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而且促使经济社会转型.转型时期是新旧体制交替时期,是各种矛盾和困难的多发时期,地方政府竞争过度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如何正确认识和规制地方政府竞争过度行为是地方政府行为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从地方政府竞争过度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了其表征与危害,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并为合理规制地方政府竞争过度行为提供了一组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零售业过度竞争的状态下,大型百货店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许多过度促销的特征。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大型百货店过度促销的表现,指出了过度促销的原因,初步探寻了过度竞争与过度促销的关系,并提出了在过度竞争状态下,企业解决过度促销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过度竞争到有效竞合——中国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竞争也称为恶性竞争,它对我国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不仅阻碍了技术进步,而且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消除过度竞争,实行有效竞合,是我国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观念不断强化.过度教育竞争的根源在于社会竞争加剧,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片面理解,以及对竞争的误读.过度教育竞争在实践中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它损害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干扰学校的正常生活,阻碍合作精神的培养.我国教育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走出过度教育竞争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负担和竞争是义务教育的正常现象,而负担过重和过度竞争才是要解决的真问题。其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教育具有产品标准化、信息不对称等易引发过度竞争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在于教育具有公共资源的属性。由国家承担主要的教育成本且资源分布不均,促使个体通过牺牲式教育抢占更多公共教育资源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却导致国家集体利益的损失。其直接原因在于,代理人缺乏对儿童健康成长的认识,把额外争取到的公共教育资源视为牺牲式教育的补偿,而且为防止孩子年龄增长导致的控制能力减弱,代理人更加倾向于在儿童学业初期就施加过重的负担以“打好基础”。“双减”政策与《家庭教育促进法》可以全空间约束过度教育竞争,但也随之产生了约束有效性和约束成本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防止“双减”政策产生限制竞争却抑制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各转轨国家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我国政府在对经济的干预上具有特殊的行为缺陷,因此转型期内应尽快规范政府经济行为,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业竞争本身是个中性词且在正确引导下具有积极作用,但若是超出了合理的限度,便会导致学生价值取向扭曲、全面发展受限、集体合作意识淡薄、家庭伦理关系淡漠。以文化资本理论审视过度学业竞争的产生原因,可知文化资本具有能动性,代际传递中非理性的家庭期待以及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教育场域的文化专断促使学生为实现阶层晋升开展过度竞争。只有延展文化资本的维度,拓宽文化资本的传递渠道,发挥家庭期待的正向功能,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同时发挥学校教育的中介作用,挖掘多样化的文化资本,才能规范过度学业竞争。  相似文献   

8.
优质课竞赛中,有的老师把本来两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课时,使教学有"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之嫌,同时,有的老师把语文上成了看电影式的观赏课了,没有一点语文的味道,使教学偏离了轨道。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正确使用多媒体。  相似文献   

9.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然而,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当中一方面存在大量垄断现象,竞争不充分;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价格大战愈演愈烈,为此,本从考察竞争的一般理论入手,寻求打破龙断,避免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实现有效竞争和充分竞争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理想状态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结合的有效竞争,但是由于存在着绝对成本壁垒、政策法律壁垒以及产品差别化壁垒,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呈现出二元化的市场结构,即主要高等教育市场特有的行政性垄断与次要高等教育市场中民办高校之间过度竞争并存。高等教育市场有效竞争的标准动态地收敛于一个均衡区,当前主要有赖于民办高校的规模经济策略与政府对高等教育市场的有效规制以及两个市场之间的沟通合作。  相似文献   

11.
处于变革转型期的中国教师教育,其发展与政府的作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的政府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主体,而是具有特定语境和指定含义的责任主体,其责任内涵可以从五个不同的维度呈现。政府的主体性质及其责任的明晰,可为反思和评价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行为提供新的参照,有利于政府从被动行政向主动行政过渡,从管理行政向治理行政过渡,从非专业行政向专业行政过渡,逐渐实现由现实政府形态向理想政府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行政分权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政府信用危机也在竞争中凸显出来,政府的信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于政府信用也有着双重影响,一方面是有序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于政府信用的积极效应,另一方面则是无序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带来的消极效应。针对于消极政府竞争行为对于政府信用的破坏,需要从构建"服务性政府""、信用政府、"消减社会不公、构建多中心的信用体系等多个方面来解决这一困局。  相似文献   

13.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实践方式。通过对市场机制、政府行为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根源的探析,并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初步探讨政府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逻辑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逻辑前提,保障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逻辑始点,“政绩”最大化是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动力逻辑。激励不兼容和“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偏差。由此,构建上下兼容的内部激励机制和刚性的外部体制保障是确保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沿着正确路径推进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的政府公共性问题:审视、反思、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政府的根本属性,也是其合法性的基础。然而,在社会转型期,实然与应然仍然存在着的差距甚至背离,使政府公共性日益成为问题。反思其原因有传统行政模式的弊端、缺乏良好的行政伦理、公共权力缺乏监督制约、公共精神缺失等。服务型政府建设是解决政府公共性问题的路径选择。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将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蕴涵公共行政精神的新型行政文化的转变和发展、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等是提升政府公共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层政府运动式动员存在基层有效治理的困境.为破解基层有效治理难题,国家对基层政府的动员转向项目化动员.项目化动员从基层治理方式、治理逻辑、治理中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动员成本、基层政府治理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等方面来破解基层有效治理难题.基层政府动员转型反映了国家基层治理逻辑和治理模式的变化,也为破解基层有效治理困境,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政府成本居高不下,刚性较强,是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难题.非合理性政府行为的广泛存在,是政府成本刚性的重要原因.只有大力控制政府的非合理性行为,方可抑制政府成本刚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发展需要正确、合理的城市规划作为保障。城市规划的公共利益观念、法律观念、开放观念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念,对于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我国转型时期,有些城市政府在规划中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规划决策非程序化、急于想要扩大城市的发展规模、没有建立起与公众长期开放的沟通渠道,这与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念是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19.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政府采购制度就是财政改革下的产物,它是政府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延伸财政支出监督职能、规范政府消费行为、从源头抑制腐败的一种有效手段。自从我国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许多问题,政府采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暴露出现有体制的不足,如何使政府采购市场竞争规范化需要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能力遇到空前严峻的挑战,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从提升政府能力的必要性出发,具体分析了政府能力提升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重点阐述了提升政府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