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于思想品德构成要素的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有所论述。孔子认为道德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学(至)于行而止矣”,反对“言过其行”的人,所以孔子认为道德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将知、情、意、行做为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知转化为行是基本问题,同时需要情和意的调节作用。另外,最近国内的“四项意识说”“三环结构说”“三维结构说”“整体结构说”“基本维度说”等等以及国外许多流行的说法都对此进行过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志洲 《中国德育》2007,2(4):22-26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必须遵循德育的平衡统一规律,即把学生道德形成之“知、情、意、信、行”的内在规律与教师育德之“晓理、动情、炼意、笃信、导行”的外在方法进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正>1.德育目标旨向学生"知、情、意行"的整合性发展。人的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道德意义上的完整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还要通过成就自我影响社会,成就他人,即人的完整的德性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当下学校德育要求学生在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整合性发展,即要全面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使这四个因素相辅相成、和谐全面地发  相似文献   

4.
“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指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即知)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即行),引导他们做到言行一致。”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足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结果。而知、情、意、行在形成人的思想品德过程中的作用,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和互相转化的。道德认识(即知)是产生道德行为(即行)的依据,而道德行为(即行)在实践过程中,又巩固和发展了道德认识(即知)。思品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让知行统一,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深化思品教学。  相似文献   

5.
梁姚姚 《广西教育》2023,(33):136-139
本文分析“知、情、意、行”和声乐美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高校声乐美育实施的难点,提出高校可以“知、情、意、行”为主线实施声乐美育,引导学生在“知”中走进声乐、在“情”中感同身受、在“意”中升华情感、在“行”中向美而立,以提高高校声乐美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日本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不是单纯依靠道德课(日本叫“道德时间”,处于准学科地位)进行的,而是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进行,即实行道德教育的全面主义教育方针,这是符合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的。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道德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当下“课程思政”学习中“知、情、意、行”严重脱节的问题,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提出“具身”式“课程思政”概念,强调“身体”亲历参与在“课程思政”学习中的回归,涉及知识、感受、动机及行为“四维”系统。基于“具身”式“课程思政”学习的内涵,论证“具身”教学对学生“知、情、意、行”改变的重要价值,重构“四维”和谐统一的实现路径“。知”是基础,汲取“知技价值”认知“;情”是核心,点燃“知技报国”之情“;意”是动力,砥砺“知技报国”之志“;行”是落脚点,力“知技报国”之行。四者和谐统一,形成螺旋上升轨迹,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并非德育过程特有的规律姚文俊,武丰旭长期以来,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都把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作为德育过程所特有的规律。事实上,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并非是德育过程所特有的规律,而是整个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信息科技是一门以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更要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探究及发展思维的能力,这一切都立足于信息科技教学基础—“知”与“行”,发展于其上层建筑—“情”与“意”。因此,“知、情、意、行”有机统一是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要素与环节,而这些又与德育中“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0.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决定了其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统一。如何达到“知”和“行”的统一也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矛盾。而由“知”到“行”的转化 ,是由“情”、“信”、“意”等心理因素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情”是情感 ,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态度体验 ;“信”是信念 ,即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意”是意志 ,即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 ,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在这三者中 ,“情”是关键。有了情感的转化 ,才能唤起学生对信念的追求 ,进而转化为自觉的意志行为 ,完成“知”与“行”的统一。在抓关键…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要以培植“道德信念”为目的,从“知、情、意、行”综合入手设计教育,要特别加强情感体验环节,改善道德教育的传统模式。本案例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即由知、情、信、意、行五种心理成分构成,并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完整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即由知、情、信、意、行五种心理成分构成,并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完整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知、情、意、行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各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中“情”是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接受“知”、巩固“意”、指导“行”的稳定而持久的催化剂。因此在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由于电视媒体可将视觉和听觉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以同步的声像,直观生动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杨霞  陈舟游 《中国教师》2011,(16):58-59
<正>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学生从道德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知—情—意—行"连贯的过程。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用理智认识永恒不变的道德,认识道德概念。经过德育使人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判断是非、具有独立意识的人,这种人既能够理解道德的普遍又能够实践道德的生活"。[1]"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因而"知情意行"大多被人们看作是一个德育概念.知,即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笔者认为"知情意行"不仅仅是一个德育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德育的概念 在讲“德育”之前,笔者想先谈谈对“道德”的理解。有人说道德即规范,指外在于人的知识;有人说道德即德行,指内在于人的品德、品质(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笔者认为要理解“道德”,首先得溯本追源,“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和规则,指外在规范,是未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德”本义为“得”,引申为“品德”“道德品质”,指内在规范,是已经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因此,所谓“道德”,是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它既包括外在于人的社会规范,也包括已经内化于人的德行。  相似文献   

18.
文认为 ,学习、宣传、实践邓小平理论 ,必须力求知情意行的统一 ,即坚持以“知”为先导 ,充分发挥“情”和“意”的激励与支持作用 ,重在“行”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知、情、意、行’’四者的有机统一,是蔡元培的德育“成德”心理观。他认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四者缺一都不能构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谈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白城市洮北区二幼儿园王淑云,魏慧琴,朱冬雪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离不开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知、情、意、行这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的基本规律。一、幼儿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培养。幼儿道德认识的形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