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礼文化主要是对五帝时代的社会礼文化的继承,儒家的礼乐文明使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步入了伦理社会。儒家礼文化的特点是“仁”、基础是“中庸之道”、主要内涵是“礼”和“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是儒家礼文化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儒家礼文化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设计观建立在“规定”的基础上,对“善”、对“礼”的重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设计的出发点。道家的设计观是摒弃人内心的欲望,顺从自然;否定一切的规定,要人们回到原始的、无争的状态之中,“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避免儒道两家设计观冲突的办法便是“竞合”。道家的设计观点必须建立在儒家“规定”的大厦之上,对于人类、对于设计本身才是和谐的。  相似文献   

3.
儒家礼学及其对中国社会秩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学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儒家礼学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传统的礼涉及宗教、道德、政治、法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风俗习惯、社会政治制度、社会道德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旨在分析传统儒家礼学的形成及其社会功用,阐述儒家在制度化的过程中如何建构传统社会秩序,并结合当代实际,论证儒家礼学对建立当代和谐新秩序的的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儒家“五常”,指“仁”、“叉”、“礼”、“智”、“信”五种道德范畴。儒家“五常”思想对构建现代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仁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义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准则,礼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智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理性原则,信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5.
儒家自然法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自然法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固有之法律思想、儒家自然法思想的范畴为“礼”。儒家从其自然法思想出发,提出了“礼治”、“德治”、“人治”的主张,三者构成了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的自然法思想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政治法律观中,包含了一些可为当代法制建设借鉴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6.
王明雪 《文教资料》2014,(11):81-82
儒家依“礼”构建的理想社会是和谐的等级社会,礼的本质在于“促和”、“止乱”,在“和而不同”和圣王明君观念的指导下,儒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和处事模式。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儒家的核心,它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礼”是孔子各方面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孔子一生都在为实现“礼”制的理想社会而奔波,孔子礼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学生法治意识中存在知法无礼、重诉轻调、重权利轻义务等偏激问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具有“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无讼是求,调处息争”“义务为本,和谐至上”等优秀传统法律伦理。尝试挖掘这些优秀传统法律伦理,融入中学法治教育中,以矫正中学生法治意识偏激问题。  相似文献   

9.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不仅包含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制度和规范,而且还包容了与这些制度和规范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为贵”是“礼”的根本精神。它要求并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的规范和模式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显然,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开放的胸怀,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0.
《礼记》是孔子的弟子、门人和儒家后学传习《礼经》的“记”的汇集,是春秋末年和秦汉之际儒家学者对“礼”的解说、补充和有关论文的汇编。它不仅是一部积累起来的学术史,也是我国秦汉以前的一部社会生活史,其当代价值,不仅在经史方面,更多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其中先秦人之礼仪生活、心理状态、情感反应、做人准则、民族的伦理道德、国家的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在先秦儒家礼论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孔孟荀礼论之差异,逻辑联系及其特点,孔子兼综“德”,“礼”,以“礼”释“仁”,孟子礼,义并论,统合情,理;荀子尊“礼”重“法”,综合“仁”,“义”,“礼”,孔孟荀礼论探究至善,重视内在的人性,人道和人的需要,注重人伦教养和理性规范的结合,体现了先秦儒家伦理精神的内在发展过程及其所具有的形上意义,它奠定了传统礼教或名教的主导精神。  相似文献   

12.
《礼记·乐记》是表述儒家乐论的经典文献。儒家认为 ,乐的本源是生活 ,乐是折射现实的镜子 ,故察乐可以知政 ;儒家以礼、乐并提 ,认为乐与礼皆法自然而生 ,乐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精神 ,礼体现了自然井然有序之特征 ,故礼作用于社会是别异 ,乐作用于社会是和同 ;乐有“移风易俗”、弘扬美善道德之作用 ,故儒家注重乐的社会功能 ,提倡乐教。墨家“非乐” ,是出于对社会现实、民众疾苦的关怀和对腐朽统治者的批判 ,有历史的合理性 ,但墨家又滑向了“矫枉过正”之极端  相似文献   

13.
王文元 《天中学刊》2007,22(3):112-115
中国之所以形成了数千年文化传统,“礼”居功至伟。礼是儒家为中国文化做出的重大建树之一。礼有“治国”与“治人”两种作用。儒家将程式化、形式化作为容器,将礼装载到里面,形成中国独有的教化体系,这个体系的美学价值与人学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姜斌 《文教资料》2007,(19):8-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和核心价值,充分发掘儒家文化中所蕴涵的和谐内容,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提倡的“忠恕”思想、“孝悌”人伦、“仁、礼”道德以及“克己、修身”对在高校中进行人际关系、家庭亲情、人与社会以及自我心灵和谐的教育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春秋乱世,物欲横流,尔虞我诈,儒家以性善贵情为内涵的“仁”为中心,构建了通往社会和谐的内在理路:一是儒家追求的和谐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之上的社会秩序;二是在道德人心沦丧时,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以道德价值的追求给人以心灵的安顿,使乐天知命、心灵争谐得以实现;三是天道流布,天德赋予人心,天人和谐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参与立法并解释法律,将儒家思想融入法律之中,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精华--礼.引礼入律被继承和发扬得以深化发展,将法律儒家化又推进了一大步,为后来隋唐法律的成熟和完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司马光《书仪》中制定家礼的原则是既以经典为本又从俗适用.首先,司马光从六经和其他经典中重新发掘礼仪精义,复兴儒家的礼乐精神.其次,司马光制礼始终秉承“以俗合礼”“以礼化俗”的原则,对于合乎民情、有利教化的民俗,采取与时俱进的吸纳态度,对民间恶俗及不利于家庭和谐和国家治理的民俗,采取坚决抵制和反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陈琳  刘港 《丹东师专学报》2006,8(2):103-106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法律思想亦内涵丰富.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观点是“礼治”、“德治”与“人治”.这三者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不可分割.同时,儒家法律思想也不排除法治.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伦理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尤为实出。儒学在封建社会中被定于“一尊”,正得力子它的伦理思想。毫无疑问,研究儒学应以它的伦理思想为主题。本文仅就儒家伦理思想的源头——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略作阐述。一、仁、义、礼三者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仁”、“义”、“礼”是构成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三个基本范畴。“仁”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及其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其基本涵义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它是调节“人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宗法等级关系的基本原则。汉儒董仲舒明确地说:“仁者,所以理人伦也”。(《全汉文·谙丞相公孙弘记室书》)但在宗法等级制度,即礼制下,人都羁于宗法关系之中,各自处于一定的等级地位;人的一切言行必须符合宗法等级的地位和要求。这样,“为仁”爱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言语”与“辩论”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中国人对巧言善辩一向持反感态度,认为它是产生不和谐的祸道之一;而美国人则认为言语是表达思想的最有效途径,有利于解决分歧。不同的古代哲学是导致中美“言”“辩”观之差异的原因。中国古代儒家对“仁”、“礼”、“和”的追求以及道家对“无为”的追求是其“言”“辩”观的哲学基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修辞学则直接导致了美国的“言”、“辩”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