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前,有一位富翁,老年得子,因此视子为掌中之宝,简直不知怎么爱才好。他怕儿子受委屈,就放任自流,任其为所欲为。就这样,儿子渐渐养成了强横霸道、无所不为的性格,一不高兴就打人骂人,甚至还张口骂父亲,动手打母亲。对此,父亲还觉得儿子是年幼无知,要家人都让着他。在父亲百般姑息纵容之下,儿子长大了,越发变得肆无忌惮,好吃懒做,偷钱、赌博……父亲也觉得再不管教不行了,于是就当着众人的面,把儿子大骂了一顿。谁知,儿子非但毫无悔改之意,反而也当着大家的面,咬牙切齿地破口大骂他的  相似文献   

2.
讲传统故事: 从前,有一位富翁,年近五十,方得一子.老来得子,能有不爱之理?在富翁眼里,儿子就像天赐的"无价之宝",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乐得合不上嘴.对儿子他是迁就放任,从来不管不教,任其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3.
摆算式     
塞翁的儿子从小不学无术,从未把家族产业放在心上,且不爱思考.一次,富翁用一些小棍儿摆出如下图形,让儿子挪动3根小棍儿使连等式成立,可儿子一见就说太难不会,任凭父亲怎么启发,他就是不懂,气得富翁直摇头.  相似文献   

4.
于谦断案有一个姓张的富翁,到七十岁才得一子,取名一非,平时只叫张一。富翁病重将死时,儿子才两岁,想把家产留给儿子,又怕女儿、女婿谋财害命,于是写了这样的遗书: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执。女婿看了,大喜,就把家产据为己有。为什么?他是这样标点的: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执。张  相似文献   

5.
于谦断案     
<正>有个姓张的富翁,到七十岁才得一子,取名一非,平时只叫"张一"。富翁病重时,儿子才两岁,他想把家产留给儿子,又怕女儿、女婿谋财害命,于是写下这样的遗书: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执。女婿看了,大喜。等富翁一死,他就立刻把所有家产据为己有。为什么呢?他按照自己的意思给富翁的遗书加上了标点: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执。张一长大后,看到了这份遗嘱,就状告姐夫。于谦审理此案时,反复阅读这份遗嘱,并派人去实地调查。最后,他决定把富翁的家产判  相似文献   

6.
买画像的人     
有一位富翁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妻子,于是他请了一位女管家来当儿子的保姆,并且料理其他的事务。儿子长到十几岁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不治而逝。这个富翁经不住再度失去亲人的打击,不久便与世长辞。富翁并没有留下遗嘱,也没有亲人尚在人世,于是政府便根据法令将财产充公,并拍卖他的遗物。富翁的那个管家是个穷人,但她决定买下一件遗物作为纪念。那是一幅挂在楼梯走道墙壁上的油画,上面画着她照顾了十五年的小主人。多年以来这幅画都未曾取下。  相似文献   

7.
八十二     
一蠢子,年三十不能立,衣食皆资于父。时父年五十矣,术士推父寿当八十,子寿当至六十二。蠢子哭而叹曰:“父何不寿八十二?若止于八十,我到六十以后,那二年靠谁养活好?”一个蠢儿子,长到三十岁仍不能自食其力,穿衣吃饭还得靠他父亲。他父亲已经五十岁了,算命先生推算出来,老头儿能活到八十岁,儿子会活到六十二  相似文献   

8.
情长谊深     
大义收孤尚义村的刘老汉和妻子王氏有两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守金和守玉。守金长到25岁时,父母为他娶了本村的李芸姑娘。第二年,两口子就有了儿子小顺子。小顺子是个苦命孩儿,1岁多的时候,一场大病使他变成了又聋又哑的残疾儿。5岁时,他父亲又染病身亡。面对病弱的残疾儿,李芸早没了母性,她决定扔下儿子独自改嫁。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放活脱些父亲教儿子道:“凡与人说话得放活脱些,不能一句说死。”儿子问什么叫活脱。这时正巧邻居来借东西,父亲就说:“譬如邻居来借东西,你就不可说都有或都无,只说有的在家里,也有的不在家里,这样就活脱了。凡事都可照此类推。”儿子记住了。没过几天,有位客人来拜访,问:“令尊大人在家吗?”他儿子答道:“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父之过父亲:“你17岁了,不晓得读些什么书?我也不骂你,也不打你,看你自己惭愧不惭愧?”儿子:“我一点都不惭愧。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您惭愧不惭愧?”狗与人雨天,小明牵着一条脚上沾满污泥的狗,走上了公共汽…  相似文献   

10.
内战     
小施特劳斯不到7岁就写出了第一首圆舞曲,但是父亲极力反对儿子学音乐,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孩子跟自己一样疲于奔命。母亲背着父亲,给儿子买了一把名贵的小提琴,还聘请优秀的琴师予以辅导。后来此事不幸被父亲发觉,琴被没收了。小施特劳斯中学毕业后被送到综合技术学校学习商业贸易,父亲期望他将来能去银行工作。然而,小施特劳斯因上课时总是作曲和唱歌而被校方开除。无可奈何的小施特劳斯只好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其父不允许自己从事音乐活动。他胜诉后,组建了一个由15位同龄人组成的乐队。1844年10月15日他首次举行盛大的演奏会,大获成功。他…  相似文献   

