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同学问:《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中,作者为什么按时间顺序介绍书籍演变的过程? 说明文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得准确、清楚、明白,必须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主要根据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和目的来进行安排。说明顺序常用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程序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往往以时间为序。《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重点说明了书籍演变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的特点。而书籍的演变从三千多年前的有文字的“甲骨”到当代许多奇妙的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头绪纷繁,内容庞杂,若不采用合理的顺序,必然很难说清楚。课文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说明,有助于层次分明、脉络清楚地说明书籍演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客观事物尽管千变万化,纷纭复杂,但都有它的特征和发展规律,都有它的条理性。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性和人们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的顺序,做到脉胳分明,条分缕析,才能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构造及发展过程,有明晰的了解。说明文的条理,由于说明对象的不同,安排说明条理的方式也就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有以按事物的方位次序进行说明的空间顺序;有以时间的先后为序说明事物的时间顺序;有按事物自身的逻辑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依次说明的逻辑顺序。本文结合九年制义务教材  相似文献   

3.
说明文要求写作者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按合理的顺序说明事物,并适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我们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一、说明顺序分析法说明顺序是组织材料的准绳,弄清了说明顺序有助于结构的分析。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为序,空间为序,类别为序,程度为序,认识顺序为序和逻辑顺序为序。例如,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按照人们观察事物由外到内的顺序来行文的,最后介绍与荔枝生产有关的问题,结构层次一目了然。二、相对集中分析法任何优秀的文章都有其内在的  相似文献   

4.
能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因人们观察角度不同和写作目的不同,呈现出多个侧面。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时,可以到原文中找现成的语句,也可以自行归纳而成,重点是从文中捕捉、抽取有关信息。能根据事物特点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世界万物各有特点,要清楚地说明事物,应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相应地确立合理的说明顺序。即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事物的特点决定的。①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或生产制作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以时间、过程为顺序说明。②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或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来说明。③以说明事物间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常按先总体后局部的顺序说明。④以实验为主的说明文,按实验本身的顺序说明。⑤以介绍建筑、景观为主的说明,按空间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5.
说明文的叙述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一般来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宜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等实体事物宜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理宜用逻辑顺序。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掌握时间、空间叙述顺序,但是对于运用逻辑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组织文章内容,却感到头疼。逻辑顺序就是在说明事物时按被说明对象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安排文章结构。这种顺序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例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先概述一般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有悠久的历史”,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  相似文献   

6.
一、说明文的特点及分类说明文在小学语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高年级,每册都有二至五篇。说明文是以说明性、知识性、客观性为主要特点的。它以说明和解说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直接地、集中地、科学地给读者传授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作者只是客观地解说,不掺杂主观的色彩。依据被说明的对象的性质,我们可以把说明文分成两大类;一是对具体事物解说的说明文,二是对抽象事理阐述的说明文。前者如《珊瑚》、《海底世界》,后者如《蛇与庄稼》、《种子的力》等。二、说明文的顺序安排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指的就是说明文的思路。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有严谨的条理性。换一句话来说,说明文的思路,要跟事物本身的条理性一致,跟人们的认识过程一致。要言之,说明文的思路,大体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以时间为序。例如《冬眠》(第十册)。《冬眠》以刺猬为例,说明动物冬眠的特点。从头年九月开始,到次年三月惊蛰时节  相似文献   

7.
钢笔的自述     
<正>写说明文既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序,要安排好说明顺序,反映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这样才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目的,去安排恰当的说明顺序,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如果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可采用时间顺序;若说明事物的形貌特征或者方位,可采用空间顺序。抽象的事理一般都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说明时,可根据不同的关系确立适当的说明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  相似文献   

8.
在近几年的语文中考试卷中,说明文语段占有一定的比例,对说明顺序的考查已成为一个必考的知识点,怎样准确地掌握这个知识点,从而顺利地分析说明顺序呢?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①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至后,或从总体到部分依次进行说明。②时间顺序。即:以时间先后为说明顺序。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说明对象的不同,采用的…  相似文献   

9.
李玉苑 《广东教育》2011,(11):42-43
一、说明文的写作顺序 一是以空间为序对事物进行描写;二是以时间为序对事物进行描写;三是按逻辑顺序对事物进行描写。其中,按“逻辑顺序”描写的说明文又分下面几种:一是描写某事物的性质功用;二是针对某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或措施;三是介绍某现象及其原因或本质。  相似文献   

