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南非小说家库切的著名小说《耻》中,谈到动物是不是有真正灵魂这个话题。"它们的灵魂与肉体不分,一起死。"主人公戴维说。听起来真叫人悲哀,我们假设人有灵魂,为了追求荣耀与不朽,花费了毕生的精力,来区别易残败易毁灭的肉体。可以令我们安身立命地在吃喝拉撒之外,向着一个光环前进。但是,动物没有,所以我们理直气壮地"以万物为刍狗",该丢弃的就丢弃,要割舍的也绝不手软?养小动物的人,未必比不养小动物的人有  相似文献   

2.
孟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所在即人与兽的差别。人由灵魂与肉体两部分构成,其中肉体是人与动物共有的;也即是说人之为人,端赖于有一个动物所欠缺的灵魂,且这个灵魂应该是一个可以分美丑、别善恶的灵魂。但就目前的经济社会而言,人活在世上,往往背离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并非为追求灵魂的善,而是为了肉体欲望的满足。教育的职责所在,就是要人认识自我,主动意识到人之为人与动物的差别所在,培植人灵魂的善。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培养,教育必须包含或指向人对自我的认识。而在一般意义上,经典代表了人类认识自我的最高成就。经典的阅读有助于我们形成优良的人性,拥有高贵的灵魂,有意识地追求善好的值得过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孟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所在即人与兽的差别。人由灵魂与肉体两部分构成,其中肉体是人与动物共有的;也即是说人之为人,端赖于有一个动物所欠缺的灵魂,且这个灵魂应该是一个可以分美丑、别善恶的灵魂。但就目前的经济社会而言,人活在世上,往往背离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并非为追求灵魂的善,而是为了肉体欲望的满  相似文献   

4.
人类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着灵魂与肉体的有机结合,印第安图腾“羽蛇神”就是这一梦想的生动体现。对灵魂与肉体的分离的独特感触使英国作家劳伦斯在文学创作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同时把自己的成长过程、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性格反映在部分男性形象的身上,最终完成了自己灵魂与肉体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5.
巨人们的伟大气势不是源于身体的伟岸,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没有健康的体魄。而我们之所以称他们为巨人,之所以去崇敬地仰望,是因为他们的灵魂。灵魂的高度早已远远超越肉体的局限,甚至于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局限。这种让人膜拜的高度,是由灵魂支撑着的,那无形的灵魂在悄然中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奇迹,太多太多的惊叹。  相似文献   

6.
奥古斯丁的灵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魂是奥古斯丁思想中仅次于上帝的概念。灵魂的存在,其根据不在于它对肉体的依赖性,而在于思想本身,正是凭靠思想,灵魂才可以超越肉体的束缚,实现其生命的指令。思想是灵魂通往上帝,进入上帝的最近入口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民间传说和魔幻影视剧中,经常有些人宣称,自己曾经有过灵魂出窍的神奇经历。比如,他们发现自己能够飘在空中看着自己的身体一动不动地躺在下面。一些"灵异人士"认为这是一种"特异功能",是灵魂可与肉体分离的最好证据;也有人说,  相似文献   

8.
拷问灵魂     
对于接受了众多教育的人们来说,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把自己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马克思说:“人类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是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是的,人的本性是自然性和超自然性、肉体和灵魂、感性和理性、情欲冲动和理想追求等多重矛盾的统一体。尊重这一切而不是肆意的扼杀,通过适当的引导使人弃恶扬善,重理轻欲,这才是建构人的道德体系的逻辑起点。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日本人在海上救起一个溺水的人,记者闻讯后便去采访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不想英雄却对着镜头…  相似文献   

9.
身为现代诗人的叶芝在诗歌中探索了其矛盾分裂的自我,描述了一个二元对立的诗学世界,阐述了关于历史、社会、生活等的哲学观点。本文通过分析其诗歌中关于灵魂与肉体二元对立的观点揭示了叶芝本人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相信灵魂的永恒及其对肉体的超越,同时认为灵魂与肉体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人的存在。然而诗人的灵魂从没有停止对绝对的真理和美的求索,这种灵与肉的冲突在他的笔下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最终充满希望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有一章内容为“各种环境中的动物”。该章内容在呈现形式上是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将动物分为三类,并分别选取代表动物进行研究。这种编排方式遵循了动物的进化规律。实际上在每一节里面,教材所选取的主要内容则是动物的“运动”与“呼吸”,当然在教学中,师生们真正要研究的也是动物的“运动”与“呼吸”,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因此围绕动物的“运动”与“呼吸”展开。动物的“运动”与“呼吸”是贯穿整章内容的“教学暗线”,本章教学内容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1.
身为现代诗人的叶芝在诗歌中探索了其矛盾分裂的自我,描述了一个二元对立的诗学世界,阐述了关于历史、社会、生活等的哲学观点.本文通过分析其诗歌中关于灵魂与肉体二元对立的观点揭示了叶芝本人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相信灵魂的永恒及其对肉体的超越,同时认为灵魂与肉体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人的存在.然而诗人的灵魂从没有停止对绝对的真理和美的求索,这种灵与肉的冲突在他的笔下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最终充满希望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阿奎那的心身学说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科”说,巧妙地克服了奥古斯丁由于坚持“有灵魂和肉体两个实体”的二元论心身观而陷入的困难,同时对拉丁阿威罗依学派借鉴阿拉伯哲学心身思想提出的“人类理智统一性”等观点进行了批驳,表现了一定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倾向。但是由于他没有科学地寻找灵魂的物质基础,反而为了维护信仰而片面地抬高作为肉体形式的灵魂的作用,结果重新陷入了唯心主义和自相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样三点,而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有利于”和“社会主义本质论”三点,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相比较,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既与其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哲学依据;“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理论实践标准的具体化;“社会主义本质论”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把握邓小平理论的这三个灵魂,是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根本点。  相似文献   

