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家的童年体验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动力与主导审美基调的来源.张爱玲的创作与童年缺失性体验有很大的关系--童年安全感缺乏,形成她作品的荒凉色调;与父母爱的分离伤害,造成她创作的焦虑性书写.不论是她的个人生活还是文学创作,都满含着爱恨交织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井上靖的《异域人》尽管在内容上显得丰富多彩,但其情节却基本上是依据《班梁列传》中记载的史实展开的。作品通过班超事迹的叙述表现出孤独与虚无的思想内涵。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孤独与虚无,既与他本人特殊的经历有关,又是日本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袁盛财 《现代语文》2010,(5):127-127
井上靖的《异域人》包含丰富的思想内涵。作品在班超英雄事迹的叙述中表现出自我求证这一基本的思想模式,以及自我求证在历史长河中产生的虚无感,而与此相关的则是浓厚的孤独意识。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对生命孤独意识的书写:个体的孤独和集体无意识的孤独。童年独特的生活经历为其奠定了孤独的基调,上海孤岛的生存环境则为其提供了生长的土壤,知识分子“精神救赎”的忧患意识让她承担起探索走出孤独困境的责任。她希望以孤独为基石,悟解孤独,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孤独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张兆和在《招弟和她的马》中用儿童的视角,以诗意的笔墨深入描写了乡村女孩招弟童年生活的孤独、寂寞。作品对招弟咀嚼孤独,消解孤独的描述,细致而深刻,呈现出艺术的成熟及独特的审美价值。张兆和在作品中开掘的孤独主题,对童年生活的残缺与杂色的关注,对心灵痛楚的同情,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是上个世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以女性孤独无力的生命为存在状态,由于受到生活坏境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她的作品也慢慢形成了孤独悲剧式的风格,奠定了其悲凉作品的主基调。本篇文章主要探讨我国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孤独悲剧式风格的形成原因,分别从个人经历,社会坏境以及作品特点来分析其作品风格的形成,全面解析张爱玲孤独苍凉式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屈原,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以其异常奇特的浪漫主义手法,为世人留下了一大批色彩斑斓的作品。在封建时代,作为一个有抱负,想对地主阶级政治做一番改革而又遭到失败的贵族,屈原在其作品中充分表现了自己的遭遇、理想、忧愤、苦闷以及对“美”的追求。他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民主色彩,对当时楚国的统治集团,投出了批判的匕首。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而艺术家往往是孤独的,孤独似乎与艺术创造存在不解之缘。有些艺术家是主动寻求孤独,而有些艺术家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处于孤独的境遇,而这种境遇正好成为他从事艺术创造的契机。屈原属于…  相似文献   

8.
井上靖所写的《苍狼》既是成吉思汗的传记小说,也是以成吉思汗为中心的蒙古民族的崛起史,同时作为文学作品,也是成吉思汗精神世界。本论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作者所理解的成吉思汗及其不竭的征服欲,并与井上靖的生平相结合,进一步分析了井上靖笔下的成吉思汗征服欲的根源。本论认为,井上靖与其笔下的成吉思汗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小说《苍狼》这部作品中,可以从成吉思汗的身上看到井上靖的影子。  相似文献   

9.
赵璐 《华章》2012,(28)
中篇《柳威尔斯的童年》是体现帕斯捷尔纳克独特的叙事观念和艺术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在小说中突出描写儿童的孤独处境:父亲的隔阂、不理解与母亲的易怒性格使主人公的童年缺少关爱;家庭环境的束缚和压抑迫使主人公向大自然寻求安慰;朋友的嘲笑更把主人公推向了孤独的深渊.  相似文献   

10.
徐顽强 《天中学刊》2002,17(6):51-53
鲁迅早期生活的压抑感及其记忆,构成了其童年经验中最显著和最重要的内容。这种过于压抑的童年经验不仅仅影响了鲁迅特定的创作心态与作品中的情绪基调,而且还直接影响了其小说创作的取材与立意以及深层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日本二战后著名作家井上靖的最后一篇历史小说。《孔子》是井上靖读《论语》的心得,从作家在作品中重点讨论"天"、"天命"和"仁"等问题,可以看出井上靖对中国原始儒学的认识存在着误读,这也和儒学在日本传播的历史有关。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童年时代失爱于父母,青年时代失意于爱情,正是这种缺失性的人生体验使得她作品中的家庭总是残缺不全的。这些人生体验不仅对张爱玲的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奠定了张爱玲一生的悲观情绪,使她的作品始终弥漫着浓郁的孤独气氛。  相似文献   

