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李 《贵州教育》2005,(23):29-30
新课程进入第三个年头后,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的任课老师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涉及到地理、历史、社会的知识性内容出现了。面对新情况,许多老师困惑,这不是历史或地理课吗?还有一些老师索性就把这些课上成了历史、地理课。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怎样创造性地加以实践并且与历史、地理课区别开来呢?我认为一言以蔽之,万变不离其宗,品德课应有“品德”味。那么,如何有品德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深浅适度定目标课改后,教师把很多精力甚至全部精力放在了课程资源的拓展、教学活动设计上,错把学习方式的转…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课程以儿童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历史、地理、环境教育等有机结合.由于课程有不少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教师驾轻就熟的教法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点面结合""面上选点"来组织教育内容."点"就是一课中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应的内容,是组织和突破教学的关键环节.这些内容不仅仅局限文本中提供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相关的内容,包括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等.那么怎样找准这些"点",使品德课堂灵动高效呢?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包含品德教育、科学教育、地理、历史教育、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等等。从教材的题目去理解,就清晰地看到在教学当中衡量教学效果的关键是"品德",也就是学生们品德行为的养成。其它的内容是"品德"教育的载体。如何提高德育实效?如何让孩子们沿着课程  相似文献   

4.
本次小学课程改革把地理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改变了以往把地理看成是独立学科的做法.这样做的初衷是,在小学阶段,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地理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服务的.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遇到了两个方面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活动化是课程的教学要求.但就其中与地理有关的教学内容来说,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空间距离,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是一个难点.以<我们的大中国>一课为例,剖析地理内容的教学方法,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教学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集历史、品德与地理等学科为一体。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上好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所有相关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并阐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提出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策略,旨在提升小学教育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品德学科中地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要引导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既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注重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课程相比较,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特点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具有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应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新教材具有活动性特点,应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新教材具有意义生成性特点,应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新教材具有延展性、非固定化特点,应特别注重开放性教学;新教材具有教育观点的渗透性特点,应让儿童在孕育生活感受的同时,伺机对其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内容,开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现代生活对小学生的要求,培养他们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为今后成为一名好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品德与社会》课不是原来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用社会学的知识框架和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法,用新的科学的眼光发展知识和组织原来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并运用到社会课的知识体系之中.几年来,我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尝试,愿与各位社会课教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课改以后,《品德与社会》的任课老师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涉及到地理、历史、社会的知识性内容出现了。面对新情况,许多老师困惑,这不是历史或地理课吗?还有一些老师索性就把这些课上  相似文献   

12.
本次小学课程改革把地理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改变了以往把地理看成是独立学科的做法。这样做的初衷是,在小学阶段,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地理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服务的。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遇到了两个方面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投入使用后,不少教师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品德与社会》中历史地理类知识和原社会学科中历史地理类知识有何不同?怎样才能上好这一内容的课?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和原社会学科中的历史地理类知识的不同 1.比重不同 历史地理类知识在原社会教科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小学社会学科一共六册书,其中有四册涉及历史、地理,当然原社会学科本来就是小学历史和地理的综合(涉及一些法律知识),而现在的《品德与社会》中历史地理类知识所占比重已缩减.以山东美术出版社《品德与社会》第五册第二单元为例,“走进中国”包括三课:肥沃的黑土地、江南鱼米乡、美丽的宝岛.黑土地和江南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地域,而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课例选择是有特定意义的.相比较原社会教科书的第五册对中国的大多数地方都有涉及,以11个课例的庞大队伍出场.  相似文献   

14.
陈素珠 《中国教师》2014,(24):40-41
<正>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思想品德、社会常识、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其中,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为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学生培养为具有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所以,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在强调学习知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课改把地理纳入到了德育课程中,12册教材中有25课涉及到了地理知识,其内容涵盖了地理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小学阶段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的发展,因而,品德课程中的地理知识应变为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活力的地理。但面对那些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地理课,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障碍,人口过剩、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正困扰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正因为如此,自上个世纪早期以来生态学家们便开始呼吁建立一种新的调节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伦理--生态伦理.生态伦理学家莱昂波德(A.Leopold)就曾指出,人类伦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协调人与人关系的阶段,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阶段,以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阶段.[1]不论此种阶段划分是否正确,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当前形势下确实非常突出.因此,鉴于生态环境的压力,我国的学校教育也应该把一些基本的生态内容纳入到教材当中,让学生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现行的小学品德课程,根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已经包含了一部分的环境地理教学内容,其中涉及到不少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为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因此,在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教育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课改以后,《品德与社会》的任课老师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涉及到地理、历史、社会的知识性内容出现了。面对新情况,许多老师困惑,这不是历史或地理课吗?还有一些老师索性就把这些课上成了历史、地理课。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怎样创造性地加以实践并且与历史、地理课区别开来呢?万变不离其宗,品德课应有“品德”味。那么,如何使此类课有品德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深浅适度定目标课改后,教师把很多精力甚至全部精力放在了课程资源的拓展、教学活动的设计上,错把学习方式的转变当成了新课改的唯一…  相似文献   

18.
个性品德素质教育是除智力教育以外的所有教育。个性品德素质主要是指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审美素质。新课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为准绳。地理学科是蕴涵个性品德素质教育丰富和全面的学科之一。一、转变观念,为学生个性品德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传统的地理教学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教师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忽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道德行为和人格的养成;地理教学过分强调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发展的需要。课程…  相似文献   

19.
正在《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我们从"与"字读出了"品德"与"社会"的并列关系,在实际教学中,两者却还存在着互相影响、辩证共存的关系。一、社会与品德的关系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社会与品德的关系从来都显得比较复杂。在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面临的基础是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接受到的道德训化,这其中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家长都会教育学生要诚实、要勤奋,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消极的内容,如被人欺负就要跟他打,不能示弱,等等。到了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在与学生一起分析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取向引向一个较高的价值水平。这其中有两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俞李 《山东教育》2005,(31):51-52
进入新课改以后.《品德与社会》的任课老师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涉及到地理、历史、社会的知识性内容出现了。面对新情况.许多老师困惑,这不是历史或地理课吗?还有一些老师索性就把这些课上成了历史、地理课。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怎样创造性地加以实践并且与历史、地理课区别开来呢?万变不离其宗,品德课应有“品德”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