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欠发达地区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旅游是欠发达地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欠发达地区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以文化旅游意识为先导,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文化旅游产品为内容,同时,注意文化旅游本身的可持续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推进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之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春明 《文教资料》2011,(11):92-94
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因经济落后,造成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如何搞好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促进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步伐的新路子;借助地域文化优势,寻求开展适合于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新方法;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构建资源共享、设施统筹的文化运行新机制等方面,对推进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民营发展迅速,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个企业要实现健康长久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但是广东欠发达地区民营企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该文就广东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文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影响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人的素质低下和基本能力缺乏,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教育与文化浸润是提升人的素质与基本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文化是影响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从“教育偏好”和“教育选择空间”的角度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的发展、壮大将会给新时期的我国经济注入生机和活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群体的生存、发展、壮大直接关系到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和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和民生问题的解决。如何通过构建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文化,发掘和抬升其竞争优势,使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焕发生机,使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组织和个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并渗透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作为非正式制度约束因素的地域文化,对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江西省,地方文化内涵深厚,省域内与省际间经济发展差异显著。江西经济地理差异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欠发达地区和中部崛起省份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地域文化的构成性影响,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地方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协同演进与创新促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广西来宾市,以实施"求乐、求知、求技"文化惠农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较突出的成绩。文章重点总结了其做法和经验,以期对其他欠发达地区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化建设对所在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以其感染性、时代性、开放性、潜在性、动态连续性与多样性,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化功能与建设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大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正确把握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原则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转型时期,欠发达地区要通过文化建设,以繁荣发展的先进文化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而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并最终促进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6年多来,在推动全国各地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基础的不平衡,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因此,应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在欠发达地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古志华 《高教论坛》2014,(1):98-100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应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野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功能,以更为宏观的内涵建设理念统筹协调高校文化建设,自觉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事业融入城镇化潮流,以服务和促进跨文化交流作为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一个民族珍贵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高等学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全社会共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与心授的重要载体、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阵地、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应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其一,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与活态性,构建"口传心授"新模式;其二,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民族性与地域性,努力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阵地,将传承具有优秀品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其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性与综合性,地方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共同承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论坛,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探索高校、地方政府与传承人合作的新模式,积极构建"非遗"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发展本身是在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组织,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儒家“有教无类”、“和而不同”、“君子不器”等教育理念对于形成大学文化自觉、文化创新和提升大学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接受西方先进的大学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创新与保守——大学教授的艰难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音,引领社会文化创新与发展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大学承担着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双重职能,大学是保守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大学教授徘徊在创新和保守的十字路口,面临艰难的选择。走出困境,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以引领社会文化创新与发展为己任。化解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矛盾,关键在于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蝴蝶效应"在当代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离不开"蝴蝶效应"理论的介入。地方高校要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须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以多方联动的整体思维,防微杜渐,为实现高效文化传承创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体的知识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统一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具有矛盾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视野下深入思考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改进工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7.
徐州有着丰富的汉文化遗存,其中汉画像石、汉墓、汉兵马俑被称为徐州汉代“三绝”,“三绝”遗存生动体现了两汉时期徐州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着两汉先民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创新意识。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梳理和阐释历史文化遗存蕴含的教育价值,既是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传承的要义所在,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城市化进程影响下,少数民族乡村文化传承面临困境。从教育传承机制的角度对该问题提出进一步思考。首先,政府层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重新体认,建立文化创新和发展机制;其次,强化学校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建立协调机制;最后,乡村少数民族成员逐步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转型能力,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文化传承的基本主体和生力军。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高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文化传承创新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构联系起来,反思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体性维度和价值向度,诊断文化传承的现实危机,探索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教育理念、拓展教育领域、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维度,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在其嬗变过程中深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生态,具有系统性、阶段性、传承性和地域性特征。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大,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饮食文化。本文根据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适当考虑历史和民族因素,按照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把中国饮食文化分为7个饮食文化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