10.
好的内容,必须有恰当的表现形式。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得准确、清楚、明白,必须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合理的顺序应该符合认识规律,应该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灵活安排。一般来说,说明文的顺序有以下三种。一、时间顺序这是按时间先后安排文章顺序的一种形式。哪些内容可以采用时间顺序呢?1.说明事物的形成、发展或变化过程。如课文《春蚕到死丝方尽》介绍我国蚕业生产的历史,从四千多年前写起;写蚕的一生,指出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再如《生物的“睡眠”》中一些农作物的种子从收割、晒干、扬净到“睡眠”,再到播种、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的发展变化的全过程,都以时间为序,说明环环相扣,条理分明。2.介绍人物的传略。  相似文献   

11.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理解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语言特色,掌握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采用图示导读、重点剖析、边读边议边释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重点 1.不同角度说明事物;2.描写和说明。 (三)教学难点 1.说明的顺序;2.说明的方法。 (四)需落实的全部知识点 1.说明事物特征;2.说明事物本质;3.说明顺序;①由表及里、由此及彼;②按事物发展变化为序:③以空间为序;④以逻辑为序;4.描写和说明;5.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拟人、描写。  相似文献   

12.
这一单元是初中学生第一次系统的接触说明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说明事物必须讲求说明的顺序,这一单元的突破口笼统的说是“说明的顺序”。 说明的顺序常见的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学生所接触的说明文往往不是单一顺序。有时,文章大的结构安排采用一种顺序,而在某一个局部,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的是另一种说明顺序。 对说明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学生尚容易理解,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则比较困难。逻辑顺序是指由现象到概念、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简到繁等的顺序。学生理解“逻辑顺序应明白两点:一是明确范围——说明事理  相似文献   

13.
辣椒     
<正>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各不相同。说明顺序的采用,往往是由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目的决定的。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以下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有时可以根据说明的需要,综合使用几种说明顺序。说明文的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具体安排什么样的材料说明事物,就必须把握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而安排说明顺序,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中心和材料的关系。比如在说明一棵树时,若从其生长过  相似文献   

14.
【能力定位】安排顺序 ,就是一篇作文在确立主旨、选择题材之后 ,怎么样把这些题材恰当地安排 ,让它们更好地表现中心。就是说 ,要考虑清楚哪层意思先说 ,哪层意思后说 ,先说的与后说的关系如何 ,让看作文的人对全文的中心、线索、层次、重点一目了然。不同文体的文章 ,往往有不同的安排顺序的方法。记叙性文章 ,常常根据时间、空间、事物的逻辑分类或感情的变化来安排顺序 ;说明性文章多以说明对象的逻辑分类(例如总说和分说、重要和次要 ,事理发展的顺序等)来安排顺序 ;议论文则又常常按照结构方式例如导论、本论、结论或以总分、并列、…  相似文献   

15.
刘敏芳、(亻儿)琴等同学问:“《万紫千红的花》为什么运用逻辑顺序,本文的逻辑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什么叫逻辑顺序?所谓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安排顺序的一种顺序、通常包括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等。在说明文中,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主要并且必须运用逻辑顺序,因为这类文章主要是阐述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内部规律的。《万紫千红的花》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阐释花儿万紫千红的因果关系的科学原理为主。万紫千红是结果,是现象,其原因、本质又是什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与写作》说明文一、说明文写作常识说明文就是用言简意明的文字对事物的性质、形态、关系、成因、功用或发生发展的过程等作解说、介绍的文章。写说明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有时也可以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来辅助说明。说明的顺序:以时间的先后为序、以空间为序、以工作顺序为序、以事物的结构为序等。说明的方法:解释概念、比喻说明、举例说  相似文献   

17.
李茹 《作文》2023,(7):22-23
<正>单元要求1.结合所学的说明文,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含义及作用。2.说明事物时,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写作指导说明性的文章属于“实用文”,其目的是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18.
阅读科学小品,只有把握住所要说明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一般说来,说明文要说明重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阅读时必须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以便把握往文章的精髓部分。科学小品十分讲究条理性,所以非常注重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阅读时要懂得安排说明顺序的一般规律。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理顺序。只要掌握了说明顺序的一般规律,就不难把握一篇科学小品的  相似文献   

19.
第三章 材料的安排 简答题 1、简述材料安排的一般类型 材料安排的一般类型有以下十种: (1)简单列举——是把所选取的材料,一条一条地排列,简单列举出来的方法。 (2)自然的顺序——是把材料按照自然固有的状态连接起来。自然的顺序有三种:①以时间为序;②以空间为序;③以联想为序。 (3)对应联系的顺序——是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在搞清它们之间的对应联系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安排。对应联系的顺序有三种:①一般与特殊;②原因与结果;③全体与部分。 (4)叙议结合的顺序——叙,是叙述事实;议,是表达见解,是表达对所叙述事实的看法、议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应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为了使说明内容条理化,还必须有说明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