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复合应用题时,要特别重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教给学生一些思考复合应用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独立分析解答应用题。一、培养学生根据两个相关量判断出相联系的第三个量的能力。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由两个相关联的量,一定能够得出第三个量。但是,这第三个量,有时可能是确定的一种,如已知速度和时间,能且只能得出第三种量路程。有时却不只一种,如已知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能得出男女生总数,也能得出男生比女生多(或少)的人数,还能得出男生是女生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由两个相关联的已知量去推断第  相似文献   

2.
小学应用题教学历来是个难点,尤其是复合应用题,题型复杂多变,学生解题时常感到困难.要提高小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首先要重视简单应用题的教学.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它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每一道简单应用题都只有两个已知数量和一个未知数量,这三个数量处于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之中.解答简单应用题,就是要对其中的两个已知数量进行运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的一种),从而求出未知数量.下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认真读题,会说三句话  相似文献   

3.
复合应用题是要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才能解答的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复合而成的。学生必须在全面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解题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复合应用题中最简单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在教两步计算应用题之前,应进行简单应用题的综合复习。复习时,举出每一种数量关系的例题,要求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以及怎样计算,使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等有一个全面而又比较清楚的认识。并且注意抓好分析与综合训练[如分析训练:要求两班人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     
一、知识的整理与概括  1想一想,说一说。  (1)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应用题是什么应用题?怎样解答简单应用题?  (2)试一试,你能编出哪些类型的简单应用题?  (3)常见的解答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哪些?你能举例说明每组数量关系的意义吗?  (4)什么是复合应用题?  (5)解答复合应用题有哪几个步骤?  (6)检验应用题的解答是不是正确有几种方法?你比较熟悉、常用的是哪种方法?以一道题为例,举例说明检验应用题的过程。  (7)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根据什么来列方程?  (8)举例说明怎样根据已知条件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9)用方程解应…  相似文献   

5.
三、按比例分配和混合比例同题(1)按比例分配问题将一总量(数)按一定比例分成几个部份量(数)的应用题叫“按比例分配问题”,也称“配分比例问题”。1.甲乙丙三工人在相同时间里共生产零件94盒,每盒50个。每生产一个零件甲要3分钟,乙要4分钟,丙要5分钟。这段时间里他们各生产了多少个零件?分析:已知三人生产总量是50×94=4700(个)。当三人生产同样数量的零件时,其工效比是时间比的反比,而同时间里三人生产数量的比等于其工效比,所以甲乙丙三人生产数量的比是 1/3:1/4:1/5=20:15:12.由此可得总份数为20+15+12=47,甲乙丙三人生产数分别占  相似文献   

6.
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需要解答的中间问题。而复合应用题已知条件较多,数量关系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就给学生找中间问题带来许多困难。教学中,我尝试一种新的教材分析方法,从读应用题开始,每读完一些条件,只要能求出一个基本问题就在下面画上横线并标上序号进行分析作答,学生很容易发现隐蔽条件、找出中间问题,顺利求出所求问题。 例如,培智小学校办工厂原计划16天做玩具7728个。实际提前4天完成任务。比原计划多做多少个, 通过上面画线标序容易看出:①能求出原计划每天做玩具多…  相似文献   

7.
多步复合应用题,实质上是两步复合应用题的延伸和发展。多步复合应用题的教学,我们既可以采用分析法,也可以采用综合法。但在教学时我们必须抓好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提高阶段。一、过渡阶段多步复合应用题的过渡方式一般采用比它步数少的应用题来过渡。即三步的用二步来过渡,四步的用三步来过渡,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过渡。(1)用增加条件进行过渡;(2)用改变问题进行过渡;(3)用扩充条件进行过渡。例如,某厂计划生产26900个零件,头5天每天生产2180个,后来每天  相似文献   

