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于战后初期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的教育政策,学术界有关论著不是轻描淡写,就是非议颇多。教育作为工党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一无是处。工党在执政期间,努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科技教育,为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R.H.托尼是英国工党史上一位颇为重要的人物,他对20世纪的英国工党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通过起草《人人接受中等教育》、《工党与国家》和《为了社会主义与和平》等重要政策,托尼对20世纪英国工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无论是对工党左派还是右派,无论是对老工党还是新工党,托尼的思想都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成为其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技能短缺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主要原因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合作,造成技能供求的失衡.倡导第三条道路的布莱尔工党政府强调"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合作机制促进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缓解英国面临的技能问题,促进经济增长,建立包容性社会.  相似文献   

4.
新工党在前任政府基础上实质性地推动了"14-19岁阶段"教育改革,其改革缘由主要有二:一是英国在中等教育内部结构的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二是来自国际经济竞争与国内社会矛盾的压力,需要14-19岁阶段的教育与培训做出回应。在此背景下,新工党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14-19岁阶段"教育改革的战略行动计划,详细布置了具体的改革内容与实施举措。其主要贡献是:(1)将义务教育与后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加以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英国中等教育结构的制度性缺陷。(2)从提高青少年个体的综合素质与关键技能入手,将增强经济活力与建设公平社会两大目标巧妙地嫁接起来。此项改革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5.
非殖民化是1945年至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战后初期民族主义运动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工党政府采取了顺应非殖民化潮流的政策和立场.对于英属殖民地,工党政府的基本原则是在不放弃帝国的前提下,促进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稳住帝国的阵脚,同时从现实主义出发,对执意要独立的殖民地并不加以阻拦,工党的政策实际上打开了英国战后非殖民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艾德礼政府时期工党与工会总体保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工会支持工党的内外政策,在工资等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克制;工党的政策则带有鲜明的工会考虑,重视维护和提高工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工党和工会30年代以来在劳工运动中密切合作、相互确立适宜的政策与态度和英国选民结构的特点。工党与工会之间的这种密切合作关系对工党具有明显的两重效应。它既帮助工党取得巨大的执政绩效,也是工党争取连续执政和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英国新工党执政以后对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育政策是新工党政治理念的最佳诠释。文章试图从新工党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及其面对的困境着手,介绍及评述新工党关于高等教育和社会公平之间的理念,并且从政府角度看待学生收费和大学经费的问题,对英国的高等教育财政存在的资金不足、资金使用不当、对收取学生学费、师资缺乏以及教育质量下降等扩招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评价新工党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利弊与得失。  相似文献   

8.
英国"新工党"学前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英国"新工党"取得大选胜利以来,在"第三条道路"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 "新工党"政府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充分印证了政策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英国学前教育政策在其自身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推进学前教育的政府角色转换、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坚持终身教育理念、促进保育和教育的融合和追求卓越的教师教育等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英国择校政策的新变化——寻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 1997年新工党执政后,在继承保守党关于家长择校权和学校多样化理念与政策的同时,注意到保守党政策中存在的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失衡,并清楚地意识到必须避免回到历史上“三轨制”的老路上。在当时,教育的多样化无异于深刻的中等教育提供的结构性不平等,因此,  相似文献   

10.
政党政治制度形成以来,各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不断受到执政党政治思想的左右.英国相对成熟的两党制政治对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变迁产生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工党与保守党在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中的政治博弈,可以清晰地揭示出英国政党政治对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引言2001年,太平洋地区教育部长一致同意通过了"基础教育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合理的国家教育政策和规划框架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国家都应以合适的国际标准和资格为尺度,考虑建立一个覆盖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  相似文献   

12.
计划经济是艾德礼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欧洲社会党人认为,艾德礼工党政府没有实行让·莫内等人在欧洲大陆提出的以某种计划为基础的经济政策,而是采取了国有化但没有计划的政策。[1](P.257)实际上,艾德礼政府还是提倡经济计划的,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工党在这方面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英国工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英国政党政治的重要内容。自1906年工党建立以来,尽管工党与工会之间发生过多次政策上的冲突,但是互相支持始终是主流。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工党与工会之间却出现了分手的征兆。二者关系的这种逆转,反映了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目前,工党和工会都进入了冷静思考、调整政策、自我改造的新阶段,以期在世纪更替之际的英国政治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威尔逊政府时期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发生了从“合作”到“分裂”的重要变化。英国经济部门中传统行业的淘汰和萎缩,高等教育和消费主义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国工人阶级文化。面对英国经济相对衰退的困局,威尔逊政府将改善劳资关系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限制收入政策和《代替冲突》的相继失败,是工党与工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威尔逊工党经济革命的滞后性,工党与工会利益目标的碰撞,工会自身分散化的特性,造成了工党与工会之间渐行渐远,最终工党不得不展开与工会关系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非殖民化是1945年至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战后初期民族主义运动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工党政府采取了顺应非殖民化潮流的政策和立场:对于英属殖民地.工党政府的基本原则是在不放弃帝国的前提下,促进殖民地的经济发畏.稳庄帝国的阵脚,同时从现实主义出发.对执意要独立的殖民地许不加以阻拦,工党的政策实际上打开了英国战后非殖民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英国在保守党政府执政时期,出现了公立学校私有化的迹象,1997年新工党上台之后私有化成为其重要的执政议题,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为企业和商业部门进入公立学校提供便利.从保守党到新工党执政,公立学校的私有化政策从起源经历了不断的演进,通过各种方式对公立学校进行变革,尤其是学院(Academies)将私人资本引入公共教育,新工党政府的历史与传统价值观念对其私有化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保守党和工党两届政府的发展,私人资本迅速在公立学校内扩大影响和势力.  相似文献   

17.
英国自1997年工党领袖布莱尔上台之后,不仅对工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工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对"第三条道路"进行大胆实践,取得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英国撒切尔政府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党所实行的综合化运动由于过分强调平等而忽略了学生的差异,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多样化和择校政策,将市场消费理念引入教育,家长可以像选择商品一样为其子女选择学校,通过学校的多样化满足不同能力和兴趣学生的需求。通过学校之间的竞争达到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保守党的择校政策引发了教育公平方面的质疑。新工党执政后,在继续推行择校政策的同时,对择校政策加以完善,试图寻求择校政策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根据英国国会1984年地方税法案授权,中央政府可以有选择地对那些支出较高的地方实行"地税封顶"政策,这是第一次由国会授权中央政府限制地方政府的地方税,是撒切尔政府为控制地方支出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随着1984年7月第一批处罚名单的发布,该政策遭到了许多地方——主要是工党控制地区的激烈反对。在伦敦朗伯斯区,由工党主导的朗伯斯议会与中央政府进行了激烈的对抗博弈,并拖延成为最后一个设定地方税的地区。高等法院最终裁定,对31名参与对抗的朗伯斯工党议员处以巨额罚金,并剥夺公职。地方反对地税封顶是撒切尔时期地方财税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反映了地方税改革以及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2008年2月13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代表新政府正式对澳洲土著百年来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做出道教.澳大利亚新政府的这一举措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土著居民维权意识的不断高涨促使政府去检省自己的种族政策;工党一贯奉行的和解政策决定了新工党政府必须在土著问题上有所建树;构建和谐社会取决于土著民族必须融入主流社会;而改善国际形象以及建立和谐亚洲则对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