11.
买画像的人     
《好同学》2005,(10)
有一位富翁在儿子很小时失去了妻子.于是他请了一位女管家来当儿子的保姆.并且料理其他的事务.儿子长到十几岁突然生了一场大痛.不治而逝。这个富翁经不住再度失去亲人的打击.不久便与世长辞。富翁并没有流下遗嘱.也没有亲人尚在人世,于是政府便根据法令将财产充公.并且拍卖他的遗物.  相似文献   

12.
刘六良先生的小说《富商与乞丐》,看似表现了父子两代人的贫富差别,父亲是富商,儿子是乞丐;实则是反映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父与子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父亲曾经是乞丐,儿子今后可能是富翁。父亲是通过个人奋斗,在商海里几经搏杀,才打拼出来一片属于自己的人生天空。儿子在贫困潦倒中始终记得自己有一个富商的  相似文献   

13.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面条,端上桌。一碗上边有蛋,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有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4岁能让梨,你都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咬去了一半。“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可是,父亲碗里藏了2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  相似文献   

14.
正"生于鄂诸,长于浙水,游于沪渎",是来楚生晚年所刻的一方闲章。作者将漂泊多舛的人生历程,镌刻在这方寸之间,引发无限遐思。来楚生,1903年出生于武昌,当时父亲正在那里任一小吏。晚年得子的父亲,常常抱着儿子到江边散步。没想到,瘦弱婴儿经受不住江风的吹袭,犯了咳嗽病,而且这一病患,纠缠了来楚生的一生,到了晚年仍咳喘不止。来楚生11岁那年,武昌起义的枪声摧毁了千疮百孔的大清王朝,他父亲便带着全家移居浙江萧山,过起了行云野鹤般的生活。没过几年,父亲就被贫困与疫病夺走了生命。幸好婶母将来楚生视若己出,不仅出钱  相似文献   

15.
一八六九年三月十四日①,我生于尼日尼诺戈罗德。父亲是士兵的儿子,母亲是小市民。祖父做过军官,因残酷虐待部下而受到尼古拉一世的降职处分。这个人粗暴到这种程度,致使我的父亲在十岁到十七岁之间从家中逃跑五次。父亲最后一次成功地永远脱离了家庭——他从托波尔斯克徒步到尼日尼城,在那里给一个挂帷幔的匠人当了学徒。看来他有天赋,也识字,二十二岁时,科尔沁(现为卡尔波瓦)轮船公司就指派他做阿斯特拉罕办事处的主  相似文献   

16.
题目 :父亲现在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两倍 ,当父亲 38岁时 ,儿子 1 0岁 ,现在父子俩各是多少岁 ?分析 :当父亲 38岁时 ,儿子 1 0岁 ,说明父子年龄相差 38- 1 0 =2 8岁 ,这是一个隐藏不变量。从这里可以肯定 ,当儿子 1 0岁时 ,父亲年龄为 2 8+ 1 0 =38岁 ,此时父亲年龄不是儿子年龄的 2倍 ,在此之前也不会有这个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肯定是若干年后父亲年龄将为儿子年龄的 2倍。解法 1 :若干年后父亲年龄为儿子年龄的 2倍 ,设儿子年龄为x岁 ,父亲年龄则为 2x岁 ,可利用父子年龄之差是个不变量列出如下方程 :2x -x =38- 1 0解法 2 :设当儿子x岁时 …  相似文献   

17.
父亲从富翁到“负翁”,姐姐把机会留给了妹妹余金艳和余晓艳出生在荆州市李埠镇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金艳大妹妹一岁多。父亲余云昌颇有经营头脑,勤快能干,生意一直顺风顺水,规模不断扩大,到鼎盛时期家中资产接近30万。但从1990年开始,余云昌就交上了霉运,因为决策失误,耗费10余  相似文献   

18.
一年前,我受邀到德国友人家做客。友人有一子,年约四岁,用餐前,友人特别用小碟子盛了一小份食物和蔼地告诉他的儿子:如果没有乖乖地吃完,那么他就没有任何餐后甜点了。  相似文献   

19.
父亲是16岁那年离开老家靠山屯的,20年后,全国解放了,做了师长的父亲带着队伍进驻到了沈阳城里。不打仗了,36岁的父亲便想和23岁的杜军医结婚。当年,还是小丫头的杜军医千里迢迢投奔延安,后来,组织上送她和一些娃娃兵到敌后的大城市里学习,还是当时任连长的父亲送杜军医他们过的封锁线。那时,杜军医就对父亲有很深的印象。以至辽沈战役前,已经当上军医成了大姑娘的杜军医和当上团长的父亲再次相逢时,便发生了铺天盖地滔滔而来的爱情。而且,从那时起,杜军医就一直跟随着父亲这支部队,一直来到了沈阳。不打仗了,当师长的父亲叫警卫员小伍子把…  相似文献   

20.
心之圆满     
儿子从学校回来已多次向父亲抱怨说老师又收拾他了。父亲对长得牛高马大的儿子说:“你又和小同学打架了?老师批评了你,你心中还有一股子怨气?”儿子不住地点头。“好,我教给你一个消气的办法,”父亲拉着儿子来到院子里,指着菜园子的篱笆说,“我窗台上有一盒钉子,当你觉得气不顺的时候,你就在篱笆桩上钉一颗钉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