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性别差异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角色差别和社会角色差别之一.培养性别灵活的人会使人们做出对个人来说是适当的选择,而不是那些基于性别角色的期待.但事实上,一方面,女性为了增加其社会生存的砝码而被教育得越来越"强势";另一方面,由于传统"重男轻女"观念还在起作用,一些男孩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反而养成了文弱、多愁善感、"娘娘腔"等习气.从长远看,这会导致社会性别结构的不平衡,也不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高等学校应在性别平等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双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性别角色双性化的分析,阐述了性别角色双性化的优势和培养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的必要性,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并提出改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对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士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士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单性化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双性化教育模式认为男性和女性不是相对的两极,而是可以分割的相对的两个维度;在教育孩子上,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双性化教育模式的开展途径:一、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二、改变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三、社会大环境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鹏鹏  冷泽兵 《文教资料》2011,(31):164-166
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问题上,双性化人格理论可以更好地迎合时代的需要,它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不同于现在出现的中性化人格。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教育者可以结合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所处阶段对儿童进行双性化人格的教育,在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同时,要警惕由此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双性化人格已被证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最佳性别角色模式.幼儿双性化教育应尊重幼儿的生理性别特征,遵循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同时,幼儿教师应该具有双性化的人格特征和教育期望,教育部门和幼儿园也要重视双性化教材的编写和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另外,它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和配合.  相似文献   

6.
冯维 《家庭教育》2001,(4):38-39
美国心理学家验证:在智力、社会适应力、情绪情感调控、行为反应力和压力化解等能力方面,双性化的男女最优,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我们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常常出现性别角色概念过度延伸的状况,即性别刻板化。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性别刻板化中获益。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双性化人格教育,并建议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来促使儿童形成双性化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幼儿双性化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当前学前教育的主要趋势,并且在幼儿的身心发展、性别角色定位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及家长要以双性化教育理念为基础,承担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主要责任,以便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以双性化教育的概述为主要出发点,分析农村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现状,并着重探讨双性化视角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量的研究证明双性化是最有利于心理适应的性别角色类型,而我国传统的"男外女内"的性别角色意识严重影响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形成。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观念教育,是一种有关性别角色价值观的教育。隐性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隐蔽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以及高校性别教育现状等决定了隐性教育在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学校环境建设、教师示范作用、学生活动参与及教材建设等四个维度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双性化人格对于儿童认知、情绪、能力和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双性化”或“双性化人格”成为顺应新时代性别角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家庭教育这一言传身教的主阵地中实施双性化教育更是势在必行。立于双性化视角,透视双性化教育对于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涵义和必要内容,并从打破旧有认知、树立角色榜样、创设发展环境三方面提出家庭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关键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是采撷男女两性人格特征中社会所承认的男性和女性的优良品质集中在同一个体身上的教育。由于我国幼儿教育的"女性化"以及在幼儿"双性化"教育实施中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很不利于幼儿的人格健康、完整、和谐地发展,所以,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双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们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常常出现性别角色概念过度延伸的状况,即性别刻板化。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性别刻板化中获益,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双性化人格教育,并建议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来促使儿童形成双性化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表明,双性化的个体在主观幸福感、社会适应、人际交往、人格特征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很多优势,双性化教育必然成为性别角色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为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的双性化发展,幼儿家长应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父亲应积极参与教养,教师应有双性化的教育期待并鼓励幼儿体验异性的活动,在幼儿异性同伴的交往过程中渗入双性化教育内容。此外,以幼儿读物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应多传播双性化人物榜样。  相似文献   

14.
幼儿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性别理论认为,一个人要么是男性化的,要么是女性化的,不可能二者兼有。更多的男性化即意味着较少的女性化,反之,更多的女性化也就意味着较少的男性化,二者是不可结合的。 在近20年的妇女心理学发展中,这种传统的两性人格理论受到了质疑。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贝姆(Bem)提出了心理两性化的新看法。她认为,男子气和女子气属于两个分离的独立维度,人可以具有两性化的物质,糅合男女两性人格特质优点,而不必只接受某一性别的特质而拒绝另一性别的特质。通过测试她发  相似文献   

15.
双性化是一种全新的性别角色模式,它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和优点,能更好地调节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是未来性别角色教育的必然趋势。初中阶段是身体和心理急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性别角色决策的关键期。本文随机抽样四川省两所初中学校,调查初中生性别角色现状及其特点,并提出在双性化人格视角下初中生性别角色教育的对策,以期促进初中生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所需要的人才更多的融合了男性与女性原来所专属的优秀性别角色特征。双性化人格作为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它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在对双性化人格的概念和性别角色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主要从家庭方面提出对儿童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7.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经历了男性化--女性化模式,双性化模式两种范式.研究认为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者具有最理想的人格特征和最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教育.  相似文献   

18.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及其对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经历了男性化——女性化模式,双性化模式两种范式。研究认为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者具有最理想的人格特征和最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和交往焦虑量表(IAS),整群随机抽取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1)被调查大学生中双性化人格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类型。(2)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普遍较高。(3)双性化人格特质与良好情绪状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表现为双性化人格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20.
林静 《家教指南》2004,(1):31-31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这个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