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耳朵阅读     
莫言 《师道》2004,(7):50-50
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期。在这期间,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几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一样,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里汲取了最初的学灵感一样.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  相似文献   

2.
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她在《被背弃的老祖母》中按照老祖母的意识将过去与现在错综交织在一起,将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及老祖母的人物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种文学技巧,象征主义在波特的作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波特巧妙的运用其技巧,传达了老祖母的惧怕死神的心理,从而使读者体会到象征主义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优雅     
一个夏日的午后,见我的老祖母正气定神闲地坐于树下纳鞋底。一头银丝在天光下显得分外白。阳光落在她的眉梢,她只是微微眯起眼.偶尔抬起头看鸟儿飞过树梢,目光无半点忧伤。那时,老祖母已身患绝症。离她不远处,正晒着她亲手给自己缝制的“寿衣”,红红的丝绸料子,小立领,对襟盘扣,很好看。  相似文献   

4.
贾母,是《红楼梦》中最典型的老祖母形象,可称为一个“健康的人”,具有人本心理学所说的多层次的心理需求,并形成一个塔状的系统。生存需求层面:饮食文化的精英;安全需求层面:强烈的防御意识;爱与亲和需求层面:母爱情结的泛化;威望需求层面:金字塔尖的老祖母;自我实现需求层面;高雅的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5.
黑名单     
哈哈!真是一个好地方,山美、水美、风景美。我们就在这里驻扎吧!水葫芦老祖母带着一群孙男孙女随着水流漂到了一个美丽的湖里。看到美丽的湖光山色,水葫芦老祖母兴奋得大叫:我们要尽快占领湖面!  相似文献   

6.
雪筠 《家庭教育》2014,(12):6-7
渗遗在生命中的亲情 曹文轩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在他的印象中,有一头漂亮银发的老祖母,总是拄着一根拐棍,倚在门口向过往的人们友善地微笑。虽然她的耳朵失聪了,但她的笑靥中却洋溢着善良和慈爱。她叫小文轩为“大孙子”,对他竭尽呵护和疼爱。后来曹文轩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地思念着她的孙子。她~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  相似文献   

7.
多年前,一个15岁的男孩来到杭州胡庆余堂做学徒。在去胡庆余堂的路上,他的小脚老祖母颤巍巍地送他,一路上只对他说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男孩记住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8.
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恰当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可以大大激活他们的思维。一、依据教材,设计想象性问题对学生来说,想象是对课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其创新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不少课提供了展开想象的广阔天地。如《故乡的榕树》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每当过年的时候,老祖母都会叫我顺着那“驼背”爬到树上.折几枝四季常青的榕树枝.用来插在饭甑炊熟的米饭四周,祭祀祖先的神灵。那时候,慈爱的老祖母往往会蹑着缠得很小的“三寸金莲”,笃笃笃地走到石桥上,一边看着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地嘱咐我小心。  相似文献   

9.
上帝之手总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创造奇迹:一名失明长达25年的老祖母,在因冠心病发作造成短暂昏迷后醒来时的第一句话是“我能看见了!我能看见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恰当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可以大大激活他们的思维。 一、依据教材,设计想象性问题 对学生来说,想象是对课文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其创新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不少课文提供了展开想象的广阔天地。如《故乡的榕树》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每当过年的时候,老祖母都会叫我顺着那“驼背”爬到树上,折几枝四季常青的榕树枝,用来插在饭■炊熟的米饭四周.祭祀祖先的神灵。那时候,慈爱的老祖母往往会蹑着缠得很小的“三寸金莲”.笃笃笃地走到石桥上,一边看着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地嘱咐我小心。…  相似文献   

11.
1.印度人的传统家庭模式是一种扩展家庭,一般来说,其家庭成员包括父母、未婚子女、已经成家的儿子以及儿媳、孙子、孙女等。它经常还包括其他一些成员,如老祖父、老祖母等,有时甚至还会包括一些远房亲戚。  相似文献   

12.
莫颖 《广西教育》2013,(39):119-120,138
分析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和特点,以波特的《被背弃的老祖母》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为例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阐述英美文学作品叙事结构的陌生化结构,探讨叙事视角的陌生化特点对小说结构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还记得电影《天崩地裂》中一个情节:火山爆发前,湖水变酸,溶掉了金属船桨,为了减轻行船的负担,老祖母跳入湖中继续行走,众人成功抵达了对岸,老祖母却因腐蚀重伤离去。这攒眼泪的情节,也会一五一十发生在现实中吗?对此,专家给出了综合的意见:即使保守一点说,也不太可能。一般来说,金属船上会有防腐蚀的措施,而能腐蚀船体,要达到比较强的酸性,这需要一定浓度的含硫气体以及适合形成硫酸的环境。而片中  相似文献   

14.
通过挖掘《好人难寻》中以老祖母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社会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的虚伪浅薄、自以为是、固执自私、愚昧无知等人格上的缺陷,展示奥康纳对现代人人格道德方面所存病症的洞察与忧虑和借暴力警醒世人,呼唤构建现代人格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5.
短篇小说《谁是爱尔兰人?》是通过不可靠叙述塑造人物,达成主题阐述的一个范本。从事实/事件、价值/判断和知识/感知三大轴上的研究可见,第一人称叙述者"老祖母"的不可靠叙述为凸显人物性格,揭示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主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固守民族传统,不能入乡随俗,导致家庭矛盾时有发生。她与爱尔兰女婿和亲家母在同一屋檐下的生活为双方在文化碰撞中相互调整与接受提供了契机。在这一过程中,"老祖母"的不满意叙述日益减少,小说的文化大融合主题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6.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佳作《好人难寻》因其语言朴素、风格幽默,含义深刻而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长期以来倍受人们关注。文章主要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运用弗罗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说”对作品女主人公老祖母进行解读,揭示其人格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相似文献   

17.
孩子和他的老祖母一起,来到一片树林里散步。夕阳的余晖照进树林,枝头的几片黄叶泛着金光。晚风习习,黄叶在风中不住地震颤,摇摇欲坠。脚下的落叶已经积得很厚了,踩上去沙沙作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机械师史密斯乘船在河上游览的时候,发现船尾拴着几件衣服,随着波浪翻滚转动。他奇怪地问道:"这是干什么?"船工告诉他:"洗脏衣服!"听了这话,老祖母搓洗衣服的情景立刻出现在史密斯  相似文献   

19.
多丽丝·莱辛的创作主题多变且长达60多年,被称为"小飞象"。文章概述她不同时期作品的内容和创作风格,探究作为文学老祖母的莱辛漫长而多彩的文学生涯。  相似文献   

20.
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人物雕像,是一尊被称为中华老祖母的石像。这雕像反映了先民怎样的社会生活状况呢?它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时代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请看雨石先生的生动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