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综合情况在本国及国外民众心目中的综合体现,是受众对一个国家的形象在理智和情感上的认知情况。本文从《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国内外遭遇的传播困难引入,通过从大众传媒和受众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影响和阻碍中国人对本国国家形象认知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隋岩 《当代传播》2012,(1):31-32
全球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国际传播再一次获得了信息传播的时空优势,即哈罗德.英尼斯所谓媒介的时间或空间偏倚性,①实现了信息在不同国家、民族、地域之间的即时自由传播,真正进入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时代。在此情势下,国际传播营造的"拟态环境"建构了国家形象,通过"培养"他国受众对该国家的认知和共识,实现对该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通过引导他国公众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重构人的主体性。不仅如此,国  相似文献   

3.
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国际影响都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但是中国国家形象缘于历史沉淀使得国际社会中仍然存在较大认识偏差。公共外交作为在西方尤其是美国运用娴熟的理论与实践,其对中国所着力构建的国家形象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由于其在交换思想、沟通信仰、交流文化、传播价值观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与价值,理应得到我们的更多重视而成为在全球化背景中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固定选项。  相似文献   

4.
张静 《新闻世界》2013,(8):322-323
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公共外交是为塑造国家形象服务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公共外交的开展和国家形象的塑造日益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本文从公共关系和国家形象的概念和关系入手,重点探讨中国政府该如何运用公共外交的手段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而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国际媒介     
传媒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在促成这种变化?美国皮尤调查中心互联网与美国人生活项目与新闻业杰出规划项目做了联合调查,本期刊发其调查结果《2010美国受众新闻消费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各民族国家对“他者”身份的区分、想象与建构通常会带有偏见,甚至产生异化,这一现象构成了各国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基础。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外交活动空间发生了变化,数字化公共外交成为国家形象建构的新路径,表现出脱域性、主体多元性与可沟通性等特征。面对新的技术图景,国家在推动数字化公共外交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吸收软传播理念,合理使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把握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复调传播策略,优化国家对外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7.
国家形象是一国重要的战略资产,随着非洲在与中国外交中的权重和地位不断上升,研究中国在非洲形象的塑造与改善,对中国对非外交有着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以南非为例,采用主题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在南非网络上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公共关系理论,为中国在非洲形象的改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晓霞 《今传媒》2013,(6):16-18
随着国际间竞争及全球化的加深,我国外交事业应该积极与时代潮流接轨,力图实现多元化的外交形式。中共十八大着重强调要加强公共与人文外交,可谓是抓住了中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上发展的关键,为我国外交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早期的"乒乓外交"到近年来的奥运会、世博会、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公共外交在构建一个良好国家形象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间的交往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本文立足新媒体背景下,分析了公共外交与构建国家形象的关系,从宏观上总结了我国当前利用新媒体开展的公共外交工作,同时反思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闻消费环境的变化 随着受众新闻消费的生态环境的改变,美国人与新闻的关系正在发生戏剧性的、不可阻挡的变化。传统的新闻组织对美国人来说仍旧非常重要,但是技术已经改变了新闻生产者和新闻消费者原有的各方面的特征。这种改变缘于新闻的消费者拥有了主动参与新闻生产、传播甚至“编辑”的能力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张昆  张宇 《今传媒》2016,(5):4-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全球大国迅猛崛起,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取得显著成就,越来越多企业和企业家走向世界.在输出硬实力的同时,中国加大了软实力的输出力度.国家形象是对外传播与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在推进公共外交、展示中国形象、诠释中国梦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际媒介     
移动网络终端作为一种新媒体正加速进行自身完善,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在崛起,信息数字化生活已经来临,掌上新闻和娱乐的时代在向我们招手!这一切听起来是多么地令人激动和振奋。但由此产生的隐忧也接踵而至,纸质媒体将如何应对移动网络的挑战呢?请看《掌中媒体》。  相似文献   

12.
国际媒介     
《青年记者》2007,(13):66-66
国外的传媒经营部门是如何设置和运作的?经营部门人员的薪酬如何发放?经营管理人才又是如何培养的?请看《传媒运营职场:国外的经验与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国际媒介     
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脱钩一直是困扰业界和学界的问题。如何缩小教学与应用之间的差距,也是全世界新闻教育机构所关注的焦点。本期来  相似文献   

14.
国际媒介     
采编手册,是新闻人的工作规范,也是一个媒体多年经验积累的所在,承载着一个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和梦想,它也使得工作人员对问题的应对不再无据可依。本期继续刊发大众报业集团编辑杨晓白编译的《纽约时报新闻采编部门价值与实践手册》。今天,对以BBC为代表的英国电视业而言,媒介技  相似文献   

15.
国际媒介     
《青年记者》2008,(13):84
悲观主义者一直在预言纸质读物的死亡。Kindle——美国亚马逊公司新近推出的一种手持式、外观类似计算机的阅读设备,也许将会成为数字阅读时代的内容载体。  相似文献   

16.
国际媒介     
整个世界几乎都把记者看作灾祸惨剧和暴力行为的最先反映者,新闻界也往往在第一时间投入到对灾害的报道中。本期的《美国新闻人如何报道灾难》中,总结了美国新闻从业者进行灾难和大规模暴力事件报  相似文献   

17.
国际媒介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表面“客观公正“的美国主流媒体经常会在一些新闻事件中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并且这种对新闻的误解和歪曲已经由来已久。《从奥巴马当选看美国媒体的新闻偏见》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主流媒体的偏见报  相似文献   

18.
国际媒介     
美国的报人同行一直在琢磨着怎样向网上读者收费的事,有的报纸已经下定决心要做这事了,有的正在考虑一些细节问题。请看《报纸网站何妨高筑"付费墙"》。报刊发行量不实的问题,在很多国家都  相似文献   

19.
国际媒介     
采编手册,是新闻人的工作规范,也是一个媒体多年经验积累的所在,承载着一个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和梦想,它也使得工作人员对问题的应对不再无据可依。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发大众报业集团编辑杨晓白编译的《纽约时报新闻采编部门价值与实践手册》,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20.
国际媒介     
随着无线互联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数字媒体已经逐渐脱离了个人电脑的束缚,数字世界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有了巨大改变,媒体的数字化已经使人们能够对自己的媒体消费有了完全的控制权。请看本期《数字媒体,逃离个人电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