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娱乐化是新闻媒体的主动选择,正因为如此,就可以放弃:放弃在直播中配放的音响效果,放弃奇异的背景设置,少用点突兀的蒙太奇手法,牺牲一点广告,不要让法官和当事人的脸变形——这对媒体不会有大的损失,却能赢得法官的配合与许可。如果得不到法官的配合与允许,记者就不能充分报道庭审过程.从辛普森案民事诉讼到杰克逊案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界定了法官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并提出法官媒介素养的本质是其如何调节与化解审判公开和公正之间的冲突。在此基础上,通过“庭审报道第一案”和“谢波德案”,探讨了美国法官媒介素养的历史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是权利意识普遍苏醒和网络传媒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网络传媒凭借其特有的属性,在现代社会中与公民不断增长的民主意识完成了天然对接.近年来,媒体高度关注、民意广泛介入审判的个案时有发生,许多网友义不容辞地充当起法官的角色,这种群体性参与司法的活动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全民法官"现象.如"躲猫猫"事件、"梁丽案"、"杭州飙车案"、"罗彩霞案"、"邓玉娇案"等,在网络中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从而引发了"全民法官"现象.应该看到,这种"全民法官"现象,是指民众为了某种相同或类似的目的,自发地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和传播某一方面的信息,制造舆论或发表评论,以实现司法诉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兰州市62名法官诉兰州市规划局案引起各界极大关注。老百姓称行政诉讼为“民告官”,而这起官司因原告是法官也属于“官儿”的范畴,可以被叫做“官告官”了——这也是本案的“兴奋点”所在。法官打官司体现了他们对于司法权威的认同,也的确能给群众维权做出榜样,有利于法治  相似文献   

5.
求真相vs找故事2011年9月21日,所谓"天津版彭宇案"的二审依然没有结果,该案二审已于8月22日在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此前,南京"彭宇案"的结局是双方达成和解,但和解内容并没有向社会公开,司法部门至今守口如瓶,而彭宇本人也不知所踪.当然,不管是司法还是公众,都应尊重当事双方"不公开"的意愿与权利,这一点无可置疑.但这样一来,"彭宇案"的真实情况也就无从厘清.因为双方的和解必然是建立在真相的基础之上,人们可以从和解的内容去推想真相的轮廓.  相似文献   

6.
2008年3月31日,备受关注的许霆因恶意取款17.5万元获判无期案在广州市中级法院再次开庭,法官当庭宣判,许霆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6,(48):10-10
据台湾媒体报道,“第一夫人”吴淑珍的身体状况,成为法院审理“国务机要费”案的最大变数。刑事诉讼法规定“直接审理”,法官当然要传“国务机要费”案的主要被告吴淑珍出庭,否则案子就审不下去;但吴淑珍身体状况不佳,让合议庭陷入两难。  相似文献   

8.
"死亡博客"案的一审判决因为涉及网络"人肉搜索"的合法尺度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也引发了法律、媒体界理论学者的争议.2009年4月25~26日,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举办"新媒体侵权的法律适用与新闻报道"研讨会,就"人肉搜索"法律问题进行专题讨论.笔者应邀参加了此次研讨,对与会者(包括该案主审法官在内的多位法律工作者)之间的意见分歧有了一个多侧面的感知.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6月14日宣判的美国摇滚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被控性侵男童案的整个审理过程中,法官对新闻媒体基本上采取了封闭诉讼的措施。人们不解的是:在美国传媒与司法的关系整体上趋于良性互动的历史背景下,美国法官为什么开了“历史倒车”,其理由能否站得住脚?近十年来美国传媒与司法关系的阴影1.辛普森案1994年6月12日深夜,曾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点燃圣火的美国超级橄榄球巨星O.J.辛普森的前妻尼科尔及其男友戈尔德曼,被杀害于尼科尔在洛杉矶的别墅。现场的一些物证使辛普森成为案件最大、也是唯一的嫌疑人。同年6月下旬,经洛杉矶市警察局侦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屡见于媒体的"扶老人"纠纷,已经让"怕被赖上"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心理障碍。曾经轰动一时的南京"彭宇案"里,出手相助的好心人反而被指"做贼心虚"让人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面对摔倒的老人,伸手就意味着危险,"自私"倒出于自我保护。"彭宇案"的主审法官,事后因此案备受指责。有人说,"彭宇案"让"社会道德滑坡30年",以致  相似文献   

11.
刊于1996年5月29日金华日报一版的《赢家赢得威信 输家输得高兴》,是一篇宣传农村法制建设的好新闻。 这篇新闻的角度很新颖——对于一桩欠款案的审理,不是在通常的法院的法庭里,而是法院派出巡回法官,法庭设在位于山巅的山村里,法官住在农民家中,“一面向村民宣讲法律,一面以最简便的方式为公款拖欠户一一立案。” 这篇新闻生动地展示了当地法官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办案,热心服务群众的“公仆”形象。 这篇新闻的内容更为新鲜——原告被告对簿公堂,历来是赢者兴高采烈,输者垂头丧气;然而此案  相似文献   

12.
美国RDR出版社在2009年1月12日出版《哈利·波特词典》。在法官判定原来的版本不合法后,出版社按照要求进行了修改,同时RDR出版社也放弃对上次法官判定结果的上诉。  相似文献   

13.
美国网络暴力现状及相关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所谓的美国网络暴力第一案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其相关立法也成为举世关注和借鉴的对象。但是很显然,美国人自己对这些新兴法律还远未能形成清晰的概念。这一点从其新闻报道中混乱的法律术语运用就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14.
陈吉佳  曲宗琴 《大观周刊》2012,(46):397-397,393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法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引导法官的审判工作,促进高素质法官的培养,保证法院的管理规范。但是,目前法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了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实法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以达到增强做好法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5,(11):45-45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据最近由中国记协与中国法官协会联办的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研讨会透露,目前在名誉权案件中,新闻侵害名誉权案约占20%。众多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场令人扼腕叹息的庭审。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上.面对两名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犯罪嫌疑人,法官的口吻也不像以往那样凌厉.法官甚至两次提醒公诉人向法庭提交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而公诉人也多次列举有利证据提请法庭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在庭审过程中.旁听席上不时传出唏嘘的叹息声。被告人钱楠樱和范炜是一对苦命情侣。那么,在这起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对苦命鸳鸯犯下如此的重罪?  相似文献   

17.
批评要讲政治恽辛才批评不是目的。在报纸上开展批评,目的在于增强团结,改进工作,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离开这一点,批评就难以收效,甚至会给别人给社会“添乱”。从这个意义上讲,批评要选择时机,要掌握分寸,有时候抓住契机狠狠批评得益匪浅,有时候偃旗息鼓放弃批...  相似文献   

18.
同一案件,同一案号,同一判决,却有内容大相径庭的两份判决书,给原告的是一判决,给被告的却是另一判决。湖北荆州市一名法官竟炮制出了千古奇闻的鸳鸯判决书。哪知他这么一判,竟把自己及其同伙也给判进了监牢。2006年3月上旬,湖北省高院对不服判决上诉至该院的主要案犯终审裁定:维持原判不变。至此,这桩奇判之案才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9.
放弃了报纸的在线和数字服务业务,也就等于放弃了报纸的未来.如何让报纸网络版盈利,这是国内外学者和业界不断探讨,却又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国外报网的一些尝试,可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司法改革的转型时期,司法界提出了"能动司法"的理念,强调了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主动性,而法官释明权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主要是阐述完善建法官释名权之于能动司法的意义,并对我国释名权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提出一点个人的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