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科表达,也是"立德树人"对历史学科的具体诉求。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导向,沿着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途径,在多层面、多层次、持续渐进的活动实践中认知家国情怀、内聚家国情怀,彰显活动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理念】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武汉等地疫情严重,急需医护人员及医疗物资的援助。于是,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响应国家号召,不顾个人安危,不畏艰险,勇赴武汉,义无反顾地成为"逆行者"。本次团体辅导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对医务工作者的理解,学习"白衣逆行者"正直、勇敢、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学习责任与担当。【活动目标】正确看待支援疫情地区的医护人员,学习  相似文献   

3.
家国情怀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永恒主题。基于初高中思政课程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初高中思政课家国情怀教育在方式方法、活动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家国情怀教育目标、过程、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同一性。初高中思政课实施好家国情怀教育,必须坚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引领,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追求触及学生灵魂的感动与接纳。这样的家国情怀教育,方能入心入髓、落细落实。  相似文献   

4.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学科核心价值观。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同时还要求把"家国情怀教育"落实到高中历史课程中,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5.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家国同构的社会,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从先秦时代的宗法制开始家国情怀影响至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将家国情怀教育落实于初中历史课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刘辉 《考试周刊》2022,(47):149-152
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凝聚着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精神力量。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的认同感,也是对国家的归属感。天下之本在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素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历史教学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根本要求,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陕西高中历史教材中包括了丰富的家国情怀要素,教师应该善用、巧用、活用这些有效的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衔接多样化的活动,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推进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将爱国、爱民之心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田,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意识。文章则首先分析了家国情怀的相关概述,然后提出了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措施,旨在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凸显家国情怀教育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45):60-61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思想和意识,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被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所歌咏。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长时间稳定,人们的忧患意识开始降低,开始越来越多从小家庭的角度考虑问题,淡化了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和热爱。虽然语文教材所筛选的文学作品中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但在教师、学生、家长都普遍忽视家国情怀教育的环境中,家国情怀教育意识还是逐渐淡薄。家国情怀教育的淡薄与传统文化的淡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也是中国近几年开始大力发展国学教育,开展诸多有关传统文化活动的主要原因。文章从初中语文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缺失入手,分析并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为熏陶学生家国情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芬芳 《学苑教育》2022,(14):92-93+9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点目标之一,而家国情怀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加强我国民族延续以及强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将其融入到小学教育中去亦是尤为重要的。而语文教育则是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最好平台,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语文教育的有效性,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家国情怀教育寓于活动之中,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它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传承、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厚植、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结合。高中历史教师应从以往传统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家国情怀;营造教学情境,渗透家国情怀;深挖历史人物,呈现家国情怀;拓展课堂内容,内化家国情怀;开展实践活动,升华家国情怀,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他们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50):147-148
家国情怀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历史学科在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和培养方面具有综合性、广泛性和独特性的优势。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忘记"修身养性"的教育初衷。要完成历史教师"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新任务,肩负起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的重任。文章以初中历史教学为背景,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家国情怀是人们基于对家、国的归属意识和热爱的情感而生成的使命与责任,是儒家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精神命脉。儒家文化家国情怀以“家国同构”为社会政治伦理基础,以“忠孝一体”为核心内容,以“修身济世”为实践方式,并随着时代发展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家国情怀教育是价值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者唤醒、激发、引导和培育学习者主体性、感恩心、公共性、国家认同、民胞物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情感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不仅要充分挖掘儒家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并对其进行现代转换,要结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具有侧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家国情怀教育中的情感奠基作用,还要将家国情怀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着力增强家国情怀教育的多元支撑。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故事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故事内容,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趣味性。教师要精选历史故事内容,开展更多故事讲述活动,为学生带来交流讨论故事的机会,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形成家国情怀思想和意识。具体来说,可以整合故事资源,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创设故事情境,激活家国情怀教学机制;精选故事活动,丰富家国情怀辅学手段;延伸故事对接,培养家国情怀价值意识。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家国情怀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将家国情怀融入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增强高职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意识,而且能够有效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概述家国情怀,并论述家国情怀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分析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同时,提出家国情怀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在家国情怀的浸润下,更好地实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杨艳丽 《教师》2023,(10):69-71
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章探讨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指出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要遵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渗透性原则、引导性原则三大原则。同时文章还指出,教师要树立家国情怀观,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要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家国情怀教育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还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应立足教材、活用教材,充分解读历史事件中的家国情怀,挖掘名人故事、文化遗存中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五大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成为初中历史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贯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内容。"五四运动"发生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在五四青年学生的身上得以传承发扬。本文以《五四运动》一课为例,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千百年间,中华儿女坚韧不拔的秉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蕴含在家国情怀之中。从根本而言,家国情怀是对自己国家、民族、家乡乃至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是一种大义之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始终是教育工作者老生常谈的任务。不仅是语文教师,所有的教师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科知识,提高学识能力,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才能担任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如何根据新时代特点,抓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形式,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接班人"的家国情怀,使其不仅做到"外化于行",更要做到"内化于心"就成了现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门凸显人文性的课程,"历史教学应指向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1],如何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落实到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是当前所有初中历史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历史,从而实施有效的家国情怀教育"[2]。那么,教师如何创设特定的历史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与感悟,从而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呢?下面,笔者以"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浅谈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有效的历史教学情境,提升历史课堂的生动性,引导学生体验、思考和学习,推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将家国情怀列为核心素养之一,是对“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落实,也是基于历史学科的特征所做出的决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历史中汲取养分,成为一个爱国爱家的合格公民,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并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组织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全方位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20.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包含文化传承、国家认同、责任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核心要素。从实践进路看,教育者可按照"家国情怀是什么""为什么要培育家国情怀""怎么样培育家国情怀"三个环节推进家国情怀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