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翟青 《现代语文》2007,(3):74-7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只有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地去理解、去思考、去用心感受,才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去做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学生一旦对认知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从内心催生出强烈的求知欲,引领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越学越爱学,真正地爱上数学学习,乐于学习,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得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兴趣是打开学生主动学习大门的钥匙,可以促进学生展开全面而主动的学习。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现代课程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都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同时也是学生主动获取探索知识的前提.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达到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从课题的导入,创设情景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精彩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它能促使学生去攻读、去研究、去设想、去探索、去创新。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和其他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用脑,让他们自己去获得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这不仅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学思想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构建“兴趣教育”体系培育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学习的兴趣是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确定开展《小学兴趣教育体系探索》的实验研究。二、实验的假设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没有兴趣推动的智力和能力,其维持和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小学兴趣教育体系探索可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建立中心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变学业负担为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印如钰 《考试周刊》2011,(33):228-229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能力相对较差。"黑板+粉笔+实验"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想让学生能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探索,就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在学习、探索中挖掘自己的潜能,掌握自我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曾璐 《儿童音乐》2014,(1):52-53
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去主动学习音乐的动力、激情。而情境教学则是让学生产生良好兴趣的有效方法。情境教学将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强调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从而将唱歌、欣赏、活动的训练统一在具体生活的音乐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在情境学习中掌握了技能与技巧,而且发展了音乐表现能力,同时有助于让学生  相似文献   

10.
蔡明 《文教资料》2005,(20):126-127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司来武 《考试周刊》2012,(91):134-135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又是衡量教师教学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主动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和好奇心,并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兴趣,拓宽幼儿探索空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新课标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知识水平的程度,制定有效的个性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富于创新和探索精神、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人。教师通过布置个性化、开放性的命题,引导并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养成会独立思考、观察,并能够灵活运用课本所学知识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让学生的天赋得到充分发展,智力水平不断进步,走出抄写和背诵为主的枯燥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重得出结论轻探究过程、重形式设计轻内容方法,思维培养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的问题,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让学生主动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有让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勇于质疑、积极表达,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5.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依据。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  相似文献   

16.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兴趣又是主动学的源泉。只有让学生有兴趣去学,才能让智力开足马力,才能闪出光辉。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课程的改革使初中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多不一样的变化,关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实践,可以多设计教学活动,实际上教学方法不可以单纯凭记忆,还需要学生能够自己去动手实践、观察探索、互相帮助、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通过自己去验证自己表达的想法。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坚持多媒体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综合能力,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效果。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力。尽管历史无法像物理、化学实验那样再次让我们去经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9.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师要时时刻刻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只要学生对历史课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仍然处于青少年阶段,能力水平和智力水平还有待提高,他们还怀有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好奇心理,有着对未来追求的幻想,也有着对过去的探索.这些都为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提供了有力保证,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发现历史,去挖掘历史,去解决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就能迅速地把历史知识记住,也能很好地去理解历史知识,既然兴趣这么重要,究竟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20.
<正>"学起于思,思见于疑"。要使学生对一堂课的知识产生学习研究探索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核心和关键。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的有效尝试。只有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提出探索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才是学生获取、理解知识的途径。课堂问题设置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