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很重视国家形象战略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国家形象战略思想非常丰富,并指导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战略实践,使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树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国家形象,有效维护和拓展了中国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强调自立自强,树立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奠定了中国国家形象理论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面向世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面向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中国形象新的目标设计.新一届领导人又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课题,要求"树立中国和平、民主、文明、进步的形象",他们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及时高效地处理公共危机,改善并提升了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智慧结晶。它经历了一个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它具有科学真理性、继承创新性、开放发展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给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这一理论体系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媒全球化时代的强势来袭,国家形象和国家旅游形象问题日益成为国际传播和国际旅游领域里的研究热点,成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普遍关注的一个极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为制定与完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国家战略,必须立足于全球传播语境的国家形象战略高度,实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全球本土化"战略,并贯彻落实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全球整合营销传播战略,以解决中国国家形象与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中国形象"和"自我东方化"等跨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复兴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的著作者周艳红等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源泉和基本动力。书中梳理中国文化的主干内容和主体脉络,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资源生成、现状审视、价值分析和战略实施,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流露出时不我待的时代紧迫感和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性,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对外传播途径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而要从根本上抵制全球化浪潮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播冲击,应在全球文化语境的基础上建构国家形象,树立起具有本土化特色和持久吸引力的国家形象。报刊阅读课程因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成为包括外国学生在内的各类社会人士学习现实汉语和流行汉语的最佳资源;成为学习者获取中文信息、熟悉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引导着学习者在更大范围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最真实的中国社会。因此,报刊阅读课以它承载中国文化的丰富性,成为促进中国国际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在探索建成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对“三农”发展路径的又一探索,这一探索离不开世界历史发展的宏伟叙事,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系统梳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多视野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民族与世界相结合、现代与未来相结合,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8.
战略传播是一个跨学科和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概念。首先,追溯战略传播的起源,从传播学、管理学、政治学等领域切入分析战略传播的知识图谱。其次,对战略传播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比较其与国际传播、全球传播、公共外交、公共关系、危机传播等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的重叠和差异。再次,以美国、英国、北约、俄罗斯、日本的战略传播体系建设为例,探索世界代表性国家和组织如何推进政府与社会各部门协调联动,实现国家和组织的战略传播目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构建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既要推进战略传播研究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又要将战略传播与国家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相结合,明确战略传播理念,完善战略传播体制机制,协调战略传播执行机构,开展战略传播效果评估。构建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要在理论建设的基础上,对内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外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相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的理论论断。这些理论成果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旗帜,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上,树立起—座新的里程碑,这一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邓小平同志在第三卷中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英明论断,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最精辟的概括,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有机地统—在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加大的新时代,跨文化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应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行业需求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重新定位和规划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建设高层次国际化翻译人才队伍,对文化有效对外传播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融合型卓越人才培养与实践,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都有助于树立和维护国家形象,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有助于削弱中国文化对外宣传中产生的制约因素与阻碍,有利于向世界更好地说明中国,并从新文科建设的视角,实现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融合的新形态、新理念、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国家形象是一国软实力的象征,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有利条件。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中国形象时好时坏,地位或高或低,其原因既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差异等外部因素,也不乏中国对外传播"报喜不报忧"和公共外交不足等内在因素。针对中国对外传播中的不足,中国应深刻反思,转变对外传播观念,拓宽传播渠道,增强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3.
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可归结为国家的客观状况因素、传播过程因素、国际公众的既有形象及思维定势因素三个方面。其中传播过程因素又可分为通过跨国交往而发生的直接传播和经传媒而进行的间接传播,即交往因素和传媒因素。要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应有针对性地确立和实施国家形象战略。  相似文献   

14.
文化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融合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身的英语是传播中国文化的理想载体。在高校英语课程中融入中国文化是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具有实用实践方面的价值以及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还需继续完善教学大纲,增加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比重,提升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承能力以及利用教学评价的反拨作用,这样才可以满足新时代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一系列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逻辑严密的、多层次构成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四个全面"具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双重特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在于这一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是综合科学性、时代性、发展性等基本特征的理论形态的先进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在当代直接表现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7.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国家的形成、演变、本质、意识形态、未来发展趋势方面的学说,是正确认识国家实质的重要理论武器。新时代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一方面要从认知着手,正确认识我国的根本立场、国家职能、价值追求和对全人类发展的深切关怀;另一方面要以实践落实,即以国家观和"四史"教育夯实理论、厚植情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价值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增进国家认同,以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国家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阐释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特色体现在核心特色、外显特色和场域特色三个层次。与这三个层次相呼应,高职院校特色建设由内而外包括三大战略类型:文化战略、CI战略和整合传播战略;文化战略是通过愿景管理凝聚共同的假设、信念和价值观,打造学习型组织;CI战略是帮助学校从理念、行为与视觉上树立个性形象,建设外显特色;整合传播战略是组合各种传播方法的综合计划,以最大化地彰显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必须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这条主线,处理好信仰与科学、信仰与利益、理论与现实、历史与现实等关系,破解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障碍因素,引导大学生把人生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展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了我们一条最重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说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道路和理论基础,也指出了邓小平同志理论是结合实际的科学理论。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树立实事求是中国优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