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冬 《世界文化》2005,(10):16-17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以创作出悠扬的芭蕾舞曲和歌剧,悦耳的交响乐和钢琴协奏曲以及活泼的合唱和室内乐而闻名于世。一个敏感的孩子柴可夫斯基于1840年5月7日出生在俄国的康姆斯科夫金斯克。他的父亲——伊尔亚·彼特罗维奇是沙皇政府的一名官吏。他的母亲——亚历克斯安德拉·阿西尔具有一半的法国血统,她长期患有仰郁症,与7个子女的关系十分冷漠。幼年的柴可夫斯基就对复杂的乐曲旋律显示出惊人的记忆力。可是鉴于他遗传有母亲脆弱的精神状态,对他颇为关爱的家庭教师法妮·德巴赫并不鼓励他学习钢琴。女教师的看法或许是对的。一次在…  相似文献   

2.
桀骜不驯的情歌之王西纳特拉邓欢40年代末的一天,美国流行音乐歌手、影星弗兰克·西纳特拉在米高梅电影公司摄影棚邂逅当红女明星埃娃·加德纳。从那天起,这位情歌之王便疯狂地爱上了她,并发誓要娶那个姑娘。西纳特拉是霍伯肯一个司炉工的儿子,那年他33岁,已娶南...  相似文献   

3.
“我衷心希望我的音乐能够得到普及与推广,衷心希望那些喜欢我的音乐并从我的音乐中得到慰藉和支持的人的数目能够不断增加,”彼得·柴可夫斯基写道。他的这一理想已经完全实现。全世界人民对他的音乐的酷爱非但没有减弱,而且日益增长,并将永远在所有人的心灵中得到回响。有关柴可夫斯基的文章和论著何止千万,但任何文章和论著都不能代替熟悉音乐家本人的人的生动叙述。正因为如此,在纪念俄国天才音乐家诞辰150周年之际,《旅伴》杂志特选登原彼得堡帝国剧院管理处主任弗拉季米尔·波戈热夫的回忆录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1960年,玛丽莲·梦露已成为一个心平气和的传奇式人物。她已与阿瑟·米勒结了婚,在演员排演场的讲习班里受到鼓励,她梦寐以求的成就似乎是近在咫尺。很难得,她给法国记者乔治·贝尔蒙特一次会面的机会。这也是她最后一次接待来访者。两年后,在她36岁时,她就与世长辞了。  相似文献   

5.
汪莉 《世界文化》2002,(6):29-30
1974年7月18日,本世纪最伟大的原苏联军事家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元帅溘然长逝,享年78岁。 这位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屡建奇勋的将领,葬礼却冷冷清清,没有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甚至连军方代表也没有到场。回忆起人殡的场面,朱可夫的最后一位主治医生格奥尔基·阿列克谢耶夫不胜感慨。 阿列克谢耶夫是位退伍军医、少将。在朱可夫元帅生命的最后9年,他一直担任其主治医生,伴随朱可夫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回首往事道: 那还是1965年,我在布尔坚科陆军医院任内科主任。朱可夫元帅的第二位夫人加林娜·亚历山德罗夫娜也被派到这里工作,这是位年轻美丽、为人谦逊坦诚的胃肠病专家,深得医院同事的尊敬。 一天,她匆匆地来找我,求我替她丈夫诊病,朱可夫的心脏似乎有点问题。她向我求助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的大剧院都上演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的歌剧和芭蕾舞剧,他的抒情歌曲、钢琴曲、室内重奏、管弦乐曲响彻世界各国的音乐舞台。人们对柴可夫斯基的兴趣历久不衰。不同语种的众多书籍介绍他的生平和创作,研究他的音乐风格。但最出色的文献是他留下的关于自己的15卷文学作品和通信集。其中三卷是与“熟悉的陌生女  相似文献   

