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真  沈英莉 《考试周刊》2013,(77):25-26
中日两国语言中表示数量的基本形容词是“多”和“少”,但用法不同.日语里的“多”和“少”在必要时要发生形态的变化.中文里的“多”和“少”在任何情况下都无需变形.另外,中文里的“多年”一词不能直译为「多い年」.文章就中日两国中的“多”和“少”这一对基本形容词的意义、用法作比较,探究两国形容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2.
近日,在青岛嘉峪关学校的校园里,多了许多“耳朵”,这些“耳朵”无处不在。操场上、走廊里、楼道口、教室里、食堂里、厕所里。有些“耳朵”还跑到了校外,如公交车上、上学路上,等等。可以说,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可能都会有这样的“耳朵”。这些“耳朵”就是嘉峪关学校的老师,他们在“偷听”童言。  相似文献   

3.
五一劳动节来了,在你的电脑里挖挖宝藏吧!一目为煲贝们准备好了丰富的“劳动大餐”,“扛”着鼠标来“挖”彩蛋吧,多“挖”多得-  相似文献   

4.
赵翌希 《特区教育》2014,(10):20-20
我问小竹笋:“小竹笋,小竹笋,时间去哪儿了?”竹笋说:“他藏在越来越密的竹林里!”我问妈妈:“妈妈,妈妈,时间去哪儿了?”妈妈说:“他藏在你一天天长高的身体里!”哦,我知道时间还去哪儿了——他藏在无数个日出日落里,他藏在校园渐渐长大的芒果里,他藏在妈妈越来越多的白发里。  相似文献   

5.
不通当通     
课本第 3 7页 :“随后 ,在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厂矿里 ,也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 ,到 1894年约有 10万多人。”这句话有语法错误。第一 ,缺少主语 ,介词短语“在……厂矿里”不能当主语。第二 ,“约”与“多”为句式杂糅。这句话可改为 :随后 ,在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厂矿里 ,中国无产阶级也产生了 ,到 1894年约有 10万多人不通当通$山东省日照市第二中学@马德满  相似文献   

6.
读了黄华静、陈元康《谈谈多部首字的检索》(《语文知识》1996年第3期)一文,很受启发。不过,关于多部首字的检索规律,我的看法同黄、陈二位老师的看法不尽相同。多部首汉字的检索,确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比如,有时同一个构字成分,在一个字里作部首,而在另一个字里不作部首,像“龙”在“龚”字里作部首,而在“笼”字里不作部首;有时一个合体字只取一个构字成分作部首,像“拢”取左不取右,“顶”取右不取左,“雾”取  相似文献   

7.
范也冉 《辅导员》2010,(9):26-26
“图形王国”里的成员越来越多了,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其中“三角形”里又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里又有“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他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呢?这不,他们正聚在一起开大会,“图形国王”也参加了。  相似文献   

8.
“之”本来是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文言成分,现在一般仅用在书面语风格的语言里。成语多是原装的文言,其中保留“之”字自不必说,更有仿成语的四字结构中常用“之”的情况,如仿成语“一念之差”造出“四口之家”,仿“瓜李之嫌”造出“影射之嫌”等等。有的文章,尤其是某些文史论文,书面语风味浓,“之”自然用得多一点。本文就从语法的角度谈谈现代汉语里“之”的常见用法。  相似文献   

9.
暑假将尽,我读了朱自清先生写的《匆匆》一文,深有感触,思绪万千。《匆匆》使我懂得了时间的珍贵,使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是多么令人痛惜呀!八千多日子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多么渺小!在这八千多日子里,你又留下过什么游丝般的痕迹呢?”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暑假里的许多日子。因为我总认为暑假漫漫无期,总是对自己说:“作业明天做,明天做,明天做!”哪知道“明日复明日,明…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破阵子》中“八百里分麾下炙”,有人把“八百里”解释为“概指军营迤逦”,在分析该句时认为“八百里”承“连营”而来,“八百里连营”该有多大场面,多少气派。这样的解释和分析顺理成章,当然是可以的。据我所知,在各类学校以及各种辛词选本的注释也有不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判定一个句子是肯定还是否定,我们多会首先从形式上加以判断。在汉语里有“不”“非”等,在英语里有“no”“not”等来表示否定,而用“是”“yes”来表示肯定。句中使用了表示否定意义的词的句子为否定句,反之则为肯定句。在绝大多数时候,句子的形  相似文献   

12.
中午妈妈做饭时,发现油桶里油不多了,就把油桶里的一点油底儿倒在一只小铝盆里,放在小柜子上,对文文说:“文文,妈妈出去打油,一会儿就回来,你别瞎折腾。”文文懂事地点点头。妈妈打油回来,就急急忙忙地做饭。等吃完饭,妈妈看到小铝盆里的油撒了一大片,立刻责问文文:“是你碰了小柜子吗?”文文争辩道:“我没有!”“你没碰,这油怎么撒了这么多呢?难道是它自己撒的吗?”“那谁知道啊!”文文继续争辩道。文文这样“顶嘴”,妈妈当时虽然很生气,但还算冷  相似文献   

13.
《小火炬》2004,(6)
这几年,在学校附近悄悄地冒出了多“珍珠店”。每家店里都摆满了各种色彩鲜艳的珍珠奶茶,还时不时地飘出阵阵食物的香气。别看这一家家“珍珠店”店面不大,却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每天傍晚放学时,小店里最多会“招待”三十多位小顾客。有的同学会在店里待上一两个小时,直到天色发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相似文献   

14.
“你看啊,草坪上有这么多蜻蜒!”“嗯,快落雨了!”春耕秋收,雨露气象,生活在上海这座大都市里的人们,对此多已悄然淡忘。而“80后”留法女硕士杨华丽,  相似文献   

15.
韩云 《教学随笔》2007,(4):20-20
师:在大家的自编小报“哲理名句展厅”里,老师欣赏了许多至理名言,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可有一点遗憾的是,同学们的名句里多了些“蛇足”,影响了老师阅读的情趣。猜猜看。这“蛇足”可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光明的牛     
电视里的广告真是越来越多了,不但多,而且也是拍得越来越好了。想起几年前电视里的广告还是几个实拍的镜头打上几行字,一个男声或女声在一旁叨叨咕咕地念上一大段记也记不住的文字了事。那时的广告对于观众真是一种“惩罚”和“虐待”。  相似文献   

17.
“好大的雾啊!”“嗯!今天的太阳会暖和的”。“刮起风来可很冷噢!”……起床铃声刚响,女同胞们便叽叽喳喳嚷开了。那是周六,没有走读生自行车的吱呀声,校园里难得清静。想在被窝里多待  相似文献   

18.
“1,2,3,4,5,6,7……”音乐课上,小朋友们正在练习发声。小朋友们刚练完,音乐书上的小音符开始交头接耳了。“哎呀!整天待在音乐书里多单调,多枯燥呀!”“对呀,对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里,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老师.文文不去排队。…“老师,麟麟上课时拉我的衣服。”“老师,奇奇把幼儿园里的纸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以往对于孩子们的告状,我一般都充当“消防员”,哪里“着火”了就冲到哪里“救火”,结果是每天告状的越来越多,而我也陷在日复一目的繁琐事务中苦不堪言。并且有些时候由于我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留下了许多“后遗症”,反而让人觉得问题越解决越多了。  相似文献   

20.
热心的白云     
森林里,一头小象在“昂昂”地叫着,他叫得多伤心啊。天上的白云听见了,问:“小象,你怎么了?”小象说:“我找不到妈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