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先于人,众必非之”,告诫人们保持中庸之道,凡事不要做出头鸟,甚至老子也把“不为天下先”奉为处世三法宝之一。当一位歌唱家问一位书法家什么字最难写时,书法家说是“一”字最难写。是呵,古往今来,谁不说“一”字难写?第一个提出空想共产主义的康柏内拉被黑暗的世界吞噬,怀着对《太阳城》的向往,倒在刽子手的  相似文献   

2.
薛瑄为学的特点在一个“实”字。他提倡实学,反对空谈。他说:为学“千言万语只是实,思想万事万理不过一实”。又说:“人于‘实’之一字,当念念不忘,随时随处省察于言行居处应事接物之间,必使一念一事皆出于实,斯有进德之地。” 薛瑄重视实用之学,这是他为学的宗旨。他说:“读圣贤之书,句句字字见有的实用处,方为实学。若徒取以为口耳文词之资,非实学也。”要理解薛瑄为学实用的  相似文献   

3.
日记六则     
九月二十日星期五睛今天,我在教家中的鹦鹉说人话。我教它这句它不听,我教它那句它也不说。教了一个多小时了,它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这时,我急了,说:“你要不回答我的话,我就杀了你。”谁知,它不理不睬的。我火了,大叫:“你还不说?”它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凭哪  相似文献   

4.
一个语文教师,要把全班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组织到学习的共同活动中,使他们在每堂课里都能用心听讲,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学习,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一、精要不烦精要者,即提炼精华、把握要领之谓也。反映在教师的语言中,应尽可能做到: 说好每一句话。要善于简单、明确、扼要地描绘复杂的事情,使“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子弹”(斯大林:《论列宁》),具有发人深思、震撼心弦的力量。五个字可以说清楚的,就不说六个字,六个字可以说清楚的,就不说七个字。请听一位教师对课题《国殇》的讲解:“‘国殇’,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修订出版的供1988年冬季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选入了高占祥同志的《当说必说》一文。这是一篇针砭时弊的杂文式的议论文。文章针对当时关于“说”的议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当说必说”的论点。《当说必说》一文是作者在党的十二大以后写成的。当时作者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而对歪风邪气该说的不说,该顶的不顶,甘愿充当与世无争的好好先生。而当时报刊上一些谈“修养”的文章,也在提倡“少说”“慎说”。作者对上述情况很反感,于是便写成了说“说”的这篇文章。著名学者唐(?)同志曾提出杂文的特点是“所言者小,所见者大”。这种见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姚文元之流当成靶子  相似文献   

6.
《甘肃教育》2008,(17):33-33
自古文人多清高,不屑谈金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似乎不如此就没有了文人之风,就会入庸庸俗流。六朝王夷甫(王衍)为人清高,从不说及“钱”字。他夫人气恼他的这种清高,便趁他睡觉时命人把铜钱串起来绕床一周,想看看他怎么能不说出这个“钱”字。  相似文献   

7.
《卖炭翁》(初语二册)最后一句“系向牛头充炭直”中的“系”,课本无注。不少教师特别强调“系”字在作动词用时应念 jì,不读 xì。“系”,《辞源》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均无 jì音。《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读音,皆可以用为动词。读 jì时,作“打结,扣”解。从《卖炭翁》上下文来看,所“系”之物乃是“半匹红绡一丈绫”,要打成结扣是很不容易的。再说,两个蛮横的官吏哪里愿在那里慢慢地打结?可见,“系”字在这里作“打结”解义有牵强。“系”字还有一读,为 xì音。《现代汉语词典》解作“栓、梆”,要把那么长的绫绡在牛头上缠来绕去,蛮横的官吏愿意费时费力吗?  相似文献   

8.
练字进行曲     
说起练字,真有点不好意思,要知道我曾为了这字大伤脑筋呢!唉,不说也罢!一“小?呀,我该怎么说你呢!”听,妈妈又在苦口婆心:“字,就好比人的外衣,衣服穿得体面,别人瞧着也觉着舒服。你看看你这字,还不赶快练练,否则,将来你会后悔的!”“哼!我要的可是内在美!”我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一个劲嘀咕着。二试卷一发下来,我傻了眼!怎么搞的?古诗文默写明明是对的,却扣了我的分!我忍不住大声抗议道:“老师,你改错了!”同桌闻声凑过来看我的试卷,不由皱起眉头说:“哎哟哟,你这是什么字?别说老师了,就连我这个近邻也看不懂呢!”是吗?仔细瞧瞧,哎!由于字…  相似文献   

9.
月亮一边自转,一边绕地球公转,而且永远是一面朝向地球,另一面永远背向地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答案很简单:因为月亮的自转周期和绕地球的公转周期完全相同。这个答案看似简单,不少同学却琢磨不透。做完下面这个实验,你就会一清二楚。做法在一张纸中间画一个圆,在圆中间写上“地球”二字,将画圆的纸放在地上。在另一张纸中间画个“×”,用胶带贴在墙上。面向贴有“×”的墙壁,绕“地球”二字转一圈(图1)。转过身,面向“地球”二字再转一圈(图2),看看有什么结果。结果当面向贴着“×”记号的墙壁绕“地球”二字转动时,身体的各部分都有机…  相似文献   