7.
苏联《星火》杂志记者与布哈林的遗孀安娜·拉林娜谈斯大林时代被镇压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的宠儿”——尼古拉·布哈林“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依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同志:谨向您提出为我的丈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身后在党内恢复名誉的问题……这个申请不只是以我个人的名义提出的,也是遵照布哈林的委托。尼古拉·伊万诺维奇最后一次去参加1937年2-3月举行的全体会议(会议开了数天)的时候,已经预感他再也回不来了。考虑到我当时还年轻,他请求我为他身后平反而斗争……‘你发誓,一定要做到!’我发了誓。违背这个诺言,就是违背我的良心……”  相似文献   

8.
没有乔治·亨利·刘易斯也就不会有乔治·艾略特。1851年他们初次相见时,艾略特还没打算成为一个小说家,刘易斯鼓励她进行尝试,她便用他的名字作为自己笔名的一部分。她本名叫玛丽安·埃文斯,只是一位普通的32岁的老处女,出身于农村清教徒家庭而且自视清高;刘易斯则是个勇敢激进的报刊撰稿人,并以鼓吹无神论和两性自由离合  相似文献   

9.
974年,勃列日涅夫已经68岁,他经常因过度疲劳而产生神经衰弱。但就在这个时候,他与克里姆林宫医院一位漂亮的女护士“邂逅相遇”并且“倾心相爱”了,这段姻缘对勃列日涅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勃列日涅夫的妻子维多利亚·彼得罗夫娜·勃列日涅娃一直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基本上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因此他自然需要别的“女人”来填补空缺。于是一位漂亮的、会唱歌的女护士出现了。她原本是一个有夫之妇,丈夫是一位空军大尉,同勃列日涅夫亲近使他们获得了不少特权,包括在苏共中央的一栋公寓里拥有一套三居室的住宅,以及其他物质上的便利条件。这…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难得的记者访问中,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谈她的生活及最新小说。"我看不出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美国当代赫赫有名的小说家之一,四十五岁的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说。"我对待写作郑重其事,可我  相似文献   

11.
留下《安娜日记》的安娜·弗朗克病死在犹太人强制收容所里,关于收容所的恐怖和残暴,她永远也不能描述了,但同时被收容的少女埃娃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她用她那女性的眼睛目睹了虐杀犹太人的暴行并把它记录下来,最近这部记录终于公之于世。揭发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书,以弗朗克尔的《夜与雾》为首,迄今已出版不少,但妇女根据亲身体验写的作品则极为罕见。而且事出偶然,笔者埃娃与安娜是儿时的伙伴。安娜的父亲失去了全家人之后活了下来而且再婚了。埃娃一家父母和哥哥共4口人,在  相似文献   

12.
动荡的童年比尔·克林顿于1946年8月19日,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年零四天出生在阿肯色州西南部一个名叫霍普的小村庄。他的父亲威廉·希莱斯在一次车祸中命丧黄泉,他从两岁起由外祖父母抚养,很小就帮助外祖父埃尔德里奇·卡西迪经营杂货店。比尔七岁时,母亲嫁给罗杰·克林顿,比尔改姓继父的姓。克林顿爱继父,继父也视他如己出。然而继父既不开朗也不健谈,还酗酒打人。有一次,年仅十几岁的比尔指着母亲和同母异父的弟弟警告继父说:“你如果再打他们,必须先从我这儿通过!”从而使他的继父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3.
人们纷纷传说小说《尤利西斯》和《为芬尼根守灵》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妻子诺拉是爱尔兰一个无知的酒吧女招待,她从来不读乔伊斯的作品,她说:“我不知道我丈夫是否是个天才,但他肯定心术不正。”乔伊斯蜚声文坛后,她对朋友们说,乔伊斯用他那妙笔而没有用他那优美的男高音歌喉去建功立业,实属遗憾之事。研究乔伊斯的学者们,甚至理查德·埃尔曼在1959年出版的著名传记《詹姆斯·乔伊斯》中也认为诺拉·巴纳克尔是这位伟大作家的伤脑筋的伴侣。当英国女作家、女权运动的记者布伦南·马多克斯第一次就撰写诺拉的传记征求埃尔曼的意见时,  相似文献   

