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璐 《图书馆学刊》2009,31(1):94-96
通过对当前孙中山文献数字化网站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其理想模式建设的展望,力求能推进孙中山文献数字化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孙中山文献专藏的历史与现状,对加强孙中山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等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南京图书馆馆藏稿本《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传记》(或《孙中山先生传记》),由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于2003年5月作为“中国文献珍本丛书”之一影印出版,书名改为《未刊稿本孙中山先生传》,16开,565页。精装。  相似文献   

4.
曲贵卿 《兰台世界》2013,(25):127-128
本文系统介绍了孙中山民权思想发轫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孙中山民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其民权思想的实践过程,较全面地观察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孙中山对社会主义思想多个流派作了介绍,他将单税社会主义作为“平均地权”主张的重要理论支撑,把国家社会主义视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优先选项,他还对马克思主义做了选择性介绍。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式是多样的,《民报》等报刊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演讲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常用方式,孙中山还善于利用自己的政治声望和媒体声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孙中山开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河,他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为后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湖北档案》2009,(1):F0003-F0003
该文献形成于1922年,共1件。保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该“博爱”题词是孙中山先生为表彰爱国华侨邓荫南先生资助革命、勋及国家而题写的横匾。是目前档案界发现的孙中山先生有关“博爱”耀词的最早原件。孙中山先生一生为谋求强国富民,用“博爱”精神激励革命志士.  相似文献   

7.
环绕在苍松翠柏间的巍巍中山陵,我们必须仰视,才能真切地领略到她雄伟宏阔的气势,壮美险峻的胜景。而当我们面对首批登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中山陵档案,这一卷卷纸页泛黄,透着历史沧桑的档案文献,同样应该仰视它。它们从另一个侧面,为世人勾勒了孙中山先生在六朝古都南京竖起民主革命旗帜,以坚韧的革命精神,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倡导民主政治,不屈不挠,艰难拼搏的人生轨迹。通过这些档案文献,更传达出了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中国人民和国际友人对他的爱戴和敬仰。盛夏之际,本刊与《上海档案》编辑部的同志一起,再谒中山陵,并走访了“中…  相似文献   

8.
作为孙中山思想载体的孙中山著作,百年来经历了从清末和北洋时期的官方禁书,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走向神坛,再到新中国走进学术殿堂三个阶段.著作的形态也由最初的单行本和散见于报刊的报道,发展到各种专题文集,再到选集、全集.研究孙中山著作出版发行历史有利于深入了解孙中山及其思想近代以来历史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王明有 《兰台世界》2007,(10X):57-58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论颇有见地,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的认同上。此外,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如唤起民众、改造军队等,毛泽东也进行了评说,并分析了孙中山的功过。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的伟大先驱。他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就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学说 ,并将其看作是解决社会不平等的新的学理而予以关注和介绍。这种介绍虽然尚不成熟 ,但它毕竟表明孙中山热情追求真理的精神 ,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其功不可没。一孙中山在十九世纪末叶踏上了社会政治舞台。1894年夏 ,他怀着改革的热忱上书李鸿章失败后 ,便毅然跨出决定性的步伐 ,立志实行革命以改造中国。他是个受过“欧洲式”教育的青年 ,其从事革命的思想武器主要来…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论颇有见地,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的认同上.此外,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如唤起民众、改造军队等,毛泽东也进行了评说,并分析了孙中山的功过.  相似文献   

12.
福子 《档案时空》2003,(5):35-37
1913年春,21岁的宋庆龄从美国威斯里扬女子学院毕业,她心中默默地崇拜着正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孙中山先生。为了爱恋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毅然私奔。这场婚姻风波,曾经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孙中山身边迸出爱情火花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的辛亥革命,身边的秘书是宋家大小姐宋霭龄。没过几年,她要与孔祥熙结婚了,便向孙中山建议,让宋庆龄代替她当秘书。“好!”孙中山赞成这个意见。宋庆龄也愉快的同意了。从此,宋家二小姐得以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孙中山先生的伟大革命理想和人格魅力时时感染着…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7,(3):8-14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段祺瑞重掌执政,并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于北上途中绕道日本。不久,孙中山被证实身患癌症,其最后的生命特征信息被外报详细记载。通过日文和英文的报纸资料,从舆论报道的视角,可以探讨外报对孙中山逝世前的政治活动、孙中山病情演变、孙中山逝世影响的认知,不仅可以促进孙中山研究的史料多元化,而且有助于探究他者(外国人)眼中的孙中山及"中山"形象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该文献形成于1922年,共1件,保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该"博爱"题词是孙中山先生为表彰爱国华侨邓荫南先生资助革命、勋及国家而题写的横匾,是目前档案界发现的孙中山先生有关"博爱"题词的最早原件。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政党体制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业兴 《历史档案》2004,7(3):103-110
对于孙中山的政党思想研究,近些年出版的相关著作中虽有涉及,但缺乏系统和深入。近些年我对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问题的研究虽然从未间断,发表过一系列研究论文,但关于孙中山的政党思想及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感到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就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政党体制的选择及其原因作些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从孙中山的政治身份、政治理念与活动的框架内重新解读孙中山的新闻思想,认为孙中山新闻思想是由英美自由主义、觉醒的民族主义与其政治理念三者杂糅的一种旨在向社会灌输"三民主义"的政治传播理论。并对孙中山新闻思想的缺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1866年11月12日诞生至-1925年3月12日去世,孙中山在世间只停留了60年。这短暂的一生,却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功绩和传奇的人生。关于孙中山的死因,学界已有共识,即因肝癌广泛扩散,终不治而亡。但关于孙中山疾病的诊断过程及死因的具体细节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18.
1912年10月14-16日,孙中山应中国社会党邀请,在上海发表了一次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演说。这是孙中山详细阐述自己社会主义观的基本文献之一,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这个演说目前有两个记录本。一是张读侠的记录本,曾在《天铎报》连载,后为1925年上海三民图书公司出版的《中山全书》(以下简作《全书》)收录,《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以下简作《全集》)即据《全书》收录。作为对全集的补充,《孙中山集外集》据1912年10月15日的《天铎报》收录了被《中山全书》省略的一段重要的开场白。另一是邵力子的记录本,其前两天的记录发表于…  相似文献   

19.
《海南档案》2005,(3):33-33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后,“总理”这一名称一直为孙中山所独有。  相似文献   

20.
1917年,段祺瑞政府决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朝野上下激烈争论。孙中山开始坚决反对参战,后又公开赞成宣战。孙中山的反应,折射出当年参战之争的复杂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