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总习惯把自己身边发生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看得比其它重要些,并且希望别人认同自己这些看法,但结果往往像恩格斯讲过的那样:“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这是由于人们在专注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时,很少能够冷静地从全局衡量事实.在多数情况下,事情并没有如同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相似文献   

2.
徐德火 《新闻天地》2002,(10):39-40
1984年《经济日报》围绕长沙西出口4公里公路的改造问题搞了一年"小题大作",共发稿件15篇,我写了其中的13篇。这组批评报道引起湖南长沙市领导的重视,问题圆满解决。安岗总编说,一个地方记者站一年搞一两个这样的报道,《经济日报》就"声威大振"了。长沙——常德公路全长184公里,基本上是原先建成时的线型,不到三级,其中的180公里于1983年12月20日以前  相似文献   

3.
“小题大作”出成果“小题大作”本属贬意。但作为一名通讯员,抓住某些生活琐事,来个“小题大作”,是可以出成果的。现谈点我的体会。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就善于“小题大作”。如鲁迅先生的名作《一件小事》,其题材在许多人看来的确是一件小事,但鲁迅先生却从车夫搀扶起...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说,记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这洞察力表现在善于审时度势,在宏观上把握大方向,在微观上细致入微,善于挖掘事实中深层次的东西。新闻报道中的“小题大作”实际上就是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或揭露社会的消极面,讲清一个道理,给读者以有意义的启迪。全国获奖好新闻《会计伢嫌我油壶小》,文章写出十一  相似文献   

5.
6.
高晓林 《新闻三昧》2005,(12):50-51
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见报率”,进而如何把一般的新闻稿写成重点稿件或登上报纸的头条呢?这是有志新闻事业的通讯员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期发表了工人日报社科教周刊部主任高晓林的章《“小题大做”:通讯员必备的“技巧”》,希望大家认真读一读。通讯员写出上乘的新闻稿件,需要多方面的修养,而听一听编辑一线的指挥员、掌握着稿件“生杀大权”的部主任的忠告,是会大有裨益的。[编按]  相似文献   

7.
最近,宁乡县图书馆把借书“走后门”这一现象的杜绝提到了一九九一年工作的议事日程,为此,引起了一场较为热烈的讨论,有人以为此乃小题大作,有人则提出:此事不管不行!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新闻三昧》1997年第11期的《新闻报道中的“小题大作”》一文中有如下一段话:“新华社1997年7月的一则消息:湖南造漆厂首批下岗职工45人中,有11名大中专毕业生,其中有两名还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当前因企业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打破了大锅饭和铁饭碗。但是,一般人总认为下岗人员多是老弱病残或文化程度不高的职工,这则消息,向人们敲响警钟:说明现在在社会上没有铁饭碗了,  相似文献   

9.
倪沫 《东南传播》2011,(2):112-113
民生新闻要突破选题狭窄、内容琐碎、部分节目操作流于庸俗的瓶颈,宜用好"大题小作"和"大题小作"的辩证法,即运作宏大选题时宜寻找或策划最佳切入口,用生动的故事见微知著反映大主题;报道"小题"时,宜加强媒体的理性介入和合理引导,充分挖掘小选题背后的意涵,使得报道体现一定的深度,发挥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从而让观众在"消费"这些"新奇特、假丑恶"式的市井琐闻时,能带着一定的价值判断来看待和接受。大题之"大",大在选题的视野和层次的宏观;大作之"大",大在选题操作中对意义和内涵的提炼、提升;小题之"小",小在选题的贴近和家常;小作之"小",小在选题操作中的最佳切入口。"大"胜在宏观和深刻,"小"胜在亲切和感性。在民生新闻中,"大"与"小"相辅相成,新闻若能在"大"与"小"之间找到平衡点,或由小而大,或由大化小,就能达到殊途同归、生动与深度并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丹亚  程希平 《声屏世界》2000,(11):52-52
广播电视报作为党和政府的新闻媒体组成部分,积极正确地开展舆论监督,是其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办报难免出差错,要想没差错,除非不办报。”还有人说,“报纸出差错那是家常便饭,何须小题大作?”这话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大危害。它说明,报纸出差错存在着普遍性、经常性,而又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工厂生产须注重产品质量,多出优质品,不出或少出次品,使用户满意,让顾客放心,以保持工厂的声誉和信誉。办报也有个保持报纸声誉和  相似文献   

