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记者》2013,(1):8
"说什么话,怎么说话",这个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今天却越来越成为问题,尤其对官员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而言。话语是表达一定思想观念的字词、句式,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外在的表达形式。话语随着时代发展而变迁,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要用新的话语来表述。  相似文献   

2.
政经资讯     
话语“让媒体说话,天塌不下来。”——公安部发言人评价媒体与政府机关的关系“我们宏观政策是今天出来一个,明天出来一个,后天出来一个,而且还有部门利益加在其中,政策永远是前后矛盾,左右矛盾;各个部门因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就造成我们所有的政策几乎是无法执行。”  相似文献   

3.
有人曾说过,电视展现的就是说话的人头。这话虽说有点太绝对,但却也道出了说话对电视的重要性。一是电视离不开人说话,二是说话水平的高低基本就决定了电视节目好不好看。在电视中说话的人当然是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但其中最具有话语权,对电视节目的话语质量、效果具有绝对影响力的人当属主持人了。本文将从主持人中的对话入手,探讨让电视谈话更精彩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袁莉容 《新闻爱好者》2011,(22):101-102
主观性及元语标记说话者以不同的视角、情感、认识构筑信息并向受话者传递,话语都用不同的方式带上说话人的情感、角度,这就是主观性。沈家煊认为:"在话语中,含有说话人的‘自我’成分,说话人在表达命题的的话语中留下自我印记,即说话人在说  相似文献   

5.
网络作为一个公共话语空间,允许个体进行自由的意见表达,如果说过去的网络社会是一个集体发声的时代,那么今天的网络媒介更突出表现为个体发声的表达平台。在这样一个自由话语权的时代,网络受众拥有积极而个性化的话语消费权,而自由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数隐患。今天,我们在网络社会上该如何正确表达意见,如何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党报的话语权?是党报说话的权利吗?从字面看,似乎是这样。如果认为党报的话语权就是指党报说话的权利,那么党报的话语权就不存在问题,因为党报每天都在用版面“说话”。但实际上。党报的话语权不能简单从字面理解,你说的话,如果没有多少人愿意听,那么实际上你是不具备多少话语权的。换言之。党报的话语权是指其话语的影响力,也可以简称为“话语力”。  相似文献   

7.
袁莉容 《新闻爱好者》2011,(11):101-102
主观性及元语标记 说话者以不同的视角、情感、认识构筑信息并向受话者传递,话语都用不同的方式带上说话人的情感、角度,这就是主观性。沈家煊认为:“在话语中.含有说话人的‘自我’成分.说话人在表达命题的的话语中留下自我印记,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话语理论这一视角出发,考察新闻源对新闻话语的生成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在许多情况下,记者虽然是新闻话语的写作者,但他并非是话语的主体,他只不过是充当了编码者和代言者的角色,权威的新闻源才真正是新闻话语中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9.
表作为臣子向君主陈请事项的公文,其实现上表目的之根本在于理据的充分。而这理据的关键在于必须掌握话语的机括,即寻求一个超越和笼罩话语对象的高度的逻辑大前提,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出师表》在这一点上为后人树立了典范,也为我们今天作请示类公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在离职之际通过朋友圈、微博、辞职信、访谈等方式公开或隐晦地表达离职信息.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网络上公开的媒体人告别话语进行搜集分析,发现媒体人告别话语实质是个人身份转换的一种仪式,通过这种仪式,媒体人实现从认知、情感和职业等方面的过渡.但是作为一种文本,个体身份转换的象征性表达实质上颠覆了媒体和媒体人的公共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业规则的沦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新闻话语的交际意义进行了阐释。语用合作原则和关联原则对话语意义推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是二者都暗示了交际者在意义推理中的理性行为,即话语意义的理解过程是符合逻辑规则的。话语意义的理解可以看做是在新闻语言交际语境中对交际者说话意向的还原。新闻话语意义的推理可以看做新闻交际者对信念协调性的自我辩护。基于此,作者提出如下假设:在正常新闻交际语境中,我们倾向于相信一个陈述,而不是拒绝它。即使这个陈述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证明一个陈述是错误的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我们只有在确定这个陈述是错误的时候才拒绝它。  相似文献   

12.
现代广告伴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一路走来,今天不仅成了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一种社会机制.许多学者把广告看做一种劝说性商业话语,其实劝说性和商业性只是广告话语表象,透过广告话语表象,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支撑着的宏大叙事--自由主义,包含关于"人"的自利性本质的假设和自由市场的"丛林法则"逻辑.正因为如此,广告受到了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评价理论的外言系统,对中美大报莫言获奖事件报道的转述话语进行分析。从转述动词来看,中国大报的态度更为积极,更愿意为话语承担责任,但转述动词使用的多样性还需要加强;从话语来源来看,中国大报更多的倾听民众的声音,美国大报通过使用间接引语,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这与其报道目的相关。研究证明转述话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中美大报对于莫言获奖事件的不同评价态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文明的坐标     
马未都 《出版参考》2010,(12):12-13
以收藏而言,我们无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今天这个时代,像我这个年纪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时代带来的幸福。今天有很多我的前辈、长辈,他们就更能感受到社会的变化。我们赶上的这个时代不仅仅是对于收藏,对于整个民族而言,  相似文献   

15.
信息传递者的人是如何接受信息的,又是怎样生成话语的,如果仔细观察新闻传递的方式就会看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递者只是接受了其他传达者的信息,并利用各种引语形式把其他传达者的话语转换成了自己的话语。本文从话语理论视角出发,认为权威的新闻源才是新闻中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16.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14,(1):4-5
雒树刚: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强调,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央对话语体系建设为什么这么重视?我体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话语体系,表面上是一个"说什么话、怎么说话"的语言表述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涉及思维方式、思想认同、价值立场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我们讲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这种自觉、自信从哪里来?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一套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方雅致 《东南传播》2021,(7):142-146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成为主流媒体的必争之地,央视推出的康辉vlog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从建构主义视角解读康辉vlog的叙事话语特征,对于洞察融媒时代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话语秩序有一定的揭示作用.通过诺曼·费尔克拉夫提出的三向度话语分析框架——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对康辉vlog进行剖析发现,视频文本通过细节的政治隐喻、受众的互动控制、说话主体的普遍特质和场景剪切的互文性完成了时政新闻报道这一话语实践,彰显大国外交风采,阐释中国国际地位的现实基础.然而,vlog+时政新闻报道也存在一定问题,新闻话语的技术化和商品化趋势消解了新闻深度,媒体当以更谨慎的态度发挥新技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长了一个脑袋,人人都有一张嘴巴。有头脑就会思考,有嘴巴就要说话。可是,在封建专制社会,统治者就不允许你思考,也不允许你随便说话。即便是文武大臣,跟皇帝说话也是提心吊胆,稍一不慎就要掉脑袋,小民百姓就更不用说了。明朝一度时期,官员每日上朝前都要跟家人洒泪告别,不知道出了门还能不能回来。朝堂上说话要谨小慎微,背地里也得当心,万一有人举报上去,同样会遭到灭顶之灾。 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就出现了两种人。  相似文献   

19.
平面媒体发展到今天,许多累积的矛盾靠老观念、老办法已经无法解决。要使新闻事业充满活力,必须勇于创新,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突破口,是动力,只有创新才能给我们提供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空间。从习惯的办报观念走出去作为党报,准确、及时、生动地把党的政策传达到全党、全社会,是我们的任务,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信息量的剧增、媒体手法的多样化,使得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军事记者》2007,(9):1-1
我们的新闻报道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