14.
幽默四则     
畅销商品·正华译·一位顾客抱怨道:“在不到-个月的时间里,我已是第-次来买这种2/!螺口灯泡了。请问,这批灯泡是不是次品?”“绝对不是,先生。”售货员激动地说,“事实证明,这正是我店最畅销的商品!”驯兽师·正华译·记者采访一位驯兽师。“听说您的父亲也是驯兽师。”“是的。”“有人讲,您曾把头伸进狮子的大口中。这是真的吗?”“是真的。不过我只伸进去一次,”年青的驯兽师回答说,“那是为了寻找我的父亲。”抗议·玉丰·一名小偷在超级市场的出口处被逮住了。治安管理员打开他的皮袋一看,全是防盗锁。管理员问小偷:“…  相似文献   

15.
葛丽泰·嘉宝将近五十年前,葛丽泰·嘉宝曾宣称:“我愿意独自一人。”实际上她是说:“我不要别人来打扰我。”于是,她便成了一个神秘、隐居的传奇式明星。由于她的只身引退,倒使得她的魅力比过去更加诱人。她住在一套俯瞰纽约东河的公寓里,从不宴客,从不接受采访,她除了需要一人独处外,别无他求。这位扮演过茶花女、马塔·哈里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大明星隐居已近半个世纪,摈弃了一切影星界的服饰,不与外界交往。一位专门缠着名人偷拍照片的日本摄影师在嘉  相似文献   

16.
追随梦想     
影子 《世界文化》2003,(2):9-10
当一个人最悲观的时候,我们应该鼓舞他的精神,给他以力量,使他能够战胜困难,继续前进。 ——哈特·沃里尔·丘瑟 “斯克莱特先生,那是真的吗?或者只是因为他们听起来比较容易记住,您才把他们写在公告牌上的?” “你指的是什么?”我问道,其时,我正伏案疾书,因此没有抬头。  相似文献   

17.
汤姆·林肯当时正在寻觅一个女人,作为能与他同甘共苦的终身伴侣。汤姆的目光落在一位皮肤浅黑的年轻女子身上。她是露西·汉克斯的女儿,又是托马斯和伊丽莎白·斯帕罗夫妇的养女,与斯帕罗家一起生活,因而人们时而叫她南希·汉克斯,时而叫她南希·斯帕罗。1784年,露西·汉克斯在弗吉尼亚州生下了女儿南希后,便抱着她那襁褓中的宝贝儿沿着“荒野大道”,经过坎伯兰加普,来到了肯塔基州。南希的母亲出这趟远门时才19岁,把南希的父亲留在弗吉尼亚州。在润湿的薄暮中,她会朝着裹  相似文献   

18.
他们俩于1912年秋相邂逅,他四十六岁,已婚,已是一个独树一帜的著名多产作家;她十九岁,未婚,默默无闻。十年后他们的同居关系结束时,有三个人受到了难以估计的,或者说是无法补偿的损害,但这并非由于缺乏对问题的解决。在赫·乔·韦尔斯生前,责备他的情妇丽贝卡·韦斯特忘恩负义。至于她呢,把自己刻画成一个受害的“另一个妇女”,不得不以有限的一点收入将他们的私生子安东尼·韦斯特抚养成人。现在,安东尼已六十九岁,也来介入了这场纠纷。这已不是第一次了。1955年安东尼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继承》一书中已描述了他早年不愉快的生  相似文献   

19.
1848年圣诞节,夏洛蒂·勃朗特给一个朋友写信告诉他关于她的妹妹艾米莉的死讯。亲爱的先生: 待我心绪稍宁后,找再写信与你详叙;现在我只能十分简短地谢谢您的来信,这封信对我来说写得极为真挚感人。  相似文献   

20.
安东尼·特罗洛普在公众中的声望无须靠电视连续剧来突出,哪怕象英国广播公司摄制的《巴切斯特史话》这样一部精彩的电视剧。他现已跻于英国名小说家之列。但是他的母亲尽管在当年与她儿子一样享有盛誉,现在却淹没无闻了。弗朗西丝·弥尔顿生于1780年,是一位牧师的女儿。二十九岁时,她与托马斯·特罗洛普结婚,这在当时已属晚婚。十年中,他们生了六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