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11,(12):26-26
从前,有一位渔夫,他有一个很丑的妻子。他们家里很穷。一天,渔夫捕到一条金鱼。但这条金鱼会说话:“请放我走吧!我会报答你的。”“啊,我的天啊!,’渔夫吃惊地叫道,“别担心,我不会吃一条会说话的鱼的。”于是他把金鱼放进了水里。渔夫回家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妻子。妻子非常愤怒。“你多愚蠢啊!”她说:“看看这个破草屋,到海边去,向金鱼要一间小木屋。”于是渔夫来到海边。“怎么啦?”金鱼问。“我的妻子想要一件小木屋。”渔夫说。“别担心,她会有的。”渔夫的妻子得到了一间小木屋。但过了几天,她对此感到厌倦了:“告诉金鱼,让它给我一座宫殿。”渔夫又返回海边。他的妻子得到了一座宫殿。  相似文献   

2.
每结束一篇课文的教学时,我常启发学生再读课文,发现新问题,提出疑问。上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有学生提出:“老师,金鱼在哀求渔夫放了它时说‘为了赎回我自己,您要什么都可以’,但在最后不但不答应老太婆的要求,反而什么都不给了,金鱼不是不守信用吗?”问题的提出,说明这位学生还没有彻底地理解课文。其他同学听后,也窃窃私语。我启发学生:“假如金鱼答应了老太婆当女霸壬的要求,结果会怎样?”  相似文献   

3.
备课时,有的同志提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小语第八册)这首童话诗中三次使用括号,其义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老渔夫每次去见金鱼时,大海的变化谈起。忠厚善良的老头儿,被贪得无厌的老太婆逼着走向大海,向金鱼索取报酬,先后五次,大海起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次,“老头儿走向蔚蓝的大海,看见大海微微起着波浪。”第二次,“他又走向蔚蓝的大海,(蔚蓝的大海骚动起来)。”第三次,“老头儿走向蔚蓝的大海,(蔚蓝的大海翻动起来)”第四次,“老头儿向海边走去,(蔚蓝的大海变得阴暗起来)。”第五次,“他  相似文献   

4.
“爸爸,你刚才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那条金鱼住在大海里,是吗?”  相似文献   

5.
儿子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儿子灌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力争一流,而不能落后于别人”的思想,正是这种“残酷”的教育使儿子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高考前的几次摸底考试却让儿子的信心严重受损,几近绝望。这天,父亲从外边抱回一个鱼缸,缸里有条鱼,游得很欢畅。儿子嘟囔道:“爸爸,咱家已经有鱼缸了,还买它干什么?”父亲神秘地对儿子说:“你知道这缸里游的是什么鱼吗?”儿子不以为然:“不就是一条普通的金鱼吗?难道还是《渔夫和金鱼》中的那条金鱼不成?”父亲指着鱼缸,正言道:“这可是一条食人鲳!”儿子吓得连忙向…  相似文献   

6.
渔夫和金鱼     
(一) 教学要求: 初步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要求幼儿认真地听,掌握诗中的人物,初步理解诗的内容——贪心的老太婆得不到好结果。教学过程: 一、交代欣赏诗歌的名称: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听一首外国的诗,诗的名称是《渔夫和金鱼》(幼儿集体学讲名称)。这首诗很长,我们要认真地听:诗里有些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老师放录音,让幼儿完整地听一遍。听完后老师说:“这首诗好听吗?”(好听)然后提问: ①《渔夫和金鱼》这首诗里有些谁呢?(有金鱼、老头儿、老太婆)  相似文献   

7.
口臭的金鱼     
渔夫捕了一辈子的鱼,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金鱼,于是把这条鱼献给了国王。国王也从未见过这么美丽的金鱼,将它和其他的金鱼一起养在皇宫的鱼缸里。  相似文献   

8.
口臭的金鱼     
渔夫捕了一辈子的鱼,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金鱼,于是把这条鱼献给了国王。国王也从未见过这么美丽的金鱼,将它和其他的金鱼一起养在皇宫的鱼缸里。  相似文献   

9.
我最早认识诗人普希金,是因为他的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个渔夫出于怜悯将一条小金鱼放生了,小金鱼原来是海里的国王,于是要给渔夫报答,实现他的愿望。善良的渔夫有一个贪心的老婆,从想要一只不漏水的木盆,到要一间大房子,一个庄园,最后想要替代金鱼成为海的国王。最后,所有的愿望化成了泡影,只剩下破木盆伴着穷困的渔夫和他贪心的老婆。几十年过去了,这故事仍留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0.
哇,是传说中的金鱼耶!我要玩具、漫画、巧克力和不关门的游乐园!别着急,看完故事可能你就不这么想了。看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丁豆豆从博物馆借来当年那张网来到了海边。一网下了海边。一网下去拖上来的全是海草,两网下去拖上来的仍全是海草,三网下去网中有一条金鱼。“老爷爷,噢,不对,网是原来的网,可人物变了。小弟弟,你要是放了我,你向我要什么都可以。”金鱼甩着尾巴说。“你以为我会先向你要一个木盆,然后一座新房子,接着一个老太婆要当贵妇人?”丁豆豆说。“咦,奇怪?这些你怎么都知道?”金鱼瞪大眼,“你是那老头的继承人?”“呵呵!…  相似文献   

