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快乐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如果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就会对阅读充满兴趣,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完全沉迷于作品蕴含的情致,就会在文本提供的精神殿堂里徜徉,心灵得以舒展升华。这样,他们就能拥有纯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一、品味用词的精准传神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遣词造句独具  相似文献   

2.
袁瑞彬 《学周刊C版》2010,(12):110-110
初中语文教学新大纲在阅读教学部分明确提出要求: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想达此目的,就要求我们彻底放弃那种串讲串问,或一味文体知识、中心思想、表达方式、写作特点等肢解课文的做法。我们应以读为本,从通读全文、整体把握、仔细阅读句段开始。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观点已被广泛认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师本对话和学生、教师的自我对话中,"师本对话"是实现有效对话、高效教学的前提。因为教师是联系课程和学生的纽带,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领者,其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将直接影响师生基于文本的对话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阅读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强涮“阅凄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现结合学校观摩课堂实例谈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5.
<正>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  相似文献   

6.
徐华 《教师》2014,(33):27-27
正在教学前,我们要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的充分对话,这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和根本。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潜下心来,认真解读文本,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粗读文本,理出思路在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都有统领全文的切入点。可能是一个词,或者一句话,甚至是一段话;有的出现在开头,有的在结尾。我们在教学  相似文献   

7.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和课文密切联系,相得益彰,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借助课文插图阅读,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插图,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引导小学生通过插图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或认识不熟悉的事物,或感知不熟悉的情境,让课文插图切实为小学生理解课文服务。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引导小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现结合学校观摩课堂实例谈一点感受。案例一:众里寻芳,找准品读的重点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白鹭》一课有这么一小节:"那雪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各自在教学中让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地方,这就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是面面俱到,对突破教学难点方面没有在教学中凸显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进行教材处理时,没有巧妙地依据教材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难点突破的切入点。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一、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激起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父亲,饱含着一个孩子失  相似文献   

11.
<正>语感是一种语言现象,是能够迅速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一种敏感而深刻的直觉感受,是通过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接近作者旨趣和文本内涵的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张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要把读作为一种手段,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读的平台,以读为本,引领和点拨学生把书读懂、读活、读美、把语文读出来。因此,教者在语文课堂要正确把握读的学问。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比较难的就是写景类课文。其中,走进文本,进行情感体验难度尤甚。作为教师,面对写景类的课文我们要思考: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怎么学,老师怎么教。这首先就涉及到写景类课文的一般教学价值取向问题。笔者认为一般的写景类课文,突出的教学价值有三:意境、语言、情感。那怎样紧扣这三者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笔者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它困扰着诸多语文教师。许多教师明显地感觉到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去了大部分时间,然而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语文教材、语文知识当作一种僵死的知识来简单地、机械地传授给每位学生;把完美的文学作品肢解成某些空洞的条文,迫令学生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这种脱离学生需要,忽视教学中的谐趣、意趣、情趣,而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阅读教学”做了如下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7.
正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比较难的就是写景类课文。其中,走进文本,进行情感体验难度尤甚。作为教师,面对写景类的课文我们要思考: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怎么学,老师怎么教。这首先就涉及到写景类课文的一般教学价值取向问题。笔者认为一般的写景类课文,突出的教学价值有三:意境、语言、情感。那怎样紧扣这三者进行教学呢?一、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黑格尔曾经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此类课文的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促进学生对课  相似文献   

18.
钟连玉 《教师》2014,(25):85-85
正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认为让学生"读得进""悟得出",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9.
<正>一、渗透德育的基础是找准教育点一篇课文,往往同时包含着几个方面的德育因素。哪些因素最能切合实际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可接受的层次去准确把握。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找出课文的知识点、训练点,还应找出德育的突破口,也  相似文献   

20.
池朱兴 《中小学电教》2010,(10):146-147
<正>语文教什么?语文要教学生能感觉得到但表达不出来,或学生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这是孙绍振教授关于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精辟观点。如何让学生既感觉得到又能说出来,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最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引导学生沉入语言的内核,还原、丰实文字丰富的形象,激发文字背后的意蕴,实现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