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略论公文语言中口语词的使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公文语言中吸收运用口语词的现象比较突出。为此,应确立公文语言中口语词的使用原则:审慎选择,恰当运用。在公文语言中不应用方言土语,应恰当选用惯用语、俗语、顺口溜等口语词。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科学语言意义域”的概念,认为科学语言意义域是一种由科学语言与科学探索主体、科学探索对象以及科学时代精神所组成的多维时空区间系统,它具有整体性、多层次性及可转换性的特征;它的确定与更新既是科学探索活动的目标也是科学解题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它的构建有助于深入研究科学语言的意义、开扩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3.
依据新疆汉语和哈萨克语言使用现状,分析不同社会变量(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年龄)与汉哈语言接触的关系,探究形成不同语言选择的原因,为新疆语言使用状况研究增添案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象征语言的交流特点。象征语言以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第二层交流,使第二层交流负载了许多隐含丰富的语义内容、文化内容、审美情趣。这些内容、情趣,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在不具有相应接受条件的解读中,常常出现语义丢失的现象。所以,本文既从文化语境、又从具体语境两个方面来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5.
湟水河流域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长期的接触、融合、渗透中,各自的语言要素发生了变异.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可分析和讨论湟水河流域的语言接触现象.  相似文献   

6.
儿童画一种符号表征.是儿童真实情感的流露.总是反映他们所看到或所理解的事物,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反映他们的经验、情绪情感、个性特征,是幼儿内心世界的反映.这对幼儿的情感教育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语域是指具体语言环境下语言使用的变体。语域的三个显著特征是语场、语旨和语式。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和中介语的影响及外语综合能力、交际能力的有限性,许多学习者常误用英语语域而导致交际失败。本文介绍了语域的概念及语域意识在专业英语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认为在语言学习初级和中高级阶段均应该增强学生的语域意识,最终达到恰当使用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族群构成不同的语言区域,从而形成带有形式差异的各种语言。并且语言的形式与阶级、宗教、种族、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从语场(fl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论述了语言与语境的内部关系。  相似文献   

9.
马怀忠  赵勇 《海外英语》2011,(2):244-245
"象征单位"理论是认知语法(CG)的核心,象征单位理论把音位极与形态极统归为音位极值得商榷。双极单位掩盖了或者模糊了五种客观存在的象征关系,单极单位没有音位极和语义极之间的象征联结,这也造成了CG语言理论的不一致。把音位极和形态极分开,音位极仅代表语音,形态极代表形态,即象征单位包含音位极(语音)、形态极和语义极以及它们之间的象征联结,这样划分具有理论上的清晰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传达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交流具有文化的约束性,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离不开不同文化模式的碰撞与融合。本文介绍了语言、文化和文化模式的定义和特点,并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语言使用者的文化模式是如何影响语言的使用,即文化模式决定了语篇模式,影响了使用语言的人;文化模式影响着不同语境中的语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废名的长篇小说《桥》被誉为一部“破天荒”的“创格”作品。它在语言层面表现为一种“象喻”的特征,大量运用“转喻”和“隐喻”,既表现了艺术思维的具象性,也表现出作者对理趣与观念的钟情。同时,废名的比喻还兼有一种叙事功能。论文正是力图从语言的层面具体揭示《桥》的诗性特征的生成,并试图提供一种解读文本的微观诗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语言变异无时无刻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认识,如何运用以及如何理解等都涉及到交际的成功与否和读者能否正确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要达此目的,就要从表层到深层探讨语言的各种变异情况,调整变异与读者的期待视域之间的关系,融合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3.
象征性绘画认为:艺术品从根本上来说是艺术家的思想,而不应限于有形的实物,关注点应是“外表”背后的“思想”;创作更为自由,强调艺术家创作时的理念、态度等内在因素的审美意义;观念艺术的介入使绘画的意义表达层次更为丰富,更具内涵性,作品“空间”很好的体现了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14.
语言运用能力在外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语言运用能力的内涵,在学习过程中应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言既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渗透了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民族文化的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而结晶在词汇层面上。本文以色彩语码这一特殊词群为例,通过比较中、英、俄、法等语言中色彩语码的异同,从政治因素、宗教因素、其他文化的渗透、传统习俗、审美情趣五个方面简述了文化传统对其象征意义的巨大影响,以更深理解色彩语码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ims to draw the attention of teachers of basic university physics courses towards students'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ymbolic language used in the discipline. Specific difficulties found in the first course of physics, related to different kinds of statements expressed in mathematical language, are pointed out and analy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cope with them during instruction.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eachers may need only to reflect and comment on the virtues of making explicit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aspects of formal languages as they teach physics.  相似文献   

17.
在口语的日常使用中,为了追求良好的效果,需要灵活地使用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有时临时改变词语的使用范围和用法,创造性地运用词语,就是活用,可以达到诸如:新颖独特,幽默风趣,委婉含蓄,言简意赅等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pressive language and symbolic play was investigated in 3 groups of 2-year-olds: deaf children with hearing parents (dH), deaf children with deaf parents (dD), and hearing children with hearing parents (hH). (Each group included 6 girls and 4 boys.) 3 language-level groups were defined. The highest group was well into the vocabulary "explosion" and frequently produced multiword/sign utterances; a middle group was beginning the period of vocabulary expansion and occasionally produced utterances of more than 1 word/sign; a third group produced single word/sign utterances only, and had a limited vocabulary. Hearing status was associated with duration of symbolic play (deaf > hearing). Higher language levels were associated with more canonically sequenced and preplanned play, even when language delays were due to exogenous factors.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设计艺术风格多元化趋势的日益深化,童装设计也出现了追求鲜明个性的艺术潮流文化。童装设计文化中的"情趣性"符号语言符合这种个性化的流行趋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围绕童装产品的"情趣性"符号要素,论述童装设计文化中造型、色彩、装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二语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方便了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利用同样的课件进行自主学习,部分网络教学资源还具有实时性和真实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