11.
时间:不清楚 地方:多种改变 人物:龙女变的金鱼,老实汉渔夫,老实汉他妈 起因:老实汉渔夫去捕鱼,网到一条美丽的金鱼,带回家中,放入有水的木桶好生招待,这时……瞎眼的老实汉他妈移动到桶边。  相似文献   

12.
我最早认识诗人普希金,是因为他的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个渔夫出于怜悯将一条小金鱼放生了,小金鱼原来是海里的国王,于是要给渔夫报答,实现他的愿望。善良的渔夫有一个贪心的老婆,从想要一只不漏水的木盆,到要一间大房子,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很多教师喜欢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给小朋友听,但是,由于不少老师把这首名诗理解错了,教学的内容与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本意大相径庭。《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名著。这首童话诗以其绕有情趣的故事,更主要的是以其伟大深刻的寓意而脍炙人口,它不胫而走,流传世界。从表面上看,这首诗真象是讽刺一个贪心的老太婆,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种“曲笔”,是在沙皇严酷的统冶下不得已而采用的迂迴战术。正是这首诗,当送交沙皇检察官审查时,遭到了查禁的命运。他们“嗅”出了这是一首“诋毁”沙皇、盅惑人心的反诗!要不然,一首讽刺贪婪的渔婆子的诗歌是不会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简析《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19世纪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于1833年写的童话诗。这首童话诗写了一位善良的老渔夫放走了自己网到的金鱼,而他的贪得无厌的老太婆却利用金色对渔夫有求必应的诺言,无休止地索取财物、地位,最后落得两手空空的故事。它告诉人们贪得无厌、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也不会有好结果。只有热爱劳动,在劳动中创造财富,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全诗可分为七层意思:第一层写渔夫把网到的金鱼放回大海;第二层写老太婆要一个新木盆;第三层写老太婆要一座木房子;第四层写老太婆要做世袭贵妇人;第五层写老太婆要当自由…  相似文献   

15.
三、解决问题的学法指导  在语文问题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是“解决”寓于“发现”之中的,发现问题,进一步便是发现意义,发现形象。语文问题的解决常常见仁见智,很有个性,并不需要确解,甚至有些语文问题是“不了了之”,因为它不可验证,只要有新奇的创意即可,或者是一种合理的推测或解释或想象。例如学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师让一个学生模仿这篇童话向其它同学提问题,甲学生问:“如果是你,你将向金鱼提出什么要求呢?”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想要求,只要问一句“为什么”,他就会说出要求的理由,问题到此就完了。  语文学习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留着八字胡的大侦探摩尔福斯,接到金鱼城市长的紧急电报后,立即风尘仆仆地赶到金鱼城。市长早已在市政厅恭候了,他紧握着摩尔福斯的手说:“摩尔福斯先生,金鱼城最近发生了一系列绑架案,想劳您大驾,尽快破案,抓获绑架者!”  相似文献   

17.
“要……要……要……要……我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摆在她面前的还是那只破木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你遇到过会说话、能满足你任何愿望的金鱼吗?下面是一则关于一位渔夫和一条神奇的金鱼的故事。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还曾把这故事写成了一首诗歌呢。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笫8册第21课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叙事诗。全诗共11节,叙述了渔夫的妻子为了享乐,对金鱼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后仍然一无所得的故事。这篇长达五页的世界名著,要求小学生们在两课时之内掌握,如果不搞好课堂设计,是很难收到理想效果的。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采用  相似文献   

20.
欧洲西海岸的某港口泊着一条渔船,一个衣衫寒伧的人正躺在船里打盹儿,一位穿着入时的旅游者赶忙往相机里装上彩色胶卷,以便拍下这幅田园式的画面:湛蓝的天,碧绿的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黝黑的船,红色的渔夫帽。“咔嚓。”再来一张:“咔嚓。”好事成三嘛,当然,那就来个第三张。这清脆的、几乎怀着敌意的声音把正在打盹儿的渔夫弄醒了,他慢吞吞地直直腰,慢吞吞地伸手去摸香烟盒;烟还没有摸着,这位热情的游客就已将一包香烟递到了他的面前,虽说没有把烟塞进他嘴里,但却放在了他的手里。随着第四次“咔嚓”声,打火机打着了。真是客气之至,殷勤之极。这一连串过分殷勤客气的举动,真有点莫名其妙,使人颇感困窘,不知如何是好。好在这位游客精通该国语言,于是便试着通过谈话来打破这尴尬的场面。“您今天一定会打到很多鱼的。”渔夫摇摇头。“听说今天天气很好呀。”渔夫点点头。“您不出海捕鱼?”渔夫摇摇头,这时游客心里则感到有点悒郁了。毫无疑问,对于这位衣衫寒伧的渔夫他是颇为关注的,并为渔夫耽误了这次出海捕鱼的机会而感到十分惋惜。“噢,您觉得不太舒服?”这时渔夫终于不再打哑语,而开始真正说话了。“我身体特棒,”他说,“我还从来没有感到像现在这么精神过。”他站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