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认知阐释下的零度偏离理论呈现出了复合认知模式的特点,从而说明了该理论的方法论本质,进而为范畴领域提供了种种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静 《现代语文》2009,(8):73-74
"作为认知特殊手段之一的辞格首先投射为一定的构式,辞格构式是通过对构式的常规规则的偏离生成."本文就这种偏离以何为度,多大程度的偏离可被接受,针对"对构式常规语义规则偏离构成的"这一类辞格(仅限其中的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结合例子,试用格式塔"同形说"以作探窥.  相似文献   

3.
词语的搭配原则是词语运用的基础。一些语义上偏离了常规的词语搭配被认为是语言毛病,而有一些则被看作语言的艺术化。本文从零度—偏离理论以及隐喻理论角度来对这类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范畴化理论与零度偏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化理论与零度偏离理论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它们的共性包括:前提相同,过程相同,目标相同。它们的差异包括:学科背景不同,模式策略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范畴化理论具有认知性、主观性和思辨性,零度偏离理论具有伦理性、互动性和艺术性。不同理论间应该加强相互的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5.
语义模糊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其根源在于人的认知差异。而范畴化作为人类类属划分的活动,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家族相似性、原型范畴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从认知角度分析语义范畴的模糊性,可以为语义范畴模糊性的产生根源提供一些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6.
言语理解中,由听话人所造成的“耳误‘即语音知觉偏离,是言语交际活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这种知觉具有三个特点:范畴性、完形性、关联性,由此形成语音知觉偏离的三种类型,对语音知觉偏离的类型及特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告语言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广告商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在语言的选择上通常深思熟虑,因此偏离常规的方式受到了广告商的青睐。本文通过对具体的广告案例分析,研究了广告语言在语音、词汇、语义、语法以及仿拟手段上的偏离,旨在丰富偏离理论,帮助英语学习者和广告读者更好地理解广告。  相似文献   

8.
陈琳 《华章》2011,(11)
零度与偏离作为语言学、修辞学中的一对重要的概念,日益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文章着重介绍了零度偏离理论的发展史,目的是让大家对零度与偏离理论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零度和偏离理论首先出现在修辞学界,后来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其他语言领域来分析各种语言现象。本文主要借用王希杰的零度和偏离理论来分析俄汉语言中的缩略语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列日学派的辞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日学派(Group μ)是欧洲新修辞学的代表之一,他们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修辞学的基本范畴,建立了形式化的辞格系统,对修辞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认知词汇语义学关于语义和认知机制的关系来研究“吃”一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所构筑和衍生的词义,通过对两者原型义项、下属词义和在各自语言的成语、习语中的比较分析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相似和差异的认知和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汉字在长期的演变及发展过程中,经过汉字系统的内部淘汰以及国家的一些规范,出现了以形声字为主的文字符号体系。在该过程中,认知范畴化功不可没。人们首先对概念进行归纳形成形符,然后又将形符进一步推演,将之改造或者创造出汉字,最终使得汉字变成一种以形声字为主的符号系统,并且极为稳定地衍变至今。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格语法的结构框架,通过对现代汉语连谓式的界定,分析了连谓式中V与V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并以此归纳出连谓式的七种语义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4.
结合FANUCO.T.车铣加工中心的应用实践,阐述了极坐标系在数控车铣加工中心上的应用,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汉民族集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和隐喻映射手段,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以词串和词族为代表———形成的内在历时机制。这里将讨论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议题:(一)认知发展和新范畴形成的相互关系;(二)隐喻映射在词义范畴扩展和词义网络体系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映射的主要类别;(三)源范畴和目标范畴通过能指成分形成词义范畴网络体系的内在机制。从而说明以词串和词族为标志的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历时语用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个体量词的语义泛化现象大量涌现,新兴的量名结构扩大了个体量词的称量范围。考察发现,个体量词的语义范畴是围绕原型构建的,范畴边界的模糊性是其语义泛化的前提,称量对象由范畴典型成员向非典型成员扩展是泛化的途径,人们头脑中对该量词理想认知模式的共享是泛化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词汇研究的认知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原已建构的“认知·解释——文化——哲学”研究思路,为了探寻从认知角度研究汉语词义词汇形成发展的内在依据、基本规律及其在民族人与生存环境互动中的作用的具体方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并构筑汉语词汇研究的认知学基础:一,分类与所指事物的类型化;二,概括与所指事物的词义化;三,表征与所建词义的词符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院系评价是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推手。遵循评价活动"是什么""做什么"到"为什么""怎么做"的认识逻辑,大学院系评价定位于大学组织评价,其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从组织目标、组织效能、组织成长发展的三维视角进行构思;其中,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为目标导引与分类评价、从关注工作绩效到组织效能、对评价结果予以分类使用等,以此达到对大学不同院系组织激励的目的。以此设计院系评价体系,推出以目标达成为引领的集达成度、贡献度、成长度为主要内容的院系评价体系,并着力推进其在高校的组织实施,是大学"双一流"建设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指出国内传统语言学家划分词类的不同及三种主要依据,对其进行了反思,进而运用认知范畴的理论分析汉语的词类现象,强调了认知范畴在汉语语法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符合汉语语言研究的实际.反映了汉民族的认知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词语义范畴构建的过程就是其原型义项依照辐射方式和连锁方式向其他义项延伸扩展的过程,而每一个义项的衍生都具有某种语义理据性.二语习得中,原型范畴理论,和理据性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架构语义联系网,使所学词汇表征意象化和具体化,拓展多义词的习得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