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谣言一旦出笼,就没有东西能阻挡它。插上网络翅膀的谣言,无论从复制的速度还是从规模来看,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本文从"李素丽被抓"这一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出发,对网络谣言的成因与传播机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夏怡 《传媒观察》2012,(7):19-21
互联网的匿名性、及时性、数字化等特征使网络谣言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政府、传统媒体、网站和网民自身都需要各尽其职,同心协力,一起治理好网络谣言,净化网络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3.
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快速的发展,网络谣言逐渐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网络谣言的存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汶川地震期间的网络谣言为样本,对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传播效果等作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谣言传播是古已有之的现象,互联网不仅为谣言提供新的传播平台和管道,也构成了谣言传播新的生存环境.网络谣言可以分为现实参与型谣言和原发型网络谣言.文字介质和接受人群的多元化使网络谣言传播相对理性,但这种理性特征更多是一种潜能.防范谣言传播负面影响,关键在于两方面: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和培养网民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5.
田又萌 《新闻世界》2014,(8):126-127
现代传播技术助力下的网络谣言往往难以掌控,故而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阐述了谣言的生成与传播机理和动因,从构建良好公共对话空间、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养公众独立理性意识三个层面,探讨了治理网络谣言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赵秋慧 《视听》2018,(11):156-157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报道的门槛降低,自媒体等舆论领袖可以借助网络将普通的新闻消息变为公共事件。一方面,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报道有补充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监管不足,网络媒体也容易促使假新闻、反转新闻等产生和传播,为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本文以王凤雅事件为案例,借助克罗斯的谣言公式,从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和公众批判力三个角度探析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7.
曹珩 《东南传播》2014,(3):76-79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打开互联网时代的大门,与此同时,大量的谣言在日趋社会化的网络上扩散传播。如今,网络已经俨然成为当下谣言传播的主阵地,其中,一大批以科学为幌子的谣言,尤其令人难辨真假。本文以网络上广为流传的科技类谣言为研究对象,以新闻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以往的谣言研究,通过比较和分析,试图梳理出科技类谣言的复杂成因,并总结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章韵洁 《视听》2016,(12):99-100
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网民发表意见和观点的重要平台,但计算机互联网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网络谣言就是其中之一。网络谣言种类多,涉及面广,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涉警网络谣言更是大幅度增加,不仅损害了公安队伍的形象,影响警民关系,而且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了解涉警网络谣言的传播及其特点,加强涉警网络谣言的综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沈彬彬 《新闻世界》2012,(4):213-215
本文以2011年日本地震为例,探讨谣言传播的话语机制。总结谣言传播中的话语特点、话语失衡现象以及预防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同时,网络社交软件应运而生,无论是微博社交媒体,还是微信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均快速增加.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谣言成本,而且还为谣言传播提供了速度和范围支持,谣言的传播机制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对社交媒体谣言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对社交媒体谣言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意义]研究微博谣言传播的共同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可以为相关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对微博谣言的治理与干预程序化、常态化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微博谣言传播网络,结合该方法的相关指标与微博的特征,从连通性、凝聚性、距离等维度对传播网络展开分析。[结果 /结论 ]以年薪十二万加税谣言为例,通过数据采集与结果分析发现:同一主题下微博谣言传播路径会因一部分同时参与了多条微博转发的用户而相连接;单条谣言传播网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可归纳为单点爆发式、多点触发式以及多点连爆式。在具体的舆情策略制定上,不应采取简单的一刀切,而是要对不同结构的微博谣言传播网络采取差异化的应对措施,进而实现微博谣言的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言与危机传播控制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流言是一种扭曲的信息形式。在危机传播中,信息的真实与虚假、应激心态与理性诉求、民间话语与新闻话语的矛盾与冲突,构成网络流言控制的复杂性。