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十月赵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对我们今后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这个挑战,当然也包括了我们中小学普通教育。那么,世界新的工业技术究竟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我以为这对我们中小学的整个教育工作来说,是一次全面的挑战。教育工作,归根结蒂是培养人。我们学校教育的社会效果如何,要看我们培养的人能不能适应于、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培养出来的人,适应而且服务得很好,说明我们学校教育的效益很高,是成功的;反之,就是失败的。从这一点来看,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对我们的挑战,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他们的智力能力应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学生才能适应于、服务于新的技术革命,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
去年十月赵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对我们今后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这个挑战,当然也包括了我们中小学普通教育。那么,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究竟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我以为,这对我们中小学的整个教育工作来说,是一次全面的挑战。教育工作,归根结蒂是培养人。我们学校教育的社会效果如何,要看我们培养的人能不能适应于、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培养出来的人,适应而且服务得很好,说明我们学校教育的效益很高,是成功的;反之,就是失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世界范围的新的技术革命挑战。我们认为,作为迎接这个挑战的基本对策之一是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动态适应性,提高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平均创造能力水平并培养出一些出类拔萃的创造型人才,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创造能力是指从事科技创造性劳动的能力。那么,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怎样实现对创造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给我们刚刚开始的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它迫使我们对当代世界的现代化潮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重新认真地加以思索,做出符合实际有利发展的对策。人们感到,伴随着新的挑战也有新的机会,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前途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今天能否准确地抓住机会,勇敢地面对挑战。挑战和机会之间有一种辩证的联系。所谓挑战无  相似文献   

5.
今天,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冲击着世界,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到它的巨大影响并研究出有效的对策。 面对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第一,必须强调“三个面向”,即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我们国家要步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只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对策以应付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其对策之一,是加强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在新的技术革命中,如何发挥我国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的优势,在多出、出好人才的同时,多出科研成果,特别是多出尖端成果,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高等学  相似文献   

7.
四月二十六日,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同志,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河南省社联主席张树德同志及河南省杜会科学院院长胡思庸同志陪同,应邀来我校作了题为《新的技术革命和我们的对策》的学术报告。马洪同志的报告共分四部分。在报告中,他先就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内容和特点以及西方学者对这次新的技术革命的评价,作了详细的介绍。然后就我们面临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使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我国四化建设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种挑战。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有利时机,及时了解、掌握、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就有可能缩小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否则就有拉大差距的危险。现代化教育,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化职工教育,更是直接和现代化经济建设休戚相关,应当引起我们重视。本文收集了报刊上一些有关文章,综合其观点,提出职工教育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及其对策,供研究职工教育理论的同志们参考。一、冲破旧的传统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教育局于三月十五日始开了大型座谈会,学习“三个面向”的精神,讨论如何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参加量谈的有近一百位校长,省教育厅的三位厅长和市教卫部部长也到会。校长们发言热烈,一致认为新的技术革命,对我们国家建设是一次良机,对我们教育事业,是一次挑战。我们教育现状与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不相适应,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注意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向,要站得高,看得远,对祖国的未来负责,增强教育改革的紧迫感,端正教育思想,努力改革教学,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技术革命是智力发展的产物最近半年以来,国内学术界、科技界都在纷纷讨论技术革命问题。现在,不是有无新的技术革命之争,而是如何认真研究,提出对策的问题。新的技术革命的存在,大概有四个标志。第一,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许许多多的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如:从原子弹的试制成功到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试制成功到微型电脑的社会化;从电缆通讯发展到光纤通讯、卫星通讯;从一九五二年  相似文献   

11.
历史经验表明,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兴衰的大问题,而人才培养又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当前世界面临着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实质上也是向教育、特别是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个挑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格外重视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措施等对策。小平同志前不久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这个挑战的战略决策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也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正> 当前,以计算机化(Computerization)自动控制化(Control)和信息化(Communication)为主要因素的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新的知识量正以几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理论界认为知识化即将取代工业化而成为决定性的生产力.面临这场新的技术革命,赵紫阳总理指出:这对我国四个现代化“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这一挑战,使我国成人教育面临崭新的形势,必须找到可行的对策.展望当前世界发展趋势,对比一下我国现存距  相似文献   

13.
新的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地向前发展,无论在广度上或深度上,都是空前的,使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相形见绌。它必将给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带来巨大变化,深刻影响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面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敢于迎接这  相似文献   

14.
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方兴未艾。研究新的技术革命及相应的对策,是当今人们热烈关心的议题。本文拟就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特别是本科生培养,迎接技术革命的问题,作一点探讨。一、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关键在于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正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种挑战。为了迎接这场新的技术革命,需要大批又红又专的人才。高等学校应当努力开创新局面,作好培养和输送各类专门人才的工作。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为新时期我国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正向我们的基础教育提出挑战。挑战的目标依然是智力。小学教师既是科学文化传播者,又是学生智力资源的开拓者,在基础教育中,教师如何掌握儿童学习心理特点,发展儿童智力,以适应现代技术革命的需要,这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面对新的挑战,必须作出回答。下面就我对如何根据儿童学习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的问题,谈几点认识。一、情感和情绪的重要作用我们当教师的在实践中都有这样一个深刻体会:教师如果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感情密切,学生的学习情绪就正常、饱满,学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面临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不断开创四化建设的新局面,充分利用世界技术革命的时机和条件,加快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必须切实办好职业教育。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进一步搞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指明了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一场新的世界技术革命正以方兴未艾之势蓬勃展开。美、英、西德、日本等国积极采取措施,你追我赶,预计将对世界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深刻的影响。这对于正在进行四化建设的我国人民来说,也面临一个如何取长补短、吸取别国有益的经验、技术,迎头赶上的问题。新的技术革命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或“新的世界产业革命”。历史上几次世界技术革命的情况是怎样呢?现介绍一些材料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范围内,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即将到来,或者说已经在发生着。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一般认为是以知识、信息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光导纤维、宇航技术、海洋开发等多方面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在教育上提出了一些什么问题?对我们的教育改革有哪些启示?我们应当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迎战这  相似文献   

20.
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在这场革命中,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国防,工业、农业、企业管理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其作用和成就日益卓著,成丁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新的技术革命”向我们教育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