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年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与各国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汉语展示出它的魅力与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和学习汉语.与此同时,许多汉语热词随时代而生,它们生动形象,善用修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翻译价值,是中国社会与国民生活最直接的反映,为便于外国友人透过它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文化,翻译时要把握它们的文化特征,便于中西方交流.  相似文献   

2.
高程 《现代语文》2014,(5):28-29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无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来说,都是学习汉语,获得汉语读写能力的基础。因此,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与拼音文字有很大的差别,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外国人来说,汉字是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有些外国人甚至回避汉字的学习。所以对外汉字教学既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了解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成果和现状,有利于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侯玲玲 《文教资料》2008,(22):35-39
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汉语习得过程的初级阶段常会出现许多错误.这些常见的错误集中体现在:用翻译法或从母语中找对应的方法来学习汉语出现的大量问题;词汇学习中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是外国人学汉语的一大难题,形近词、音近词也带来一些问题,还有些学生机械套用词语的词汇意义来造句,而没注意与之相关的语法、习惯搭配及语气的问题,也出现了很多错误;受其文化影响而出现的语用错误.这些错误都为我们的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要求:在句子中讲解生词,同时必须重视言语交际中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的影响,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规范,而且要使学生具有交际能力,在不同的语境下熟练地使用汉语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际.  相似文献   

4.
汉语新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风貌,做好新词的翻译工作,对于对外宣传和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美国学者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对汉语新词翻译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以采用的翻译策略以供译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外传播是中国融入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在中国的对外传播过程中,电视英语新闻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渠道,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汉语新闻英译则是目前最常见、最有效的对外传播报道手段。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结合了电视新闻的特点,总结出了电视新闻对外报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龚宇 《海外英语》2012,(19):145-147
中国近年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与各国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汉语展示出它的魅力与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和学习汉语。与此同时,许多汉语热词随时代而生,它们生动形象,善用修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翻译价值,是中国社会与国民生活最直接的反映,为便于外国友人透过它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文化,翻译时要把握它们的文化特征,便于中西方交流。  相似文献   

7.
文化全球化和对外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提出在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要生存,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加强对外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但对外翻译不能靠外国人,中国翻译工作者应该义不容辞地挑起这个重担,为了保证翻译质量,可以进行跨国远程合作翻译。为了宣传中国文化,应该在对外翻译中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而解释性翻译则不失为保留文化特色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方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针对目前颇为流行的"忽悠"一词进行讨论,着重分析其流行的原因和对外传播中可能的译法,认为只有用直译法并以解释性翻译加以补充,才能使类似"忽悠"这样的文化负载词既为外国人所接受,又不失其原本韵味.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化逐渐被外国人所了解和接受,中文词汇逐渐"渗透"进英语社会,对具有中国特色词语的正确翻译是跨文化交际和文化输出的重要一步。中国文化负载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显示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近年来,外国媒体倾向于用音译的方法表达文化负载词,因此,研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对于提升我国文化形象和对外宣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理工类院校对外汉语教学的必要性 大多数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都要先进行一定程度的汉语学习,取得一定的汉语水平考试等级,之后再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继续学习.其中部分留学生留在中国工作或生活、选择汉语言专业继续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进入其他专业进行专业学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频繁,科技产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看到了中国科技的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并产生了到中国学习理工类专业知识的想法,到理工类高校求学的留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几年来全世界刮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都加入到学习汉语的热潮中,所以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研究是不容忽视的.对外国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研究首先要正确地理解偏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末代皇帝》是一部非常有名的讲述溥仪生平故事的电影。他由外国人导演并使用英语演义中国人的故事,其中的多数演员母语均是汉语。由于该电影充满着中国特色文化,因此堪称是一部用于研究语言与文化,尤其是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的经典之作。本文拟从该电影字幕中挑选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并研究其翻译,而后提出一些实际性的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习语是汉语中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单位。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有更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于是在翻译中体现文化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去探讨汉语习语的英译的策略,并呼吁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重视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纵观当下,汉语的学习和使用者数量急剧增长,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也更加广泛。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语更是同汉语言文化息息相关的精华所在,成语翻译问题关系到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英汉词典是汉语成语英译的重要媒介,其中有许多内容是针对外籍汉语学习者编写,因此,其中的成语翻译质量高低关系到我国对外文化的传播成效。将翻译理论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分析英汉词典中的成语翻译问题,以期能对词典编篡及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大连大学学报》2015,(6):139-143
理解语言中的隐喻对汉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加快对外文化交流的今天,在孔子学院全球化迅速发展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盛世的今天,通过传统哲学术语"五行"和人体术语的隐喻翻译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和译例分析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隐喻翻译策略,把中国传统哲学更好的呈现给世界汉语学习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平台”(1992—2015年)以及“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2016—2019年)为语料来源,主要以德语母语者的汉语学习偏误语料为例,对外国人习得汉语作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语料分析结果显示,外国人习得汉语偏误主要有语汇偏误和语法偏误两种类型,其中语汇层面主要存在词语误用、多词、缺词等偏误,语法层面主要存在成分多余、成分残缺、句型错误和语序错误等偏误,且以语汇层面的词语误用和语法层面的语序错误最为典型.基于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视角分析,外国人习得汉语教学应加强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强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汉语热渐渐地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汉语教师不仅给外国学生教语言,而且还给外国学生传播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是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应该注重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  相似文献   

18.
自1831年第一个《千字文》英文译本问世以来,已经出现了27种《千字文》英文译本,纵观《千字文》英译二百年来的历史,译者身份、译者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一直处于变迁之中。译者身份上,《千字文》的英译者先是以传教士等身份的外国人为主,近来的译者则以中国人为主。翻译目的上,早期译者注重通过翻译《千字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近来的译者则通过翻译《千字文》对外传播译介中国文化。翻译策略上,早期译者不重视《千字文》的诗学特征,近来的译者则力图再现《千字文》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接触中,各种语言都从英语中吸收了大量词语,英语也从各种语言中吸收了大量词语.由于各民族自身的文化印记,在双语词典编纂过程中,会收录许多文化负载词.本文将选取英国传教士兼语言学家麦都思的《福建方言字典》一书中所收录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为例子,分析麦都思如何翻译这些文化限定词.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外交际中,通过音译、译借、语义再生等手段,使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交际,逐渐将中国文化和风俗融入其中,这就形成了中国英语。在与外国人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等方面交流时,主要通过中国英语了解中国的事物与中国的文化。因此,中国英语被看做是中国文化传播海外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