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举出从现存1901年《杭州白话报》上找到的7篇白话道情,通过与林纾晚年的有关自述相印证,推断这些道情作品的作者即是林纾;推测在《杭州白话报》的创办之初,林纾确是参与者之一;并通过文本内外的其他证据予以佐证。文章进而对道情文本与主题略加剖析,表明道情的写作与时事、报章的直接关联,并指出该组道情实为林纾白话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直隶白话报》主编吴樾的传记多种,内容各有不同,其间又有矛盾处。本文在大量一手材料基础上,对吴樾的生平事迹进行梳理与考证。  相似文献   

3.
《大公报》和《盛京时报》上的三则材料,不仅证实了《烟台白话报》确曾在1907年存世,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窥知该报的启蒙向度、语言特点及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晚清以来,白话取代文言,获得主流话语权,进而成为新文学的基本表达方式,这一历史进程并非一蹴而就。白话升格的历史演进过程,在混杂着新与旧、中与西、因与替等时代主题的历史语境下展开,是断裂、交叉与可能性的多主题变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晚近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的纷繁复杂。作为白话升格的直接推动力量,晚清报界的主创、编辑、写手,以白话报为变革话语表达的试验场,成为日后五四新文学登场的最初拉幕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量事实说明《全国蒙文古旧图书资料联合目录》质量不高,存在着著录不够准确、完整,收录缺漏较多,译名不确,分类不当,不便检索等弊病.并对如何重新编纂全国蒙文古旧图书目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新式通史。该书以进化史观为指导,以白话为叙述载体,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突破了以往通史的撰述体例,为通史写作开创了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白话》是徐坤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典型代表。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似乎总是与反讽联系紧密,两者的结合也使文章尖刻而发人深省,并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意味。《白话》中作者通过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总体反讽等反讽类型举重若轻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挣扎和生存困境,这三种反讽类型在徐坤小说《白话》中运用自如,一方面增加了文章可读性,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精英文化的消解。也因此,《白话》奠定了徐坤小说反讽的修辞策略,在其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9.
自林纾"五四"前夕声称庚子年曾为《杭州白话报》写作"白话道情",迄今无人查证,致使其本来面目长期以来不为人知。1901年《杭州白话报》刊发的署名"竹实饲凤生"的六种"道情",应是林纾之作。襄助《杭州白话报》,创作"白话道情",以白话开民智,以通俗文艺振民气,且曾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20世纪初年的壮年林纾确曾有过的一段白话文学创作经历。《杭州白话报》"白话道情"之考论,还原了林纾作为晚清开风气之先的启蒙白话报和白话文学先驱者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11.
白话报刊作为重要的语言推广媒体,在近代白话文运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从准备人才、酝酿环境、理论探索等方面推动了白话文运动深入发展. 白话文运动最终取得成功,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在民国初年中国军队与外蒙古军队的战争中,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尔罕旗的百灵庙被焚毁。关于起火原因及纵火者,至今众说纷纭。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有关文献记载与故老忆述,考定百灵庙是被中国军队纵火焚毁的  相似文献   

13.
《蒙古新闻》1909年夏创刊于哈尔滨,大约出至1918年底或1919年初,因俄国爆发革命,在哈尔滨的俄人失去依靠而停刊。总共出刊约300余期。它大概是中国境内首家由外国人主办的蒙古文报纸。其出刊宗旨是通过对蒙古人进行亲俄的政治宣传,来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侵略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14.
清政权入关前,统治者出于当时政治、军事以及了解周围民族较为先进文化的实际需要,下令编译了有关统治经验、教训和军事方面的汉文、蒙古文文献。由此而产生了最早一批满文文献,进而又以本民族语言文字,甚至以满文、蒙古文、汉文等多种文字编纂出了本朝文献。由此,清代满文、蒙古文等民族文字文献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的简要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缘起于我国古代私立高等教育传统的演进、欧美各国私立大学的启示 ,以及教会在我国创办大学的影响。私学的创办者以复兴民族、富强国家、教育先行为指导思想。北京民国政府制定了私立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 ,进行了较为认真监督、审核 ,但学校数量少 ,规模小 ,经费缺 ,设备差 ,教学不很正规 ,管理比较涣散。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规范管理和帮助私立高等学校的各项法令与规定 ,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较快 ,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配合公立高等学校 ,培育了许多专门人才 ,积累的办学经验对现时代私立高等学校建设和管理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伪蒙疆政权建立后,日本为掠夺该地丰富的矿产及农畜产资源,急欲“开发”蒙疆,日本人大量涌入该地。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劳动力亦从华北其它地方涌入蒙疆的张家口、大同、宣化、厚和、包头等地,一时间住宅需求剧增。此外,随着工矿业建设规模的扩大及商业活动的发展,商业用房需求扩大,城市基础建设亦提上日程。为此,日本在该地设立了“蒙疆不动产股份有限公司”,垄断性专营住宅、商业用房及城市基础建设等工程,以保障掠夺性开发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蒙元硬译体是将蒙汉两种语言及语法夹杂到一起的特殊翻译体例,学术界通称为“元代白话”,或是“直译体”。但这些通称其实并不妥当,因为:该文体里的汉语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话,也不是元代白话语言的变体;该文体出现于元朝前,所以称为“元代白话”在时间上并不十分妥当;而且“硬译”与“直译”是不同的翻译方法,称为“直译体”是把“直译”与“硬译”混同了。笔者从以上三方面分析了该种文体的不同称谓及其不当之处,认为将该文体称之为“蒙元硬译体”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8.
在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中,特别是对蒙古汗国时期“蒙哲史”的研究中,弄清宗教(萨满教)和哲学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对蒙古萨满教的腾格理(天)和哲学范畴的腾格理(天)做了比较研究,对二者的区别主要从时代,性质和内涵,形式和特点,中介,作用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对二者的联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即二者的根源是同一方面,重合和一致的方面,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方面进行阐明。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安徽灾荒与农村社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安徽灾荒严重。无年不灾,多灾并发,危害面广,是这一时期灾况的基本特征。灾荒使民众的生命财产及农业生产遭到了巨大损失和破坏,民众的生存条件更加恶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民众的生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长久的负面影响,加重了农村的社会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分类法和属性描述的方法,对蒙古语复合词的语法属性进行详细的描述,使复合词的各种语法属性更加具体化、条理化,作为语法属性字段附在每一个词语后面,以便为研制电子版蒙古语复合词语法信息词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