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代中国高师教育理念论争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制度创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高师教育理念的更新问题。19世纪末,我国以日本为范例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师范教育制度,但是其发展一波三折,仅关于高师教育是否独立设置,就曾发生过四次大的论争,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高师教育理念的变迁。从“学堂必有师”到“高师合并”,再到“学者非良师”及“高师学院制”,几经跌宕。缘此,分析当时高师教育独立设置之论争及其理念变迁,对当今高师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宜江 《教育探索》2011,(11):28-29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应成为对教育本质问题认识的终结.但此认识上的终结并不能终结关于教育本质问题阐释上的学术论争.  相似文献   

3.
自80年代末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后,引发了长时间以来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在认真梳理有关论争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一方面,应该肯定“素质教育”所代表的基础教育改革思路和方向;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基本理论研究薄弱,对原有基础教育定性不够慎重,没有确立自身的评价体系以及不能正确对待不同意见,这是当前“素质教育”中亟待改进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7,(2):17-22
抗战时期,文艺理论问题已成为构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并关系着共产党政权的合法性。文艺理论的"民族形式问题"论争逐渐演变为意识形态之争并介入文艺论争。在这一过程中,胡风通过积极参与论争显示出他在左翼文艺界的特殊地位和异质性,促使文艺论争跨入了思想领域和政治领域的论争,因而胡风的"跨界"逸出了文学理论问题探讨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6.
高等师范教育向何处走是个跨世纪问题,历经百年热度不减,学界一般会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高师改大,甚少关注1920年北高师校长风潮中"北高归并北大之议"。该议论传出,不仅激化北高师学生对新任校长陶孟和的强烈抵制,并将战火延至江苏教育会骨干、北京大学代理校长蒋梦麟身上,一时间,人事牵扯派系之争尘嚣其上,使得原本就有分歧的大学体制之争变得极为复杂,问题由此悄然置换为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培养师资孰优孰劣的论争。梳理此议缘起、舆论推进以及教育部出面辟谣、陈蒋双方笔战过程,分析各派交锋动机和措施背后的动因,有助于还原并揭示被派系争斗遮蔽下的高师改革与大学体制之争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教师教育领域,解制和专业化是两大论争阵营。解制取向否定教师教育的必要性,批评教师教育在学科知识方面低标准和在教育类课程方面"高栅栏",倡导用替代性途径绕过正规教师教育,期望以较高效率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专业化取向把"解制"的观点看作是"外行"的,批驳其简单化理解,同时又将其看作挑战,主张认识教师教育的复杂性和不可替代性,通过高投入达到真正的高标准,让教师教育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专业。  相似文献   

8.
9.
张礼永 《中学教育》2013,(1):109-112
近九十年前,张耀翔先生运用实证方法科学分析《三字经》,并称其为"六百年来最有势力的小学教科书",引起学界瞩目。关于《三字经》究竟是不是理想的教科书,陈东原等人与张先生进行了一场教育论争。虽时过境迁,但价值犹存,从中可见当时对教科书与文化的理解以及实证方法的局限。同时这场论争对于今日的"读经教育"争议,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国文学"论争是学界对现代文学研究的一次集体性反思。此次反思提出了三个值得再反思的问题:其一是政治对文学史的遮蔽问题,其二是概念的意义和替代问题,其三是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问题。这三个问题,关乎"民国文学"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师美术教育是高等师范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其他人文学科相此,它具有师范性、人丈性、艺木个性、创新性的鲜明学科特色。高等麦术教育的发展进步,除培养学生的美木技能外,还要传播美术文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将美术教育从纯技能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方师范院校的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地方师范院校要实现长期稳步发展,应处理好师范性与综合性、基础性与学术性、地方化与区域化等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3.
师范大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市场、服从需求、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方针,以教师教育为依据,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科学定位,面向市场加强管理和经营,多方合作实现"多赢"的发展,走社会化的高职办学道路,建立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信息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师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育科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总结出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经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才能转变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教育实践是高等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培养目标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目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程肤浅,流于形式的弊端。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只有转变教育实践观念、增加实习机会、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才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15.
从改革高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入手,提出了构建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的设想,即渗透性课程、根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成长性课程“四大领域”;教师修养、教育理论、教学理论、教育技术、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六组模块”;主修、辅修、讲座活动“三类课程”相结合的高师教育类新课程体系,旨在培养高素质教师、引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化与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育素养的专业化,教育类课程是形成和提高学生教育素养的基础课程.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高师院校必须明确教育类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改革教育类课程结构,强化选修课程资源开发,加强教育实践,关注基础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有关鲁迅的争议,对建立健全的对待争议的观念态度有积极的启示意义。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反叛主要集中在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所提倡的治世理念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流"而非"源"。因此,其反叛与丧失民族文化根基不对等,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不矛盾。鲁迅创作的崇高使命感与普遍的人性和个体生命的承担息息相关,为消解崇高的时代风尚提供了有益的补充与匡正。  相似文献   

18.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高师数学专业整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基本保证.而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在客观上要求高师能从某种程度上为中学数学教育注入新的动力与保障,这就对高师数学教育课程的设置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论西部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环境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突出 ,实施环境教育战略是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西部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 ,担负着为本地区培养、输送中学环境教育教师的历史重任 ,但目前尚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 ,应切实抓好完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培训、教材建设等重要环节 ,大力加强环境教育的力度 ,充分发挥其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其学科建议水平与重点院校相比都有一定的距离,研究生规模也相对比较小。而对这样一种现状,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正阔步向我们走来的今天,如何探索高等师范学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新路子,加快学校发展步伐,是摆在每一位地方高师院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