建立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互动,增强控制合力,方能构建网络流言控制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发生机制,以网民数量变化为研究对象,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利用MATALB数值仿真和相轨线分析,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探讨控制谣言传播的因素,并为政府控制网络谣言传播制定长期策略和近期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人际情报网络的动态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情报网络是应情报工作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人际网络,是竞争情报工作和竞争情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人际情报网络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时间维上,人际情报网络无论是其节点自身的性质,还是其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人际情报网络其在本质上是动态变化的,然而当前有关动态人际情报网络的研究却较少,为进一步深化对人际情报网络的研究,本文对人际情报网络的动因进行了探讨,指出其动态机理,以期为动态人际情报网络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信息扩散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网络空间信息扩散内涵和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将信息扩散的动力分为内源动力、外源动力和阻力,运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对各要素作用力进行系统、全面地阐述与分析,构建网络空间信息扩散的动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内外动力的关联机理进行诠释,对网络空间信息扩散的形式与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网络的动态知识构建:空间透视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动态知识为研究对象,采用辩证统一分析方法,首先从认知科学理论上阐述动态知识的形成机制及其网络化结构呈现,并从动态知识构建(Dynamic knowledge architecture,DKA)实践运行的S-T-U模式上对其空间进行了三维透视,从而探寻基于知识网络进行DKA的科学依据.再从知识网络本身的发展研究、结构类型、组织特性和链接机制上来全面地分析并验证基于知识网络进行DKA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最后对动态知识构建实施的尽可能完善的知识链接解决方案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动态网络需要动态的安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构建于较为复杂的设备和协议之上,要保证复杂的网络系统绝对没有缺陷和漏洞几乎是不可能的,网络的地域分布使得安全管理难于顾及网络连接的各个角落。没有人能证明或保证网络是绝对安全的,安全性成为概率意义上无法准确定义的指标。安全防护的动态性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动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动态化需求整个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应尽可能引入更多的可变因素,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如果加密信息在被破译之前就失去了保密的必要性,即使加密算法不是牢不可破的,被保护的信息也是安全的。因此,被加密信息的…  相似文献   

18.
微博谣言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微博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夹杂着谣言等虚假消息、不实言论。针对微博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深层挖掘微博中的隐含信息,提出符号特征、链接特征、关键词分布特征和时间差等新特征,将微博谣言识别形式化为分类问题,综合新提取的特征与微博文本特征、用户特征和传播特征构建多个特征模板,利用SVM分类学习方法对微博进行分类,识别结果可有效辅助人们更好、更快地识别谣言。实验结果表明,在基本特征的基础之上,新提出的特征能有效提高微博谣言识别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草案>第四条第(五)款的立法建议将"公共图书馆"改为"非赢利性图书馆"或"图书馆因非赢利性目的";对"应当根据情况"中的"情况"予以列举,或规定原则性衡量标准;补充图书馆为保存数字信息和开展馆际互借服务的合理使用权利;对合理使用制度采用"混合式立法模式".对<草案>第六条的立法建议把该条中的"公共图书馆"直接改为"图书馆";规定各级政府为法定许可使用费的支付主体;考虑图书馆的公益性和非赢利性,在制定付酬标准时,将图书馆与社会上的商业网站加以区别;应该在建立"数字化复制法定许可"制度的基础上构筑"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定许可"制度;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时应该对图书馆可能分别向"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付费的"两次付费"的情况给以考量;"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为法定许可使用费的管理机构;法定许可费的分配,应侧重于对作者的补偿,同时兼顾社会利益,包括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开展管理的合理成本和对作者的补偿以及建立基金会(作者养老基金、社会基金、科学基金)等三大部分;对<草案>颁布实施前未附带"版权声明"的图书法定许可使用作出变通性规定;把在图书中附带"版权声明"作为作者的一项法定义务进行规定,并在<出版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中补充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展开深度对谈。三位对谈人结合各自的工作实践和学术背景,就近年来主题出版取得的成就、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和评价机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如下共识:主题出版从宏观到微观、从选题到市场、从国内到国际,以及从内容到形式四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题出版的理论研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目前主题出版工作需在解决公益性和市场性、时效性和长久性等方面努力;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来自出版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推动、出版单位的主动作为、编辑个人的成长需要、读者和市场的驱动四个方面,其根本动力是以人民为中心;制约主题出版动力机制的关键因素包括政策、出版单位、作者和市场,出版单位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最大化发挥出版单位的作用;主题出版动力机制优化要强调目标导向,在策划方面转变观念,形成政府推动、出版单位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格局;目前主题出版缺乏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主题出版动力机制和评价机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为实现主题出版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政府评价、社会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评价有机统一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