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教育是为人的,而非人为教育。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是完整的生命体,它要自由地发展。所以,我们的德育要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要以人为本,实现人本化的德育。  相似文献   

2.
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教育是为人的,而非人为教育。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是完整的生命体,它要自由地发展。所以,我们的德育要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要以人为本,实现人本化的德育。一、传统德育的弊端传统的德育有忽视人本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忽视“人”的存在。把人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作为工具打造,片面强调对人的某些部分进行测量、量化(而“只要生命体沦为科学科技准确性的属性,生命体的原始价值就荡然无存了”),而忽视人的整体性,把人看作是客观物体、没有…  相似文献   

3.
德育的过程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从表面看,德育和人本化是对立的,也正是这种对立的过分强化使德育走进了误区.德育工作者成了"警察"和"消防队员"."严"字当头,"章"为命根,"罚"作为手段,使德育工作越发远离了教育的真谛,成为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德育模式也始终未能走出权力模式和制度模式,学生不能把道德规范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就会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不足以外化、支持、指导道德行为,就会导致"言而不行";而德育过分强调利他性、利社会性,忽视以至根本不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德育的利己性,又会导致"行而不衷".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的人本化,就是以学生为本,强调德育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位,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来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发展为德育教育的本体。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随着人学成为时代的主题,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等思想逐渐为人们所认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德育“无人”的传统弊端受到了反思和批判,德育的理论和实践逐渐趋向人本化。具体表现在:德育概念的人本化,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本化,德育实践模式的人本化。从“无人”到“人本”,体现了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6.
教学向人本化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和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人本化的教学是基于人的发展和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也是依靠人获得发展的教学,这样教学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对已有教学理念和实践进行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7.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当今高校德育的一个普遍关注与探索问题。通过对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人本化德育目标应从自主管理、多元评价、教学革新与主体体验、生命德育来建构,从而达到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的人本化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随着人学成为时代的主题,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等思想逐渐为人们认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德育“无人”的传统弊端受到反思和批判,德育的理论和实践逐渐趋向人本化,表现在:德育概念的人本化;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本化,德育实践模式的人本化。德育的人本化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反映了德育的本质要求,成为现代德育的应然取向。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知识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大潮之中,文化知识的接受和选择空间更为广阔,个体意识正处于一个觉醒时期。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明显滞后于时代,创新管理教学理念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必然和关键。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构建和谐环境之时,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成为学校教育的新任务和新焦点,人本化民主管理又是建立和谐班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发展的呼唤,生活德育的需要,德育自身困境的解决,这些都要求构建德育人本化理念,实施人本化德育。以求从以人为本这一视角来把握德育的本质特征,揭示德育的发展趋势,丰富、发展、完善德育理论,使当前德育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1.
人本化德育以现实的人(学生)为出发点、以人文关怀为主旋律、以提升人的德性为落脚点。人本化德育的目标,即促进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完善。人本化德育的内容,即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生活中的统一和谐发展。人本化德育的方法,即自主建构法,主要有实践活动法、平等对话法、角色扮演法。人本化德育的评价,强调发展性原则,主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的人本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德育课堂这一独特视角,辩证地吸收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合理思想,结合作者多年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探索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本化德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5,(20):31-32
一、坚持发展的学生观;突破“非对即错”的评价定势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教者给学生评价,大多是定正误,判对错。当然,这是评价的重要内容,像字词默写、课文背诵、组词扩词等,需要这样去评价。而像语言形象的构筑、语言意义的理解、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技巧的发现,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一步到位,因而,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一个对错就能涵盖的,要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循着“由错到对,由对到优”的阶梯,一步步地到达既定目标。为此,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感悟、语义的挖掘等,要突破“非对即错”的评价定势,巧妙评价,善于引导,精心点拨。请看《卖火…  相似文献   

14.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5,(10):31-32
一、坚持发展的学生观:突破“非对即错”的评价定势 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教者给学生评价,大多是定正误.判对错,当然,这是评价的重要内容,像字词默写、课文背诵,组词扩词等,需要这样去评价。而像语言形象的构筑、语言意义的理解、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技巧的发现,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一步到位,因而,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一个对错就能涵盖的,要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循着“由错到对,由对到优”的阶梯,一步步地到达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国家德育人本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西方各国德育理论和育实践的改革走向,我们可以发现其人本化的发展趋势。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总结西方国家德育现状,揭示其人本化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当前的德育改革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建立人本化的德育模式,对于培养素质过硬、品德高尚的技能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人本化德育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发展所必需的学习方式,引发自主学习需要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从知识化走向人本化是教学发展的必然。现从人本化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出发,论述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从而挖掘出人本化教学可从师生共同体角度、教师角度、学生角度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而走向自主学习,以期学习最终能靠自主的意义学习得到长期建构。  相似文献   

18.
人本化德育,就是要突出人,突出主体的发展。它强调现代德育的本质不再是管理、控制和约束,而是人性的唤醒和个性的尊重,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生命的健康生长、生存、享受和发展。当前高校德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脱离实际、缺失个性化、忽视生命体验与感悟。促进生命发展的高校人本化德育从"人"出发,尊重生命主体;以生活为根基,遵从生命特性;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情感;通过贯彻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途径,倡导生命个体的全面和多样化发展,最终促成个体道德自由、自主和自觉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杨超 《中国德育》2009,(1):87-87
近二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德育的“人学空场”现象受到反思和批判,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逐渐趋向人本化。这一趋向既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体现了现实的客观诉求。当代哲学的人学主题,道德哲学从“无人”到“人本”的嬗变,心理学、教育学及德育学理论的人本转向构成了德育人本化的理论依据;而市场经济的完善,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以及德育“人学空场”的现实都诉求德育的人本化。  相似文献   

20.
德育人本化: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德育的“人学空场”现象受到反思和批判,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逐渐趋向人本化。这一趋向既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体现了现实的客观诉求。当代哲学的人学主题,道德哲学从“无人”到“人本”的嬗变,心理学、教育学及德育学理论的人本转向构成了德育人本化的理论依据;而市场经济的完善,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以及德育“人学空场”的现实都诉求德育的人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