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掌上童话     
俄罗斯家庭主妇Svetlana Kolosova在照顾四个孩子的同时,一直想着能画点自己喜欢的画,但繁重的家务使得画大幅油画变得不太现实。然后她发现了最容易的方法:在自己的手掌上画,画童话。你能看出她画的都是哪些故事吗?  相似文献   

2.
1929年.她出生在日本长野县一个富裕家庭。不幸的是,她先天遗传神经性视听障碍.她犹如隔了一层圆点状的网,模模糊糊地看世界。母亲对她说:要是你能把看到的圆点都画出来,那你的眼睛也就好了。于是,她拼命地画她看到的圆点网,希望能治好自己的病。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在《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一文中说:“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茹志鹃同志深得此法。在她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中,点睛之笔,随处可见,且她的“画”眼睛有自己独特的笔法,体现了她自己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在人们的印象中,盛可以是一位小说家,然而,她突然开始画上了画,在微博上,她一张一张地画,终于就有了《春天怎么还不来》,53篇散文,每一篇都配有她的彩色水墨画,她说:我画的是另一个我,孤独的童年,母亲的爱,内心的柔软,有爱的瞬间。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我没有任何人指点,就是画下我的童年和童年的记忆,忽然觉得在回头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长大,还是穿红衣服、绿裤子的小孩,还在田野里,还在那个乡村,我觉得她一定很孤独,我要走回去,去陪伴她。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3,(13):5
城市是她的画室,司空见惯的树洞是她的画板。在她的画笔下,城市街头原本平淡无奇的树洞变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她叫王月,一名视觉传达专业的大学生。她称这些树洞画为"美途"。她说,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灰蒙蒙的天变得缤纷多彩。这些树洞画就像一股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整个城市。  相似文献   

6.
波儿5岁了,喜欢画画,可是最近却变得总爱和自己较劲。有一次她画白雪公主,画了好几次都画不好,然后就开始烦躁起来。妈妈劝她明天再画,她就是不听,非要画好不可。看着波儿痛苦焦急的样子,妈妈真是没有办法。“较劲儿”现象在学龄前孩子中普遍存在,有些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的印象中,盛可以是一位小说家,然而,她突然开始画上了画,在微博上,她一张一张地画,终于就有了《春天怎么还不来》,53篇散文,每一篇都配有她的彩色水墨画,她说:我画的是另一个我,孤独的童年,母亲的爱,内心的柔软,有爱的瞬间.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我没有任何人指点,就是画下我的童年和童年的记忆,忽然觉得在回头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长大,还是穿红衣服、绿裤子的小孩,还在田野里,还在那个乡村,我觉得她一定很孤独,我要走回去,去陪伴她.  相似文献   

8.
答:曾有—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画什么都不像;还有一位家长对我说,她的孩子拿着她的口红在墙上画了许多看不懂的画,问我可否学画。对待提出这些问题的家长,我想用一个故事来回答:毕加索有一次在看过儿童画展后说:“我在他们这个年纪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用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孩子一样。”我们并不一定要像歌唱家那样唱歌,但我们自己心里应该有歌;我们不一定要像画家那样画出传世之作,但我们心里一定有许多美好的图画。有时候我们也要对家长说:给孩子一方天,让他们去自由表现吧。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名叫圆圆的女孩很爱画画,她的画常被她的妈妈拿来在别人面前炫耀,圆圆心中也暗自得意。有一次,幼儿园举办了“儿童画比赛”,圆圆的一幅画也被入选参赛了。在评选中,圆圆的画非但没有获奖,评选的老师还指出了画中的不少缺点。圆圆伤心地哭了,她对自己的绘画完全失去了自信。绘画作业时,她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她再也不愿像以前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画画了。这件事说明了自我意识中的两个很重要的原理,那就是,一个幼小的孩子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往往是周围人如何评价他的结果;一个孩子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他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想圆画家梦的女孩闯进大都市广州火车站。一位青春靓丽的女孩伫立街头,踌躇满志。这是1995年3月的一天。她叫邹小蓉,她放弃了父母为她谋来的那份工作,告别生她养她的江西南丰县城和她的亲人,只身来到广州。她能画一手好画,尤其是版画,并有两幅作品曾在北京展出。两年前,还在读高二时,她就在省电视台拍《赣中风情·版画艺术》的专题片中担任主角。省美协的画家很欣赏她的画,鼓励她将来做个女画家。这鼓励点燃了邹小蓉心中的艺术之火,高考落榜后她便认定只有走这条路才能发展自己。然而,现实对邹小蓉来说似乎太残酷了。接连一个星…  相似文献   

