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墨水     
1946年,英若诚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读书。一次,他在图书馆一本冷门书的卡片上发现只有两个借阅者,一个是万家宝(曹禺),一个是钱钟书。被英若诚称为"简直有照相式的记忆能力"的钱钟书,有着一个同样智商极高的女儿钱瑗。当年钱钟书任教外文系,在家批阅卷子时让女儿记成绩。一次,钱瑗没头没脑地对爸爸说:"英若诚跟吴世良要好,他们是朋友。"钱钟书问:"你怎么知道?"钱瑗指指课卷:"全班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尖兵的钱瑗     
钱瑗和她父母一样,志气不大。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立志要当教师的尖兵。尖兵,我原以为是女儿创的新鲜词儿,料想是一名小兵而又是好兵,反正不是什么将领或官长。她毕业后留校当教师,就尽心竭力地当尖兵。钱瑗是怎么样的尖兵,她的同学、同事和学生准比我更了解。我们夫妇曾探讨女儿的个性。钱钟书说:“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我觉得这话很恰当。两位祖父迥不相同的性格,在钱瑗身上都很突出。钱瑗坚强不屈,正直不阿。北师大曾和英国合作培养“英语教学”研究生。钱瑗常和英方管事人争执,怪他们派来的专家英语水平不高,不合北师大英语…  相似文献   

3.
《好同学》2005,(7)
钱钟书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位大师。近日,读了他的夫人杨绛所写的《我们仨》一书,我对钱先生愈发崇敬。这本书写的是杨绛、钱钟书及他们的女儿钱瑗的生活往事。自始至终,可以看出钱钟书对自己人生目标极为坚定的执着追求,不受诱惑,不改初衷。  相似文献   

4.
作家简介:钱钟书,生于1910年。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钟”就是“钟情”的意思。后来父亲为钱钟书改字“默存”,意思是要他少说话。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37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副博士学位。1949年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副院长等职务。著作很多,《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围城》等都广为人知。钱钟书的学习方法1.刻苦勤奋钱钟书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就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向,他…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小记     
1985年冬,香港记者、女作家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时任《文艺报》副主编的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生先打了个电话,被钱先生婉拒。无奈之下,吴泰昌决定来一次突然袭击。
  一天下午,他和林湄突然出现在钱钟书的家门口。一见面,钱钟书便笑哈哈地说:“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由于林湄是带着香港文学杂志社社长刘一鬯先生的问候,加之吴泰昌又是老朋友,钱钟书破例接受了林湄的采访。但钱钟书要求林湄不做笔记不录音。采访结束后,林湄根据记忆写了一篇文章《速写钱钟书》。稿子写成后,林湄将文章寄钱钟书审阅。钱钟书做了多处修改,把那些称赞他的话全部删去。在给林湄的回信中,钱钟书这样写道:“大稿活泼有感情,但吹捧太过,违反我的人生哲学,也会引起反感。过奖必将招骂,这是辩证法……”在“违反我的人生哲学”这一句旁,钱钟书特意加上小圆圈,以表示重要。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4日是钱锺书和杨绛先生的独生女儿钱瑗逝世6周年忌日。她没有留下骨灰,清明节无法为她扫墓,朋友们怀念她,也只有到她学于斯、教于斯、几十年辛勤耕耘于斯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忆往追昔,凭寄哀思。还记得那年“三八节”在八宝山为钱瑗送行,在她那笑容灿灿的遗像下,摆放着一只精致的花篮,素带上没写几个字:瑗瑗爱女安息!爸爸妈妈痛挽。可人人走到这里都不免鼻酸泪下。钱瑗是爸爸妈妈的最爱,他们没来同女儿告别。钱先生卧病医院,杨先生怕他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当时还没敢把阿圆去世的噩耗告诉他。而杨先生自己肝肠欲断,实在难以面对这…  相似文献   

7.
微言选粹     
《陕西教育》2013,(12):45-45
教育部:他(钱钟书)出身教育世家,学贯东西,嗜书如命,曾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在清华大学担任过外文系教授。他与夫人杨绛也结缘于清华,在他去世后.杨绛将夫妇二人全部稿酬版税捐赠清华并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帮助贫寒学子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8.
杨绛女士的新作《我们仨》记录了她和钱钟书以及女儿钱瑗的人生历程,充满了家庭的温情和做人的智慧,反映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独特精神风貌。 《我们仨》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可以看作是整个文本的序言,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了序幕。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完全“用梦境  相似文献   

9.
冷暖自知     
正杨绛先生晚年回忆与钱钟书、钱瑗的生活,用这本书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她并没有用悲伤来怀念她所深爱着的两个人,她的笔触是很平淡、很温暖的,像傍晚的夕阳。六十多年间的缘起缘灭,成就了一段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忆。一个年过九旬的老人,静静追忆往事,偶尔带着些许的迷茫,却哀而不伤,令人心生温暖,泪中带笑。亲情的确就是一种冷暖自知的东西,在每个人的身边,每个人的感受却都不相同。一杯温热的牛奶,一声仔细的嘱咐,一句低声的责备,也许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署名     
人们敬仰的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平易近人 ,从不摆大学者的架子。年轻人向他请教 ,他总是热情回答问题 ,帮助查找资料 ,有时还亲笔写信详细解答。他在赠送给别人的书上签名 ,常常是“钱钟书敬奉”。有一次 ,一个叫吴庚舜的青年写了篇关于《长恨歌》的论文 ,请钱钟书先生指导。钱先生不辞辛苦 ,字斟句酌 ,帮助他充实修改。论文发表时 ,青年恳请钱先生署名 ,他不同意。在吴庚舜的一再央求下 ,钱先生只好违心地署上一个笔名 :郑辛禹。为何要署这样一个名字呢 ?原来 ,在《百家姓》中 ,“郑”在“吴”之后 ;在天干地支中 ,“辛”在“庚”之后 ;古代…  相似文献   