1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需;“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更注重了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不难发现:课堂多了生动,少了主导;多了些开放,少了些封闭……为此我们欣喜与快慰,同时内心也隐隐有丝疑惑:在教学中,“鱼”当真就不必传授了吗?“渔”当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吗?可以肯定,“授人以渔”必须依赖“授人以鱼”,而在“授人以鱼”中又可以“授人以渔”。“鱼”和“渔”不可偏废,因为它们是形式和内容、肉体与灵魂、树木和森林的关系。我们不可能超越形式去获取内容,舍弃肉体而拥有灵魂,…  相似文献   

15.
灵魂加工     
GDJY自从做起了老师,我便总以为自己的灵魂真的远远比学生的灵魂高尚,自然也就在学生面前多了份权威的感觉,少有真正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总是对学生的“忤逆”大为恼火。为什么我们做老师的用心良苦,而他们却仍是我行我素呢?后来,一篇学生的文章将我震撼:“如果众生平等的道理没有差错,那么,一个灵魂就没有资格去加工另一个灵魂。我不相信谁的灵魂配来加工我,也不相信我的灵魂配去加工别人。任何灵魂,都难免被命运加工。但是任何灵魂,都不应当被人为地加工。被禁锢的灵魂应当解放,被扭曲的灵魂应当舒展,被催眠的灵魂应当唤醒…  相似文献   

16.
问灵魂     
灵魂是什么呢?灵魂就是人的某种精神。文章以这样的设问开头,开得非常醒目而有力。紧接着,用名人名句构成一连串的排比旬,将灵魂的具体内容一一加以铺展,读来明快而顺畅。更感独特的是,作者巧妙地撷起历史长河中的几点绚烂的灵魂“浪花”,将“问灵魂”的文意写实写足,最后将文章的主旨定位在“人一旦有了某种精神,并为之战斗不已的时候,他的灵魂会屹立于云霄,生生不息”这样的高度,的确是篇亮丽生辉的考场佳作。  相似文献   

17.
陆游在《示儿》中有这么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人死了真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吗?真的会有极乐世界和天堂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半夜,一阵风将我吹醒,我坐起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四周的事物依旧还是沉浸在夜色之中,惟独有一点不一样的是,我好像有种轻飘飘的感觉,低头一看才惊讶地发现:天啊,我的灵魂居然已经离开了肉体,而且还在不断地上升,慢慢地我穿过楼房的最顶层,飞向了天空,好半天,我才回过神儿来,难……难道这就是人死后的感觉吗?噢,不!我还没过够人世间的生活,还没有品尝完“佳乐家”的食品,不………  相似文献   

18.
赖竹燕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5):21-22,25
本文主要对柏拉图的《斐多》中所含的信念、灵魂、肉体的观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柏拉图的肉体和灵魂的和谐、斗争、因果等相互关系,他重视概念,轻视肉体,但他并未否定人的肉体、感性这一面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也许你现在正在遭受不幸,生命处在冬天的寒冷里,就像夏丐尊先生在、白马湖的冬天里的遭遇,然而,只要你有一颗乐观的心,生命就会给寒冬镀上脉脉的温情。肉体需要温暖,肉体是属于春天的,这是安逸;我们的灵魂需要寒冷,灵魂是属于冬天的。只有将肉体交给冬天的人,灵魂才能在寒冷中产生“盐”,那是力量,是事业的骨骼,是生命的柱石。  相似文献   

20.
按照柏拉图的理念,教育在于灵魂的转向。教育要使人的灵魂,从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感觉世界,进入一个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的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否则,沉迷于感觉世界的人,就像习惯于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一样,走到洞穴上面的世界,反而觉得是痛苦的,仍然想逃回到洞穴中去。教育家是走出洞穴的人,要把洞穴里的囚徒解救出来,使他们的灵魂看到善。当下,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与“民主”,“人”与“民主”就是这个时代的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