11.
别人提到她总喜欢说她出身于师大艺术系,以及后来的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皇家艺术学院,但她自己总不服气。她总记得自己十四岁,背着新画袋和画架,第一次离家,到台北师范的艺术科去渎书的那一段。学校原来是为训练小学师资而设的,课程安排当然不能全是嘲画,可是她把一切的休息和假期全用来作画了,硬把学校画成“艺术中学”。  相似文献   

12.
葵花走失了     
杜小蕊不爱上代数课。她的代数书下面总是藏着一个手写本,她拿一支彩笔在手写本上画葵花。她自己编的小辫永远松松垮垮,左边那条总像就要散开。她画得极认真时,小辫的辫梢就快要随着她低下的头匍匐在课桌上。  相似文献   

13.
王菲 《家庭教育》2005,(10A):31-31
我有一个画迷妈妈。早晨起床看到她在画画,放学回家看到她在画画,双休日在家更能看到她忘我投入作画的情景,她的生活几乎和画连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14.
画外之话     
黄发科 《教育文汇》2014,(14):27-28
这节课,同学们都在画画,但有个女生却一直坐着不动。我问她为什么,她苦着脸说:“不会画。”我鼓励她说:“你肯定能画好,大胆画吧!”没想到我这么一说,她眼泪似乎要流下来了。  相似文献   

15.
过度自尊容易导致变异心理路文举案例1某班一位女生八热情、活泼、能言善语.能歌善舞.是个要强的孩子。同学在哪一方面比她强,她都要记在一个本子上.还定下目标,×月×日要赶上或超过他们。目标实现了,就在本子上画一个"√",目标没实现,就画一个“×”。对自己...  相似文献   

16.
“艺术并不神秘。就说画画吧,这个行为可以使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下子拥有一个自由叙述的途径,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心灵的秘密对话,甚至先于语言……”这是《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中的一段话。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我便爱不释手,从中找到了许多心灵的默契。这是一位画家妈妈结合她最近几年教儿童,特别是教她可爱的两岁多的儿子小其画画的体会,发表的一些自己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看法。观看小其和其他小朋友的画,还有她自己画的画,阅读她的那些文字,以及她对一些世界名画的分析,我感到精神极其轻松和满足。她和儿童谈心,和读者谈心,和自己谈心,和画、…  相似文献   

17.
我常在心中画自己的妈妈。先画妈妈的嘴。她的嘴教育我好好学习,长大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再画妈妈的头发。以前妈妈的头发乌溜溜  相似文献   

18.
正别人提到她总喜欢说她出身于师大艺术系,以及后来的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皇家艺术学院,但她自己总不服气。她总记得自己十四岁,背着新画袋和画架,第一次离家,到台北师范的艺术科去读书的那一段。学校原来是为训练小学师资而设的,课程安排当然不能全是画画,可是她把一切的休息和假期全用来作画了,硬把学校画成"艺术中学"。一年级,暑假还没到,天却炎热起来。别人都乖乖地在校区里画,她却离开同学,一个人走到学校后面去,当时的和平东路是一  相似文献   

19.
积埃生花     
她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毕业不久便分配到这个镇上的小学。一天,她突发奇想,让每个孩子都画一画自己母亲的手。第二天作业交了上来,她望着一双双铅笔涂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错误     
“美丽犯了一个错误。”老师这样对美丽的母亲说。“美丽犯了一个错误!”母亲这样对美丽的父亲说。“美丽,你犯了一个错误!”父亲这样对美丽说。美丽低头不语,因为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美丽五岁的时候,老师教大家画图,画的是一匹马。美丽很快就画好了,而且她对自己的画相当满意。尤其是马的身体的颜色———蓝色,让人看了感觉特别舒服,至少美丽是这么认为的。美丽觉得老师会表扬自己。她很兴奋。两天后,老师把美丽叫去了办公室,她说:“美丽,你的这幅画画错了。马不该是蓝色的,马只有黑色、褐色或是红棕色,但绝没有蓝色的。以后不要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