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5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一枚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87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当天,卫星就向地面发回了清晰的卫星云图。长征四号乙火箭是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的改进型。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大气层、云、陆地、海洋数据,为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服务。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单粒子事件测量及对策研究,进行空间流体科学实验和S波段高速数传发射机以及大容量固态存储器的在轨试验。长四乙火箭、风云一号卫星、实践五号卫星分别于3月18日、20日、21日安全运抵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火箭运抵中心后,在技术阵地进行了单元测试、分系统测试、全箭总检查,测试合格后转往发射阵地后,又进行了检漏、精度复测、整星电性能测试、总装。5月1日至6日,星、箭在发射阵地顺利通过了3次总检查,5月1O日终于顺利升空。为让读者对这次箭、星有更多的了解,特组织以下这组文章。(除署名外,文章、图片均由石磊、闻扬扬、龚鑫宝撰写和拍摄)  相似文献   

2.
实践五号     
实践五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采用公用平台思想设计的小型科学实验卫星。卫星分平台和载荷舱两个舱段,质量为298千克,本体长1.10米、宽1.2米、高1.04米, 该星采用对日定向三轴稳定方式,星体呈立方体,平台两侧对称各安装有3块太阳电池板,组成两翼固定式太阳电池阵。卫星设计寿命为3个月。实践五号卫星轨道特性与风云一号第二批卫星基本相同,它将随风云一号卫星绕行在高度为87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实践五号卫星的总设计师是马兴瑞。  相似文献   

3.
风云一号     
风云一号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该型号卫星共生产两批,第一批两颗星已于1988年、1990年发射,分别工作了39天、165天后,因控制系统故障而停止正常工作。本次发射的卫星是该型号第二批星的第一颗,在性能上做了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4.
长征四号乙火箭是长征四号甲火箭的改进型。长征四号甲火箭于1988年、1990年两次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第一批卫星。相对于长征四号甲火箭而言,长征四号乙火箭做了增设三子级剩余推进剂排放  相似文献   

5.
2007年,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继2月3日我国将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后,4月14日,我国又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继2月3日我国将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后,4月14日,我国又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苑》2012,(4):7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8.
据2月14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再次刷新我国深空探测最远距离纪录.达到7000万公里。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目前状态良好,正在绕日轨道上飞向更远深空。”这是我国航天器迄今为止飞行距离最远的一次’太空长征’。“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总师周建亮介绍,按照目前星上状态.预计2O14年7月,嫦娥二号将突破1亿公里.最远将飞行至距离地球3亿公里处.并将于2O29年前后回归至距地球700多万公里的近地点。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09,(5):1-1
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前,我国于2007年4月14日成功发射了第1颗北斗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14日,国内国际各大媒体同时刊出一条新闻——中国第一颗整星出口卫星即尼日利亚卫星成功升空,这条新闻让全世界中华儿女热血沸腾。在它之后.2008年委内瑞拉卫星成功发射.多颗涉外卫星整星出口研制合同相继签订,中国航天在迈向国际舞台的征途上大踏步前行。  相似文献   

11.
正1988年9月7日上午,在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第九届会议现场,时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向与会代表展示了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传回来的第一幅云图照片。  相似文献   

12.
首次太空卫星相撞 2009年2月10日,北京时间24时55分,在距地面约805千米的西伯利亚上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太空“交通事故”,美国的一颗铱星与俄罗斯的一颗“宇宙”系列卫星相撞,俄罗斯的卫星被撞得粉身碎骨,  相似文献   

13.
<正>2月14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第185届年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克利夫兰奖九十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  相似文献   

14.
科技动态     
我国成功发射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前,我国于2007年4月14日成功发射了第1颗北  相似文献   

15.
科学历程     
正1898年2月14日—超新星"猎人"天文学家兹威基诞生1898年2月14日,弗里茨·兹威基出生于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兹威基的父母是瑞士人,他从小在瑞士长大。1922年,兹威基从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他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后来成为天体物理学教授。1933年,兹威基  相似文献   

16.
动态     
正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完成在轨测试2月14日,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完成在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少年星一号"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预期。锂电池组、太阳能电池和电源管理模块工作正常,星上能源充足。空间成像载荷性能稳定,地面上行指令均正确执行,已发回多帧对地成像照片。"少年星一号"是一颗3U结构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2月2日15时5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颗名为"张衡一号"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成功地发射至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第一个天基平台,也是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3天之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就收到了该卫星发回的数据。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9年2月10日,美国铱卫星公司的“铱33”卫星和俄罗斯的“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太空中首次发生完整的在轨卫星相撞事件。事后,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休斯顿太空中心太空垃圾碎片研究专家们表示,此次事件会引起各国关注,促使各国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太空环境,甚至可能催生国际公认的太空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而这也意味着太空中又迎来了一颗从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下称"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升空"的小卫星。坐落于上海浦东张江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从2003年12月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挂牌之日起,不到14载光景,这里研制出品的微小卫星已有20多颗成功升  相似文献   

20.
2009年2月11日美俄卫星相撞之后,国内外航天专家已将主要精力放在搜索和跟踪碰撞所产生的碎片云上,以评估这些碎片对在轨飞行卫星和空间站的危害性。笔者认为不能忽视对相撞原因的深入分析,其重要性不亚于搜索碎片与评估碎片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