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我听了一位年青数学教师的一堂课,教学内容是导分母分数的加法。离下课时间还有几分钟,这位老师作课的小结时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齐答:“异分母分数加法。”教师又问:“异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是什么?”一位学生就照着黑板上的板书说了一遍。接着布置家庭作业。这时,下课铃响了,正好宣布下课。课后,我找这位教师交  相似文献   

2.
宋代评论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诗辨》中曾这样评论盛唐诗人的作品:“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注:混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明人谢榛的《四溟诗话》亦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也就是说,文章的结尾要有丰富深厚的内容,经得起咀嚼,能启发读者想象和思考,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止”的境地。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清音有余”,意即真正感人的作品,其结尾往往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3.
结课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好课的结束常含不尽之意。韵外之致,给人以美的通想、有益的启示。怎样才能结好课呢?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有如下几种结课方式;一、概括性结果课临结束时,教师可就本课内容作一精当简洁的小结。这样做能收到画龙点睛、统摄全课的作用。此种结课要有针对性地用简练的语言提纲携领总结。如“新陈代谢”一章:①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构基础是构成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而进行新陈代谢的基本单位是细胞;②新陈代谢与皮肤、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有直接关系;③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如运动、生殖…  相似文献   

4.
一堂高质量的化学课有了良好的开端 ,充实的过程 ,在结尾时还应为它画上点睛之笔。俗话说“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 ;描龙描凤 ,重在点睛”,说的就是这结尾的作用。精心设计每节课的结尾 ,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课的结尾有很多方法 ,下面列以“抛砖引玉”。一、总结归纳 ,加深理解初中化学课有些教学内容比较零散、繁琐 ,讲完后学生不容易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 ,有的甚至会觉得有些不知所措 ,为此 ,每讲完一节老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回归到整体 ,归纳概括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和…  相似文献   

5.
精彩的物理课堂结尾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教师应该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地设计结尾,课后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就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让学生始终感受到物理课堂的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6.
大凡做文章的人都很注重结尾的艺术。有些好文章,你虽已读了多半,可看不出它“好”在哪里;但一当读到最末一段,有时甚至是最后一句话时,却令你一下子感到其文境界大开,妙不可言,甚至产生“点石成金”的慨叹。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教师讲一堂课,也跟作文有相通之处。最近在我县太和一小和二小听了十几节语文随堂课,使人颇受启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中,导入重要,结尾同样重要。好的结尾不仅有利于生成课堂精彩,更重要的是还能延伸课堂精彩。教学中可采取发散式结尾,诱发学生思考;采取回味式结尾,渲染课堂气氛;采取延伸式结尾,激发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有开始就有结尾。教学过程的艺术不仅要求课的开始能引人入胜 ,中间高潮迭起 ,而且要求结尾更精彩 ,余味无穷 ,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 ,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1 课堂结尾的方法1.1 回应法 回应法结尾是指结尾与开头呼应 ,使整个教学过程前后一贯 ,首尾相接 ,达到完整、圆满。回应的内容包括开头设置的悬念、问题、困难、假设等 ,是悬念则释消 ,是问题则解决 ,是困难则克服 ,是假设则证实或证伪。这样的表现逻辑性强 ,可使学生豁然开朗 ,顿开茅塞 ,同时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思路遥遥、惊回始点”的喜悦感 ,有助于增强学生进…  相似文献   

9.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与本节课的开头、中局、结尾有密切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中局,忽视课堂教学的结尾环节。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的作用。而良好的课堂教学结尾方法的设计,能起到画龙点睛、使学生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写文章也是这样,好的文章结尾,不但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而且耐人寻味,打动读者,给读者留下“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现以小学课本为例,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文章结尾方式。一、自然式例如《飞夺泸定桥》:“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这样的结尾一般用于叙事,自然收束,结局明确。二、总结式这要求在结尾处对全文进行简洁的概括和总结,收束全篇,揭示文章中心。如《养花》一课结尾:“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  相似文献   

11.
一个出色的结尾能使学生在每节课的最后阶段仍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衔接前后内容,联系课内课外学习的纽带。常见数学课结尾方法有以下五种。总结性结束法。教师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概括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能系统地、完整地把握所学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2.
正每天的晨会课是班主任与学生心与心交流的"黄金时间",它宛如优美乐曲的前奏,为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奠定基调。因此,晨会课的结尾并不代表着这节课的终结,而应给学生带去余音绕梁的回味、发自心底的赞叹、恍然大悟的警醒、追根究底的探究……因此,晨会课应选择恰当的结尾方式,简短精炼不冗长,多姿多彩不落俗套。在课尾画个"逗号"一节课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这节课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把所有的问号变成了句号,而在于教师  相似文献   

13.
尊重学生的想法,善待学生的思维,正确把握教学契机,并作出积极的反应,是形成高效课堂,提高复习效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入十分精彩,设计也很巧妙,往往起到先声夺人,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但是对结尾却很少讲究,基本是以布置作业、预习等结束教学。其实,良好的课末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5.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一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但结尾的方法,并非是不可捉摸的。下面几种结尾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同学借鉴。一、概括全文。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用“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结尾。这个结尾概括了全文内容,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二、交代结果。如课文《飞夺泸定桥》的结尾:“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这就交代了事情的结果,从而结束全文。三、写出感受。如课文《马》,作者在记叙了他和弟弟一起赶着一匹拉着重载的马,在雨夜泥泞中赶夜路的经过后,在结尾时写道:“我…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的结尾有极强的艺术性。好的结尾应该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的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呢?通过十几年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五种方法。一、总结法学生往往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因此,一节课讲完后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促使知识系统化。用这种方法的结尾,如果设计得生动、有趣,也能取得极佳的效果。如教学孙犁的《黄鹂》(2 0 0 0年秋起使用的人教版试验修订本高语二册,下面涉及课文的版本均与此相同) ,笔者就采用总结主题思想来结尾。讲完全文时,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本…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常发现有一些学生的文章开头颇具恢弘之势,中段也自然丰满,但结尾时却显得突兀,甚至画蛇添足、节外生枝,令人遗憾.其实文章的结尾应是正文水到渠成的自然收束.好的结尾正如秀美女子"回眸一笑百媚生";也如美妙的乐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相似文献   

18.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鼎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中学生作文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中学生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结尾,冲淡了文章的主题。②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多说几句。把文章的延宕部分统统捅破,把该留下空白的人物和事件交待的过于直白,该“藏”的未“藏”,该“白”的过“白”。③空喊口号。在结尾处大喊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往往超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的“度”,这种结尾大煞主题。针对上述毛病,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鼎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中学生作文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中学生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结尾,冲淡了文章的主题。②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多说几句。把文章的延宕部分统统捅破,把该留下空白的人物和事件交待的过于直白,该“藏”的未“藏”,该“白”的过“白”。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的结尾有极强的艺术性。好的结尾应该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的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呢?通过十几年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