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础教育社会阶层失衡是指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在基础教育的消费支出、资源分享、受教育程度、教育公平等众多方面偏离了某种标准而出现的差距悬殊现象。由于偏离了标准,这种失衡是一种不合理的教育发展现象。归纳起来,我国基础教育的社会阶层失衡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支出存在着巨大差距;第二,受教育程度有所不同;第三,享有教育资源差异显著;第四,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令人担忧。当代中国现代社会阶层存在着结构性、政策性和制度性三个方面的缺失,它们对基础教育发展失衡产生了显著影响:政策性缺失对基础教育公平构成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各地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现象十分突出,各地生均教育经费和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明显,基础教育其它指标的区域性不均衡发展。因此。应该大幅提高基础教育经费投资总量,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区域基础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与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河南省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城乡及校际之间仍存在着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严重失衡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政策体制、经济因素、价值观念及户籍制度等因素造成的。因此,要改变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的失衡状况,必须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全面提升河南省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周宏 《教育探索》2003,(5):46-47
种种原因导致了不均等教育现象的存在,进而导致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要消除失衡现象,应实行“全额免费,义务教育”的策略,尽量做到由基础教育绝对失衡到相对均衡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时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笔者在对桂林市基础教育资源供需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基础教育失衡的表现与成因,提出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及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各国因地制宜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应对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收入差距与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关系,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章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作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这种“失衡”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认为正确认识这种“失衡”现象,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大班额”是随着适龄教育人口数量扩大和家长择校意识增强,从而引起学校教学资源失衡而导致部分学校班级人数过分膨胀的一种特殊现象。“大班额”现象已经使学校的教学体系局部出现无序状态,尽管这种状态是一种暂时性的结构失衡,但是它已经对正常的体育教学的开展产生诸多不便,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阻碍了体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心理失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不健康现象,它严重地影响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本文从分析心理失衡的原因入手,提出消除心理失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推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的城乡基础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均衡现象。比如在教育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差异。城乡基础教育失衡给教育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因此,以统筹的思路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