11.
马德 《八小时以外》2014,(5):123-123
这个世界,只有两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 有一位朋友,每月末单位里都有一个早班,需要五点半起床。每到这一天,他都要死要活地骂半天。是的,一个懒人,要他早起,难免痛苦和抱怨。然而,女儿上了高中以后,他每天五点半起床,陪着女儿屁颠屁颠地起了三年,没落过一次。送完女儿,忙自己该忙的事情,半天连个呵欠也没有。  相似文献   

12.
盛夏光年     
《中学生天地》2014,(7):62-63
左脑风暴 一个父亲想要去承包一个农场,但手中钱不够,所以不得不求助于5个都已经成家立业的儿子。他不知道哪个儿子有钱,但他知道,兄弟之间彼此知道底细,且有钱的说的都是假话,没钱的才说真话。老大说:“老三说过,我的4个兄弟中,只有一个有钱。”老二说:“老五说过,我的4个兄弟中,有两个有钱。”老三说:“老四说过,我们兄弟5个都没钱。”老五说:“老三有钱,另外老大承认过他有钱。”5个儿子中谁有钱?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3.
母爱有时表现得既不波澜壮阔,也不轰轰烈烈。杨绛先生的《尖兵的钱瑗》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写的不过寻常小事,却一字一句浸透了母亲的爱意,让我们聆听到母亲的诉说,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杨绛先生称钱瑗为她“平生唯一杰作”,简单平淡的语言中透出无尽的自豪与满意。热心教书,关怀学生,为人真诚,治学严谨,孝顺谦和,富有情趣,这些都是作为母亲的杨绛对女儿的赞美与爱怜之词。对英国派来的监管人的“和气”和“十二分的满意”,杨绛写道:“我想她该是一名好的小兵,称得上尖兵。”透过一学生“假如我妈能像钱瑗老师这样,我就服她了”的话语,我…  相似文献   

14.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坐在大餐厅中。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一个不被注意的柜子里,想等到大家遍寻不着时再跳出来。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每一个与他做游戏的人都会是他最喜欢的人。在家里我常和孩子互换角色做游戏,表演生活中的事情。有一次我当孩子,女儿当妈妈,表演吃饭时孩子留恋电视怎么办。“妈妈”(孩子演)走过来对“孩子”(妈妈演)说“好孩子,你看吧,看完了再吃饭,看电视会长知识。”我常阻止孩子在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有三个女儿,二女儿玉如最为机灵聪慧,从小就效仿爸爸写稿。当年不少人发表文章都用笔名,玉如就让爸爸给取个笔名。林语堂给她取了个“无双”的笔名,谓其聪明才智举世无双。可是玉如觉得“无双”不吉利,总是单打一,还能嫁得出去?林语堂经女儿一提醒,觉得是这样。那天他正在翻阅《吕氏春秋》,忽然发现了“太乙”两个字,觉得用作笔名很不错,就对女儿说:“叫‘太乙’如何?”  相似文献   

17.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可爱的女儿。三个女儿都很美,特别是那个最小的公主,不但才貌出众,而且心地善良,人们都非常喜欢她,叫她“贝拉”。这在葡萄牙语里是漂亮的意思。一天国王要外出旅行。临走前,他问女儿们想要些什么礼物。大女儿说:“我要一条丝绸裙和一顶丝织的帽子。”“我嘛,”二女儿说,“我要一把漂亮的阳伞。”“那么,我的小女儿,你要什么呢?”国王问他心爱的小女儿。小公主说:“我就想要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国王答应了女儿们的要求,启程上路了。过了些日子,国王旅行回来,把女儿们要的东西都带回来了。大女儿拿着绸裙丝帽,二女儿拿…  相似文献   

18.
我女儿29个月,经常和邻居的一个小男孩玩,小男孩比我女儿小4个多月。两个孩子刚开始在一起玩时,我女儿经常欺负小男孩,故意打他。每当那时,我都很公正、温和地劝阻女儿不要欺负小弟弟:“你看,弟弟是你最好的小伙伴呢!”“弟弟的玩具都给你玩呢。”“弟弟陪你一起玩,弟弟多好啊!”我还经常表扬小男孩。过了几个月,奇怪的是事情反过来了,小男孩经常欺负我女儿,故意打我女儿。我们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请问:这两个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双方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欺负别人或受欺负时该怎么办?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名的百科全书式的学钱钟书,一生潜心治学。述宏丰,成就斐然,享誉中外。早在他还是清华大学的学生时,清华大学精通中外学的名学吴宓教授,曾多次对他的学生们感叹道:“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人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人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正和朋友聊天,女儿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妈妈,刚才龙龙(女儿的同学)哭了,我问他爸爸龙龙怎么了?他爸爸笑着说龙龙跌到了,他的屁股摔成两半了。”女儿边说边笑个不停。我也忍不住笑起来:“那他爸爸这么一说,龙龙还哭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