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揭示图书馆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针对问卷法和访谈法的不足,本研究引入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T-IAT)的实验范式,对图书馆员内隐刻板印象进行测量,进而了解三个问题,即在公众、图书馆学学生和图书馆员心目中:①图书馆职业究竟是不是女性职业?②对图书馆员而言究竟是正面印象多还是负面印象多?③图书馆工作究竟是不是一个好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员没有显著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图书馆员总体上在人们心目中是积极的形象,但部分群体持怀疑态度;图书馆工作总体上在人们心目中既不是好工作也不是坏工作;图书馆学学生同时具有职业偏爱和职业自贬的倾向;图书馆员在内隐刻板印象中表现出职业偏爱的特点;提升图书馆职业的专业化水平有助于改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表24。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2.
当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职业刻板印象的分析视角对公众心目中的图书馆员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发现:图书馆员让人感到亲近、不疏离;图书馆员事物管理能力和信息素养突出,人际沟通和创新能力略逊;图书馆职业具有明显的女性特征;公众非常愿意与图书馆员交往;图书馆员的图书管理员形象深入人心。但图书馆员总体形象与新时期服务型馆员期许仍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高校女性图书馆员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明显,由于社会对图书馆职业的认知偏差、图书馆工作的相关因素、女性馆员个性特性及图书馆法律法规的欠缺,职业倦怠对女性图书馆员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图书馆管理者应加强女性图书馆员岗位培训、改善工作环境和管理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EAP计划和进一步完善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来提升女性图书馆员对图书馆职业的心理认知,消除她们的图书馆员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电影中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形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电影作为传播媒介,以其文化性、艺术性和娱乐性影响着大众的生活与观念。以图书馆这一社会机构和图书馆员这一社会职业的性质和现实的特征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电影中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形象渐趋成型,它们反映着也影响着大众的观念。电影中的图书馆主要体现为人类的精神家园、信息中心、爱情滋生地或作案场所。电影中刻画的图书馆员形象大多为女性,而且眼镜成为图书馆员最主要的身份标签。作为图书馆人应在观影之余审视自身的社会身份,善者而从,不善而改。  相似文献   

5.
高扬生命之帆─—新中国的女性图书馆员程亚男(深圳南山图书馆)女性图书馆员是由性别分层而形成的职业群体。女性图书馆员的地位,一方面以男性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为参照系,另一方面以女性群体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地位为基础。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大会...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图书馆女性馆员职业形象的塑造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图书馆员为了争取专业地位的建立,必须克服各种工作发展上的障碍,面对性别歧视、角色冲突与刻板形象等,必须积极的自我调整并打破一切既有的模式与惯例。更重要的是,女性图书馆员必须致力于本身自信的建立与自我压抑的突破,针对各种不公平的制度与压力展开有效的应对行动.积极开发图书馆工作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1 图书馆员形象界定 图书馆员形象是指馆员在为到访者与信息采访者提供服务时,在他们当中产生的印象以及由此得到的评价,是体现图书馆形象的重要窗口^[1]。图书馆员形象体现在图书馆员的行为举止、音容笑貌和仪表仪容等所有方面。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图书馆员形象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女性图书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关键人才资源,事关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建设。社会资本能反映高校女性图书馆员微观层次社会资本的分布情况。实证分析并测定高校女性图书馆员社会资本储备量发现,其社会资本储备总量相对较高,认知型社会资本突出,结构型社会资本较弱,与男性馆员相比,女性图书馆员的社会资本表现出了显著的经济、性别等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究不同群体的图书馆员在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感知上的差异,发现:①女性群体、低学历群体、低职称群体的图书馆员均认为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高;②高学历群体、高职称群体、具备专业化背景的图书馆员均认为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低;③进馆5年内的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高;④自身感觉服务能力强的图书馆员认为自我的社会地位高;⑤图书馆职业是一个支持“二次选择”的职业。总体上,图书馆员对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的感知确实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大学女性图书馆员专业地位压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图书馆专业馆员在性别上的比例非常悬殊,女性图书馆员所受的专业训练、任用的资格、服务的要求、任务的艰巨与工作的繁重,均与其他女性密集的行业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因此图书馆工作可视为最典型的女性密集行业之一。本研究试探讨女性图书馆员专业地位方面的压力,以期对图书馆管理、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78):97-110
Summary

The library profession is haunted by stereotypes. Perpetually raising its infamous head is the portrayal of librarians as drab spinsters peering over the rim of their glasses and ready to “shush” a library patron for the offense of talking too loudly. It is an image that was bor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persists, albeit considerably diluted, to this day. On the other h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ages of male librarians are to a large extent either ignored or treated very lightly in popular culture, especially in motion pictures and television. Once the exclusive domain of men, American librarianship evolved over the centuries to not just incorporate women, but to embrace and become almost completely associated with them. Stereotypes of male librarians have existed since colonial times; yet, the stereotypes have undergone considerable transformation as a result of professional and societal change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nderstand some of the older stereotypes surrounding male librarian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exa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early librarian and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he worked. Current portrayals of male librarians in motion pictures and television are then discussed.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on academic male librarians; however, general male librarian stereotypes and issue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结合问卷调查方法,从劳动的性别分工、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高校人才流动和高校行政化四个维度,探讨地方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在社会性别文化背景下所承受的生存压力及其原因,提出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发挥图书馆组织功能、营造科研氛围等途径缓解其压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图书馆员专业化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实现主体,图书馆员的专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图书馆员专业化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相互作用,图书馆员专业化是培育、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又与图书馆员专业化的各方面密不可分。基于图书馆员专业化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可通过强化图书馆学教育、培育职业精神、确立行业准入制度等途径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4.
15.
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核心的“四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四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质量受学科馆员胜任力素质的影响较大。论文通过分析四全媒体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胜任力的现实性影响,围绕用户需求跟踪、资源数据呈现、社群化参考咨询、全链条数据服务等方面论述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需要具备的四全媒体胜任力素质,提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应成为科研型馆员、全媒体馆员、咨询型馆员与数据型馆员,促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现四全媒体转型。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台湾地区图书馆职业关怀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峡两岸的图书馆学研究者不约而同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图书馆员表达了职业关怀,其中台湾大学的陈书梅女士的研究比较深入、全面。陈女士自2001年起从馆员工作生活品质、馆员负面工作情绪、馆员职业生涯管理、馆领导风格和馆员工作压力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为图书馆管理、馆员生涯规划、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馆员沉默现象在图书馆界广泛存在,它影响了馆员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图书馆的沉默现象,为图书馆的发展献计献策。主要措施有:培养图书馆员热爱图书馆事业、加强馆员的培训工作、建立相关制度,保障图书馆信息渠道畅通、馆长重视图书馆员的建议、扩大图书馆管理的开放性、培养图书馆的信任文化氛围等等。  相似文献   

18.
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展对学科馆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科馆员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科馆员知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图书馆员正在走向“去职业化”,面对着中国图书馆职业“边缘化”发展的趋向和涌现出来的风险,论文界定了图书馆员职业化概念,提出应在职业资质、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素养方面推进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而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研究应该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