8.
线段图具有半抽象半具体的特点,它能比较形象直观地揭示应用题中的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把数转化为形,明确显示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使隐蔽的数量关系变得明朗化,激活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一、教给学生看线段图的方法线段图就其形式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种: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属单线式。如:表示相关关系和倍数关系的属双线式。如:复合应用题中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属复线式。如: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看到线段图就知…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     
一、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1 根据要求回答。一个车间要生产 6324个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 51个,实际提前 31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2 看解题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1)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每小时生产 428个零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零件?(2)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 3小时就完成了。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零件(3)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提前 1小时完成。实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3 已知红糖的吨数比白糖的 2倍多 5吨。(1)如果知道红糖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小学数学复合应用题,无论如何复杂也都是由若干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把复合应用题分解为一个个的简单应用题,多么复杂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理顺,并能逐步求出最后结果。分析法,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然后把其中的未知数条件再当做要解决的问题,继续找出解决它所需要的两个条件……,这样直到找的条件都是题中已知条件为止。分析法其实是个“逆向”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复合应用题就会被一步步分解为依次解  相似文献   

11.
两步应用题是“九义”数学第五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教材中除扩展含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这种结构外,又出现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其中一个已知条件要在解题过程中用两次。每个例题后都安排了数量关系相似、解题思路相近的变式训练,同时将三个己知条件(例1、例2)和两个已知条件(例3、例4)的例题分三组进行教学。两步应用题的解答都涉及找“中间问题”这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材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直观地反映出例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与复习题比较,学生容易找出两种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寻求解…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     
整数、小数应用题   一、知识要点   整数、小数应用题主要包括两类问题:1.简单应用题,只有一组数量关系,通过一步计算就能求出问题.2.复合应用题,解答问题所需的两个条件,只有一个是直接给出或一个也没直接给出,另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隐藏在已知条件之中.另外还有一些典型应用题,比如“归一问题“等,则需要深入分析,掌握其结构和数量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所谓决策性应用题就是指需要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 ,解这个数学问题并将结果返回到实际问题中 ,对实际活动作出决策的应用题 .在中考时这类应用题往往利用一次方程 (组 )或者一次不等式 (组 )就能求解 .下面就近年中考试题试析几例 ,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生产方案决策问题例 1 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 36 0千克 ,乙种原料2 9 0千克 ,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 A、B两种产品 ,共50件 ,已知生产一件 A种产品 ,需要甲种原料 9千克 ,乙种原料 3千克 ;生产一件 B种产品 ,需要甲种原料 4千克 ,乙种原料 10千克 .按要求安排 A、…  相似文献   

14.
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十分简单,它通常由“两个条件”(已知的数量情况和相应改变数量的情况)和“一个问题”(在两个条件下的设问)组成。解答一道复合应用题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依次解答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的过程。这就是说,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学习复合应用题的前提,掌握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方法是学习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必要条件。小学低年级简单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高低必将直接影响到中、高年级复合应用题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小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讲了关于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但在实际生活中,常会遇到由已知第一个量同第二个量的相比关系,第二个量与第三个量的相比关系……求出最后一个量与第一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这种问题叫做连锁比例问题。例1:由车床加工5个甲种零件与加工4.5个乙种零件的劳动量相同,而加工9个乙种零件与加工7个丙种零件劳动量也相同,一部车床每天能加工甲种零  相似文献   

16.
一、编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组织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只反映一种数量关系中的三个数量间的相依关系,只要掌握了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四种基本数量关系,编题是不难的。复合应用题是由几种数量关系综合构成的,要编一道复合应用题,首先要设想这道题综合哪几种数量关系,是以哪一种数量关系为主线把其他数量关系贯穿起来,构成一个整体。2.选择题材,构思情节.一要考虑对学生有  相似文献   

17.
本册教材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可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第二组从结构上看,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从数量关系上看,是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数的和或差。第三组是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第三组题的问题虽然与第  相似文献   

18.
应用题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数学关系并求解的题目。应用题由情节及数量关系两大部分组成。情节是应用题所叙述的事实,数量关系是应用题中已知量与已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教三年级应用题时,对培养这种能力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摸清底子,打好基础解答简单应用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在教复合应用题之前,我先摸清学生掌握解简单应用题方法的底子,做好复习、巩固和查漏补缺的工作。使学生掌握:从两个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提出可能解决哪些问题;已知一个条件和确定的问题,如何补充另一个条  相似文献   

20.
一、把握数量关系,明确题组结构五年制数学第四册对应用题的编写是按数量关系相近,解题思路相同的编为一组。本册两步应用题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例2是比例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第二组只给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