10.
剖析几种看法语文教学中文与道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妥善解决。或者以道代文,或者以文代道,总之是文、道割裂。远的不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横行的时候,强调语文教学要字字连着纲和线,小字眼里要讲出大道理。例如教“一”字,只许说一心为公,不许说一斤米,一滴油;讲“甜”字,只许讲新社会里劳动人民的生活象蜜一样甜,不许讲糖很甜,否则便是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小学生在习作的内容、情感上应贯穿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应贯穿一个“活”字。笔者认为,作文是一门教人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学问,更是一门教人学会真诚的学问。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上课 ,讲常见副词的一般用法 ,殊不知 ,正讲“也”字时 ,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问 :“老师 ,鲁迅《藤野先生》的文章开篇就说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并未如您所说要前或后有所交待。”我当时模仿李清照《声声慢》的名句 ,风趣地说道 :这“也”字 ,怎一个副词了得 !其一 ,这一“也”字的运用 ,产生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开篇用“也” ,一反常情 ,貌似突兀 ,实则别有心机———一下子吸引了读者 ,直扣心灵之门 ,启动思想机器。当你细心地去琢磨、思考这“也”字运用的根由而研读文章 ,翻阅资料 ,便收到了“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的效果 ,…  相似文献   

13.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素负盛名,尤其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其个性化的生动传神的语言,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蔺相如在答应赵王往使秦国时说的一句话“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尤其脍炙人口。只一个“必”字就写尽了蔺相如的处境、性格和深谋远虑,可谓一字见精神,境界全出,把人物写活了,写神了,实在妙不可言。对这“必”字的解释,有释作“如果”、“假使”的,有讲为“一定”、“实在(确实)”的。前者为连词,后者为副词。两说均可通。但我认为,从文章的表情达意上看,从当时赵王和蔺相如的具体处境来看,“必”字作副词“实在”讲,则更为得…  相似文献   

14.
落洲。愁(一)“碑‘”和“必”补形似异义不同音,“必”字读bi“心”读灯n。心坎心窝和内心,全心全意要专心。,’J合”字中间有一撇,一个“心”字变成“必”。生活必须有阳光,何必虚度好光阴。豁愁(二)“诊”和“珍”擎拼扮看偏旁,识“诊”“珍”,“珍”读z卜en,“诊”  相似文献   

15.
阿坤俱乐部     
哈哈谜语宫历史考试历史考试中,有位学生成绩很差。为了给他一个及格的机会,教授最后问他:“美洲大陆是谁发现的?”“……”这学生半天答不上来。教授气急败坏地喊道:“克里斯朵夫·哥伦布!”这个学生拔腿就往外走,教授惊奇地把他叫住:“喂,你为什么要走啊?”“对不起,您不是叫下一个考生了吗?”(高华新辑)1.千年古木做新门。(打一称谓)2.欲说分手泪汪汪。(打一三字俗语)3.十字路口亮红灯。(打一词语)4.买到必卖,卖掉必买。(打一字)5.清贫之子装大款。(打一生活用品)6.未接来电。(打一三字口语)7.组装电脑。(打一成语)8.伊拉克战争。(打“三…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第三册课内自读课文《训俭示康》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可谓中华家训瑰宝之一。文章是司马光为教诲儿子康而写,他要康崇尚节俭,摒弃奢侈,并教育子孙世代相传。如何理解该文,笔者认为应根据文意,从解题入手,紧扣一个“训”字,设疑、质疑、解疑,以达到扣一字而通全文的效果。 课题中的“训”字应如何理解呢?课文自读提示及题解均未作说明。《教学参考书》补充注释称:[训俭]:“训”,教诲、教育。据此注释,那么“训”(即教诲、教育)的对象是谁呢?自然该是  相似文献   

17.
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里“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中的“了”字笔者一直怀疑它是一个多余的字,抑或是一个当属下句的别的什么字。怀疑它是一个多余的字,是从表意的角度说的,“小乔初嫁了”,“了”字完全是一个多余的字,没有它不仅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反而更精当。怀疑它是一个当属下句的别的什么字,是从句读即“念奴娇”这个词牌的断句格式的角度说的。因为最常见的“念奴娇”句读格式,后段第二句为四字,第三句为五字,而这首词则刚好相反。如果这个“了”是个多余的字,全词只有九十九字,与“念奴娇”又叫“百字令”的体…  相似文献   

18.
高占祥同志的《当说必说》虽只1300多字,不仅剖析深刻,结构严谨,而且语言准确、通俗、朴实而又变化有致,可谓是一篇针砭时弊的佳作。本文仅就其语言特色试作分析。一、限定性修饰语的运用增强了论证的准确性,严密性句子中的修饰语的准确、严密是议论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当说必说》在修饰语运用上是十分讲究的。如“对于领导干部和宣传工作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说’就是做”,句中的“某种”一词作为定语修饰成分,指的便是“一定的范围内”的意思,这就显得用词准确,很  相似文献   

1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苏轼曾经说过,王维诗如画,画如诗。这一首《山居秋螟》,正其有画面的美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第一句扣诗题中的“山”字。“空山”之“空”字有两层含意,一是秋天,山中落木纷纷,显得空旷;二是照应“雨”字,雨打叶落,这山在雨后就更显得空旷寥落。秋天多晴日,一段时日没有下雨,骤然下了一场大雨,故称之为“新雨”。次句扣诗题中的“秋”字和“暝”字。这“秋”  相似文献   

20.
猪年谜话     
灯谜中惯用生肖与地支互扣,大凡谜面上含有“猪”字的灯谜,多用“亥”字相扣。例如“猪年进财”,打字一,谜底为“赅”(亥,扣猪年;贝,作古币解,故扣财)。又如“此汉出身为猪倌”,打《三国》人名二,谜底为“丁原、管亥”(丁,作男子解;原,原本;管亥,别解为“管养家猪”)。也有用“豕”和“豚”与“猪”扣合的,比如“山里养满猪”,打字一,谜底为“豳”(陕西地名,也作“邠”)。又如“河豚”,卷帘格,打副食品一,谜底为“猪下水”(按格法,逆读作“水下猪”。“下水”即动物内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