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多拉女性美和欲望原型标榜女性的美主要体现在外形美和诱惑力,且男人是欲望的主体,女人只能是客体.在《父亲的微笑之光》中,艾丽斯·沃克通过塑造四位性格鲜明且勇敢的新女性,强力冲击了潘多拉女性原型,暗示长期受潘多拉女性原型桎梏的女性若要发现并实现自我,不能依靠男性和整个社会的成全,必须通过自身的奋斗和挣扎找回自己失去的心和...  相似文献   

2.
王群  吴桂金 《海外英语》2011,(6):261-262,283
艾丽斯·沃克非常关注父权体制下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对女性受到的压迫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同时,沃克对大自然的命运忧心忡忡,指出人类正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沃克的生态观批判了西方社会中父权制世界观对于自然和女性的压榨。沃克的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就是一部宣扬生态主义思想的著作,小说揭示了女性与自然受压迫的同质性,提出妇女应该团结一致,抵制父权社会把女性和自然他者化的生态观。自然、男性和女性应处于和谐的状态,男女应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共创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微笑之光》是艾丽斯.沃克于1998年创作的一部小说,试从他者的定义分析入手,探讨小说中他者的形象在性别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领域的新趋势。女性主义的文学家和批评家们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建构了一种新型文学与批评理论。所谓女性主义,是指妇女应该享有平等的政治、社会、性别、智力和经济权利。它以对性别与社会的关系为重点,提倡妇女平等和争取妇女权益的思想和理论。艾丽斯·沃克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学界著名的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学界著名的女作家。沃克在继《紫色》之后创作的《父亲的微笑之光》同样获得很多赞誉。小说在女权主义的基础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下,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投入了更多的笔墨,对研究整个女权主义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文章将从父权统治、同性恋两个方面来剖析沃克的《父亲的微笑之光》这部作品中的女权主义。  相似文献   

5.
艾丽斯.沃克的作品《父亲的微笑之光》在父女冲突的框架内探究了性秩序对黑人女性成长的影响问题。该作品与其说是一部女同性恋宣言,还不如说是一部宣扬两性平等和谐的宣言书,它以一种原始民族的信仰之说瓦解了西方父权制下的男女间的二元对立观,建立了男女之间平等多元、互为主体的新型关系,从而实现了对原有旧的不合理的性秩序的颠覆。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第六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于1998年问世。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大都围绕其作品内容展开,而忽视了作品的艺术形式特征。笔者认为分析一部作品的形式特征对正确理解该作品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故笔者将从叙事结构、叙事内容以及叙事手法三个方面论述这部小说中的复调形式特征,并探讨沃克将这部小说构建为复调小说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作为美国非裔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艾丽丝·沃克在作品《父亲的微笑之光》中反映了底层黑人女性的困境.在以黑人男性为中心的性秩序下,黑人母女两代作出了不同选择.在隐匿着权力与欲望的西方传统凝视机制之中,母亲被规训为沉默与驯顺的他者;而面对男性凝视,女儿选择了对抗性凝视,旨在打破凝视中观看主客体的二元对立,颠覆以男性为中心的性...  相似文献   

8.
9.
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爱丽斯·沃克通过孟多部落对于万物有灵论的信仰以及他们的文化活动表达了致力于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完整的非洲中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一向以其爱情故事的传奇性引人注目,本文拟就文中的母亲形象做出分析.不同于主流评论家对张爱玲作品母亲形象的贬抑,本文重点分析父权文化道德压抑下母性生存的无奈,以及男权背景下母亲这一文化符号对女性的规定和塑造.  相似文献   

11.
翻捡《戈壁母亲》里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钟槐以其朴实忠厚的外表、善良孝顺的品德、爱憎分明的情感,还有从母亲刘月季那里继承来的的吃苦耐劳精神、坚韧不拔毅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印象中,父亲一直都未曾与我交谈过。他一向沉默,寡言少语是他留给我最深刻的印像。无论何时何地,他老是摆出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对我而言,父亲就是深沉、神秘的代名词,神秘到我不能亲近,不能察觉,不能测量到彼此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潜意识在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下,潜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中很难或永远不能进入意识的部分,但它却是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冲动的替代物.父亲罗宾逊对女儿麦克格琳娜的鞭打事件主导了整部小说的发展,并造成了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转变及命运转变.笔者借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人格结构说,揭开鞭打事件的本相,而透过鞭打事件表象,审视沃克笔下的人性本质,失衡的自我在通过人性的自省后摆脱记忆的痛楚,达成了生存美好愿景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4.
爱丽斯·沃克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揭示出家庭暴力、性别暴力和种族暴力的实质是以白人/男性为中心的性秩序,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控制和破坏来自同一观念的支配,即人类/男性中心.对此,沃克提出了解救之道:妇女主义,即人类应以整个种族(包括男人与女人)的生存和完整为己任,主宰人类的应该是爱而非男人或女人.沃克所提出的妇女主义其实质是一种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微笑之光》的表层叙事是对几位知识女性的前卫生活的描写,赞扬了她们追求身体自由、获得主体解放、颠覆传统社会的成功之举,控诉了摧残女性身体和心灵的男性暴力。小说的深层叙事则通过对父亲专制、母亲失语和女儿抗争的表现,揭示出女性反叛社会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对表层叙事和深层叙事的分析指出,小说真正的力量并不在于它为女性颠覆传统社会的呐喊助威,而在于它对女性极端化的个性生活的有力辩解。  相似文献   

16.
艾丽丝·沃克是杰出的美国女性文学及黑人文学作家之一,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有力地抨击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摧残这一主题,成功地塑造了一对性格鲜明、别具一格的黑人姐妹的形象。该文通过对麦格德琳娜和苏珊娜两姐妹的悲惨命运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姐妹俩是父权制度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7.
爱丽丝.沃克是杰出的美国黑人文学及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在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爱丽丝.沃克叙述了一个关于爱和宽恕的故事:由于父亲借父爱的名义对女儿行使所有权,致使父女形同陌路。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父女终于实现精神上的和解。本文以父女关系为切入点,展现了父女和解的历程以及爱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母亲是赋予我们生命的女人。天下最平凡的母亲,也是伟大的母亲。母爱是个永恒的话题,母亲为子女的付出总是无法估量, 然而母亲却从不求回报,母爱是不计算代价的,母爱也总是让人感动。《为了母亲的微笑》封面的几支粉红色的康乃馨让人不由地联想到母爱而备感温暖。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六>一文中展现了在文革中受迫害而在多年后流落街头的疯子生父与和母亲重新组合家庭后的给女儿带来快乐的继父这两个充满强烈反差的父亲形象.本文认为这两个父亲形象其实代表了处于文革这一历史悲剧中的两种个体选择:纵情投入和竭力逃离,并对这两个父亲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来解读这两种选择背后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艾利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她因<紫色>一举成名,奠定了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通过对西方父权制文化的批判与质疑,对现有"性秩序"的颠覆,又一次阐释了她所倡导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