现有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难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并提出了“四端点、两闭环”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小组为单位、以专业竞赛为手段,有效联通高校中教学与科研这两个重要环节。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帮助具有不同特点和能力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和管理水平上得到提升,并且该模式可复制、易推广。  相似文献   

7.
复合型IT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型IT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经过7年的摸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复合型IT人才培养的经验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学院复合型IT人才培养的概况,论述了构建复合型IT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以及制定复合型IT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原则,并说明了开展复合型IT人才培养工作的运行体制,最后介绍了复合型IT人才培养工作的效果与前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传统的病理学研究生培养机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病理学科发展及社会对病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作者分析了现阶段病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就病理学研究生科研、临床及教学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贵州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经济文化落后的贵州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在惠剧上升。贵州地方本科院校担负着培养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需的外语人才的重任,然而这些地方高校大郝还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这一状况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贵州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必须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复合型IT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经过7年的摸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复合型IT人才培养的经验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学院复合型IT人才培养的概况,论述了构建复合型IT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以及制定复合型IT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原则,并说明了开展复合型IT人才培养工作的运行体制,最后介绍了复合型IT人才培养工作的效果与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任婷婷  高丽红 《考试周刊》2012,(11):148-149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结合高等院校教学实际。探索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应成为培养复合型英语技术人才的验证标准。改进目前相对滞后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培养复合型、创造型应用英语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不断朝着多元方向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技能型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相反,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却供不应求。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转变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人才培养特色,提出数控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基础上再掌握一门外语(比如西班牙语),成为具备国际视野和多技能的高级蓝领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亲产业强实践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势在必行。厦门理工学院以福建省首个水务工程专业为载体,以科学改革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为核心抓手,以教学软件与硬件建设为两翼支撑,探索了复合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培养方案改革方面,多措并举构建了水利、土木、环境以及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且重实践的课程体系;在软硬件建设方面,构建起一支100%为“双师型”亲产业的师资队伍,建立了一批多学科交叉的校内教学与创新创业实验室体系及校外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14.
分析当前各高校跨境电子商务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期望能推动跨境电子商务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非洲国家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与培养模式问题,分析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双证”、“双师”、“一体化”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优势,提出了探索既符合职业教育师资要求又胜任行业(企业)技术岗位的、面向非洲留学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途径,即: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改进教师考评制度;确立“四位一体”与“三层五阶”一体整合的双轨运行教学体系;构建多元化的留学生质量监控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刘小荣  陈潇 《教育与职业》2012,(14):102-103
中日经贸往来的不断扩大及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数量的增加,要求未来日语人才的内涵不断拓展与丰富,创新复合型、专业化日语人才必将主导市场需求。文章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日企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促进农类高职院校实施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应对现代农业发展对复合型农业专业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实施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农类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集聚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组织开展跨专业的教学、实训、科研、社会服务,是农类高职院校面临的难题。应以专业链对接农业产业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开发综合类课程、实施跨专业综合实训、打造跨专业教学科研团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措施,打破农类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学校管理模式创新、多专业协同,形成专业链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虚拟现实技术和行业不断升温的背景下,一些本科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下设了VR(虚拟现实)方向,以期服务于VR行业的发展.但由于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不够成熟,而导致人才培养受到阻滞,无法满足VR行业的需求.本文在研究VR行业背景及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人才需求类型,从适合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方面提出了复合型VR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VR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郑阳梅 《广西教育》2011,(24):34-35
中职小语种IT产品营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对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调整,使之成为一个能够实现的现实的、具体的目标;确定了科学的目标之后,需要有一系列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措施和手段,使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培养高素质的党内法规人才是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现实要求,也是党内法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内生需要与直接动力。复合型党内法规人才是指具有整体性知识结构、创新性思维方式以及多样化能力结构的高素质党内法规人才。鉴于当前党内法规人才培养仍面临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科知识积淀不厚实、研究生培养机制不衔接、课程体系设置不规范、师资队伍力量较薄弱等问题,复合型党内法规人才培养具体应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交叉学科建设、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打造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