13.
谈“反刍”     
《辞海》云:牛、羊、鹿、骆驼等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谓之反刍。我不是讲生物学,是想借助于某些偶蹄类动物的这种特殊的生理现象,来说明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探讨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途径、重要方法。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对于创作来说,生活是平等的。人人都在生活,都有所观察,有所感受,有所思考。然而,为  相似文献   

14.
谈“积累”     
一有这样一个故事: 1984年某省报报道了一则消息:××助理工程师首创了一种热处理材料新工艺,引起了国内外注目。不多久,这位助工竟当上了省政协委员、地区科委副主任。可最后的验证却使入吃惊——原来他是个骗子。写报道的记者是怎样上当的呢?骗子曾拿出国  相似文献   

15.
谈“○”     
“○”,作为一个单独的数,是无意义的,但它有时却又是一个有确定意义的数字。它和其它的数字一起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作用。然而,生活中仍不乏马虎对待“○”的事情。前年五月,由于遗漏一个“○”,致使一位养鸡专业户五百多只小鸡死亡,实在令人触目惊心。前年五月,我采访本县寺巷乡养鸡专业户韩良贵,想报道他饲养家禽脱贫致富的情况。采访中当谈到他怎么样科学养鸡  相似文献   

16.
谈“臭”     
人类最早的生存方式主要是渔猎耕樵。人们在狩猎时发现狗的鼻子嗅觉灵敏,在搜寻、驱逐、捕获猎物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由犬和自(鼻)二字会意发明了“臭”字。其本义是:用鼻子辨别气味。随着社会的发展,臭字的本义由嗅字替代保留,臭字则沿着气味的义项继续发展。“臭”字  相似文献   

17.
我是出版战线上的一个新兵。每当我走进编辑室看到编辑桌子上盈尺的稿子,以及编辑同志认真的文字修改,仔细的勾划,工整的小楷誊抄……对编辑这一行就不由得肃然起敬。这时,只有这时,才更强烈地感到我们的出版编辑工作同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啊! 可是,我也常常听到一种议论,叫做编辑工作是给人家作“嫁衣裳”的。我想,如果是指编辑同志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长年累月奋发努力,埋头苦干,不为名,不为利的“无名英雄”精神,  相似文献   

18.
谈“修饰”     
张文英 《大观周刊》2011,(17):100-101
在如今的语言运用中,谈起“修饰”,也就不可避免地用“限制”来表示其定义或者用它来与修饰联系。但是随着学术界中的众多研究,“修饰”和“限制”的本质区别和必然联系也随之浮出水面。然而,在语言不断多样化的过程中,“修饰”本身也就给读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本文就从现代语言运用中来谈论“修饰”除“限制”层面以外的意义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谈“广告”     
我是一位农村青年,曾尝过虚假广告的苦头。去年,从某报上觅到一条“种植田七”的信息。广告上赫然写着“包销产品,签订回收合同,如有不实,愿承担一切经济和法律责任”。因致富心切,我立即汇去500多元钱,购回种子,同时也得到了一份回收合同书。正当“田七”长得茂茂盛盛,“万元户”在向我招手的时候,那所谓的“××农场”来信了;“因特殊原因,我场已不回收,望自找销路”。原来,这是一个骗局!我恨得咬牙切齿,立即投函询问,结果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至于是什么“特殊原因”,现仍是一个谜。500多元钱、心血和希望,全都付之东流,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20.
谈“味”     
大家在一起看报时,常常议论:这篇新闻写得有味,那篇稿子没有写出味来,那么,究竟什么是“味”,怎样才能写出“味”来呢? 所谓“味”,我理解主要是指新闻的可读性,具体地讲,它包含四层意思:一是有情味,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二是可品味,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三是耐寻味,能引起读者的遐思;四是足回味,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当然一篇新闻报道不一定上述几条俱全,只要具备一二,便可成为有味的稿子。怎样才能写出“味”来呢?依我看: 第一,要学会品味。据传,山西杏花村有位专管品酒的老人,每次酿出的酒,他一品就知道多少度,实际测一下,分毫不差。记者、通讯员想要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