13.
童年经历会对一个人个性气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徐舒童年的生活并不愉快。父母婚姻的不幸使他失去了完整的家和幸福的童年。对其孤寂内省个性气质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个性和影响渗透在他的创作中。使得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带有这种孤独内省的精神特质。而且作品中对母性形象和儿童形象的塑造也带有徐宣于个人的精神印记和情感欲求。  相似文献   

14.
<正>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著名的作家。他于一九○七年出生在北海道上川郡旭川町一个医生家庭。其父从军后辗转各地,幼年的井上靖便离开父母身边,被送回原籍静冈县伊豆汤岛,由祖母抚养,养成一种孤独性格。他自小兴趣爱好非常广泛,上高中时期,当过柔道选手。井上靖中学读书时就喜爱文学。后来进入九州大学学习法律;一九三二年转入京都大学,专攻美学。在大学期间,他爱读书、写诗、写剧本,办同人杂志《飨宴》,并发表小说《流转》,获  相似文献   

15.
日本作家井上靖在其中国西域题材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中国人物形象.虽然作者塑造的这些中国人物形象有的也许不够丰满,但难能可贵的是对这些中国人物进行的塑造始终是正面和积极的.因此,这些中国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与价值.其一,奠定了井上靖中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基调.其二,丰富了日本文学的审美情趣.其三,颠覆了前人文学作品中有关中国人负面形象,为中日文学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余华童年时期的孤独感受,频繁见证死亡的创伤体验,以及在特殊年代的集体创伤经验,都深刻影响着他的小说创作。余华作品中出现的少年形象,贯穿小说创作的死亡叙述,以及特殊年代的创伤记忆,都有着他童年创伤记忆的深刻印痕。余华通过作品疗愈并反思自己的创伤经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作品的主题表达、人物塑造以及叙事策略的选择,从而传达他对人类生存困境和存在状态的思考,不断深化着作品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考察分析了形成郁达大作家与诗人个性气质的潜在因素与心理底蕴,认为在关于童年生活的自传中,郁达夫强调并扩张了作家艺术家特有的最早最深刻的人生体验。郁达夫对自然环境的依恋与感悟,源于父亲形像在家庭生活中的缺失和替代角色对儿童性格及心理气质倾向所造成的失落与偏差。从而强调孤独和孤寂意识对作家艺术家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它们和敏感与感伤的心理气质特征及倾向相互作用,成为郁达夫心理结构中的其本质。在郁达夫的情感世界中,惟孤独与伤感乃其实有。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作品给圣埃克苏佩里带来盛名的《小王子》是一篇长篇童话。作品写了一个独自居住在自己星球上的“孤独的小人儿”离开自己的星球到别的星球上旅游的经历。作品虽然用的是童话的形式,孩子的视角,通俗浅显的语言,却蕴含着丰厚深刻的寓意。它接触到人类重大的问题,写出了人生的艰辛,人身上的责任。《小王子》的基调是对人类从童年到成年过程中丧失纯真天性的痛惜,而小王子与他的玫瑰花的故事正隐喻着作者自己的婚姻生活。人们认为,《小王子》是圣埃克苏佩里哲学思想的诗意总结。这篇童话从1943年出版以来,已译成100多种语言,销量也十分惊人,而且流传越来越广,成了20世纪最受欢迎的童话。  相似文献   

19.
井上靖是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日本作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他的作品开始在我国翻译出版,80年代形成译介井上文学的高潮。外国文学的译介,都是一种期待视野中的选择。而中国对井上靖的接受,也折射出中国社会与文学的变迁,从中可以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俄罗斯艺术家亚历克斯是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于人类的反思,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人类将被推向何处?他喜欢以与世隔绝来形容自己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通常都散发着孤独,神秘的气息。人们对他的绘画见仁见智,但毫无疑问,他是位拥有超凡想象力的怪异天才,看他的画,我们不禁想到另一位怪异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