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永葆名校美称的北京四中李捷三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顺天府在北京西什库筹建顺天府中学堂,招收顺天府所属各县平民子弟学习新学。翌年2月,顺天府所辖24县各派两名学生入校学习,首届学生共24名。辛亥革命后,该学堂属京师学务局管辖,同时改校名为京师公立...  相似文献   

2.
王伦信 《教育史研究》2002,(3):24-27,81
清末民初将高等学堂和大学预科这一段位归入高等教育阶段。这样就掩盖了这一段位与中学相联系的一面。该文从学制和课程方面论述了其作为中学向大学过程过渡的中间性质,及对此后中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历时的,其机构的演进也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历史脉络.在古代中国社会,高等教育机构往往由官学与私学交替主导,承担着"养士"的职责,形成松散联合的高等教育系统.进入近代,西学东渐,传统高等教育机构随之而变,新式学堂逐渐兴起,传统书院相继改革,书院与学堂相互融会,生成传授科学知识与传统学问的近代高等学堂系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变学堂为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建立并确立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秉承高深学问理念、坚持民主管理制度的现代大学,完成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机构的现代转型.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演进中坚持回应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的内在逻辑,在近代中国展现了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激进态势和优先特性.  相似文献   

4.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3):66-66,F0003
北京市东城综合高中始建于1902年,名为顺天府高等学堂。多年来,学校以办学质量高而闻名京城,有“清华预科”之美称。1992年,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办学模式改革实验校。  相似文献   

5.
直隶是创办农学堂,发展近代农业教育最早的省份之一。直隶农务学堂则是全国成立最早的高等农业学堂。直隶农务学堂的兴办,不仅为直隶各地培养了许多懂得农业科技知识的人才,而且推动了近代先进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1902年,直隶天津府获准创建"工艺学堂",转年升级为省办"高等工业学堂",确定以培养"工艺上之人才",毕业后"能任教习、工师之职,以发明工业"为宗旨。学堂办学以日本大学为模式,聘用多名日本人为总教习和教习,并派学生赴日本留学,是直隶继北洋大学堂建立后的第二所高等学堂,开风气之先。经历国家政局更替和行政区域划分变动,现以跻身国家高校"211工程"建设行列的河北工业大学存世。  相似文献   

7.
清末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山东高等农业学堂是在山东农业技术落后和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下,由山东巡抚倡导开办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的建立,使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教学方法和教育制度被吸纳和借鉴,为以后山东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山东传统农业的改良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洋务运动蓬勃发展的几十年中,洋务派兴办了各式学堂发展近代教育,以便满足封建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的需要,但其所办学堂采取的种种新式教育措施成效十分有限.剖析其主要原因,一是主流社会不支持,二是洋务学堂管理上存在问题,三是创办人员、教员、学生素质不高等.  相似文献   

9.
作为洋务时期创办的一所新式高等实业学堂,福建船政学堂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初步建立了富有高职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简要介绍福建船政学堂的课程设置,挖掘其在课程价值、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形成的特色,并探讨其对当前高职课程理论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作为洋务时期创办的一所新式高等实业学堂,福建船政学堂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初步建立了富有高职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简要介绍福建船政学堂的课程设置,挖掘其在课程价值、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形成的特色,并探讨其对当前高职课程理论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清代科场案接二连三,对清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顺天乡试案在清代科场案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相对于其他省闱的乡试案,顺天乡试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因而很值得大家关注。另外,顺天府地处京畿地区,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属于直隶省的一个府,因而对于顺天乡试案的研究是河北科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乡闱"一词是指科举时代士人应乡试的考场,即各省所设的贡院。河北省的考生主要在顺天乡闱内考试。作为科举考试中乡试的物质承载体,清代十六个乡闱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相对固定的空间布局。另外,政府还规定了一些相关政策法令,事实上,在乡闱内部还往往存在着一些约定俗成的惯例和仪式,这些惯例和仪式在约束考官和考生方面有时候比国家明文法令更为有效。清代顺天乡闱的空间布局和仪式在时人的心理层面起到特殊的社会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森 《教育与考试》2013,(1):42-47,60
清代顺天乡试共产生了112名解元,但籍贯是直隶省(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天津地区及北京地区)有106名,除去两名信息不全者,还剩104名。这些解元的省内地理分布呈现出与举人分布相契合的态势,同时在考进士时,其中式率要普遍高于一般举人,此外直隶省的解元绝大多数来自书香及官宦之家,而来自贫寒之家的子弟则很少。  相似文献   

14.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起来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既延续了明朝的科举制度,又结束了科举制度。清代北京的科举制度大致和明朝相同,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即对八旗,特别是满族八旗和蒙古八旗尤其关照。在顺天府乡试名额中,人数很少的满族却和人数众多的汉族相等,而且考试要求很低。鉴于顺天府的特殊地位,顺天府乡试第一场试题由皇帝钦定,后两场试题也要经皇帝同意,顺治和乾隆甚至亲自规定顺天府乡试生员取中名额。清朝北京的科举考试虽然培养了一批人才,但由于科举制度的僵化,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随着清廷废除科举制度诏令的颁布,其被最终废止。  相似文献   

15.
人口流动规模膨胀、分地定额制的推行导致异地考试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问题。清代对异地考试实行部分放开的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移居年久者入籍参加当地考试,对人口稀少的边地采取变通性措施,设立商籍解决盐商子弟异地考试问题,许可具有特定身份而非直隶籍者参加顺天乡试。通过为异地考试者单独确定学额或中额的措施,使不同阶层或不同地区间科举利益的冲突趋于弱化和隐蔽。清政府严格限制制度范围外的异地考试,采用防惩结合的思路治理冒籍跨考问题。研究清代异地考试制度对当前异地高考政策的改革及决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独立学院法学本科第二课堂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未能有效衔接,导致接受了法学本科教育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实践中存在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的事实。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独立学院应大力开展法学本科第二课堂教育,包括模拟法庭、速录实践、专家讲座等各方面活动,以此推动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师专、教育学院、中师合并升本组建师院是新一轮高教体制改革的一个层面,其新组建的图书馆首当其冲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对此进行了现状分析、问题探讨和雏形设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已成为各大城市每年冬季的独特风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文史、理工类学生,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当下在传媒类学生中悄然兴起的考研热潮也在持续升温,对新闻传播院系甚至整个高校的学风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负面作用,唯有有效引导,方能兴利除弊。  相似文献   

19.
适应现代快节奏社会生活的“轻体育”、“休闲体育”和“课余体育”的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理应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高校实施“轻体育”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可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顺利接轨,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从而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对“轻体育”的概念、范畴、特性以及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论述了“轻体育”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与高师综合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在课程综合化方面最引人注目的两大改革就是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开设综合课程和在高考内容改革中增加综合能力测试题并设置综合考试科目.高师院校应推进综合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起素质综合化、知识模块化、能力实践化、专业弹性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重素质的复合型综合文科师资,从而与基础教育文科课程综合化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