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改革不能脱离社会支持只在教育系统内进行孤立的自我改革。教育改革嵌套于社会改革,两者是相互包含、互为媒介、互动同构的有机整体。社会信任、社会合作、社会参与是影响教育改革的社会三要素,三者以社会合作为中心,共同为教育改革提供从心理到行动、从行动到制度化的社会基础。社会信任影响教育改革的成本与责任共担,信任程度缺失制约教育改革,造成教育改革制度设计的“公平悖论”与参与改革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内耗;社会合作促进教育改革的技术、人力、经费等诸要素融合,并为教育改革提供自生自发的基层创新动力机制,跨界合作为解决教育“短板”与“盲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社会参与为教育问题解决从个体感受经由社会行动并上升为国家政策开辟了渠道,通过协商机制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重建社会信任、鼓励社会合作、扩大社会参与可夯实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逻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逻辑是指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机理及其方法论,主要包括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路线、社会决策模式和社会行动策略。现代教育改革的已有社会认识路线主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而上下结合的认识路线是未来教育改革认识路线的逻辑发展;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决策模式主要有草根式与精英式两种基本模式,未来教育改革决策的发展方向是从利益分割走向利益多赢;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行动策略包含微观与宏观两个基本维度,在实现微观的静悄悄的教室革命和宏观的轰轰烈烈的行动建构过程中,必将走向个人行动与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因此,遵循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逻辑,未来教育改革需要在合理、规范的教育价值引导的基础上,建立良性的教育评价机制,在培育和谐、合作、互动的教育改革文化的过程中,营造良性的社会理解基础,在多元利益主体协商与对话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教育决策平台,在多元社会立场不断融合的背景下,营造教育改革的良性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教育改革是当前世界各国基于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但社会环境的多变性与矛盾的多发性以及教育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使得教育改革面临各种风险,其结果也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规避风险并确保教育改革达成预期的目标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以风险传播理论为基础,探讨和反思教育改革的风险及其规避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府与民间的关系既体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支持结构,也制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支持经历了从政府力量"单向控制"到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左右摇摆"的发展过程,并有可能走向一种双方相互促进和制衡的"双向运动"状态。如何促成社会支持从左右摇摆走向双向运动成为当下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改革有内部逻辑与外部逻辑、主导逻辑与辅助逻辑。由于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了经济逻辑、政治逻辑等外部逻辑演变为主导逻辑的异化现象,对教育改革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反思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为应对教育改革失去社会公信力的风险,走出教育改革的现实困境,有必要建构教育改革的合法性逻辑,并坚持规则、价值、实践等三个维度上的合法律性、合目的性与合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2):3-8
欧用生教授是吴凤技术学院讲座教授,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教授。作为台湾教育改革界的领军人物,欧用生教授亲历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如今的十年教育改革的历程。在此次访谈中,他回顾了十年教改中的重大事件,剖析了台湾教育改革中种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他也分析了台湾从一元社会到多元社会的巨大转型过程中,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之间互为消长的关系。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类似的变革议题当给我们的教育变革更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其他领域社会改革一样不断扩展和深化,极大地推进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育改革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酝酿与教育事业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教育改革起步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时期(1985-1992)、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时期(1993-1998)、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时期(1999-2008)。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改革的性质定位、背景认知、路径选择、价值诉求等四个方面对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概括,可以发现,3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从根本上说还是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的,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政策表达;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不在于教育自身,而在于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提出的客观需要;教育改革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明显侧重于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等。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未来10到15年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性质会更加突出、教育改革的背景认知更加全面、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更加多样、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关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融合,促进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价值导向与底线教育的结合,增强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教育视角与社会心态的契合与引导。  相似文献   

9.
理性化是世界性教育改革潮流终极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理性化品格尚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对“教育改革”的属性和内涵认知不足,对教育改革目的、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的关系认识不当;参与教育改革的主体结构不尽合理;有关教育改革政策文本的诠释存在缺陷;缺乏健全的教育改革监测、评估和终结机制.教育改革理性化品格的培育需要根植于中国社会的生态与时空逻辑;回归于人的培育和发展,合理调节利益诉求,扩大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构建动态、民主、开放的教育改革共同体;形成规范的、生活实践气息浓厚的教育改革政策文本;完善教育改革的评价标准,监测、反馈和终结机制,创生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教育改革范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推动了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如何系统化地认识与研究当下的教育改革,同时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实践的干预策略,是当下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两个核心问题。本研究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教育学三个视角出发,通过探讨教育实践及其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从认识论的角度梳理了教育社会实验生成演化的四个阶段,包括教育实践理论启蒙与初步探索的"前认识阶段"、教育实验形成与规范化的"前研究阶段"、从教育实践社会化到教育实验社会化的"后实践阶段",以及从关注教育实践到关注教育社会实验的"后研究阶段"。作为价值回应,"教育社会实验"在提升对教育改革的认识上起到了认识论的作用;"教育社会实验研究"在加深对当代教育改革认识的基础上,为实践干预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基于平行时间的视角对中美俄三个大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做了梳理之后,可以总结出"情境、主体、意图、行动、结果、评价和资源"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要素,"价值与信念、治理与制度、资源与机会、教学与课程、评价与督导"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观察点。随着主体层次变化,教育改革的复杂性也在相应变化。教育改革是改革惯习与场域文化的集体行动。一切教育改革都需从个体惯习找到突破口,并上升到场域文化的变化。在整个过程中,与意图相关的认知因素发挥着作用,同时,集体行动中因微观政治和社会互动的存在,教育改革也表现出复杂的动力学特征。要保证教育改革的效果,需要加强对教育改革的管理和评价。在行动科学的指导下改变学习观,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是教育改革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教育观念给基础英语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是英语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的基本状态,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内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着很多矛盾与冲突,冲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框架进行分析。本文运用冲突理论分析高职学校教育改革中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从而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建立大学权利组织的多元化教育体制,完善制度化的教育协调机制,创立畅通的学校中介组织等调适机构。  相似文献   

14.
首尔大学为培养精英人才进行了一系列本科教育改革,在充分考虑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下,较好地解决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中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转型,当前的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在改革之中,对影响教育改革的因素,我们需要不断地加以认识和探讨。本文从社会需要决定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方向,教育的本质特性制约着教育改革的举措,教育内容的性质决定了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改革的成效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改革中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开放与文明程度的提高,个体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求高校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增加更为广博的人文教育。应用型高校人文教育的长期缺失导致教育改革困难重重,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大众对大学教育改革的共识,而通识教育也将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在整个社会改革发展大背景下发生和进行的,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教育改革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推动力,在很多国家成为社会政府的关注焦点之一.国家试图通过立法或其他途径改变教育供给的很多方面,包括课程、考试、管理、教育财政、教学法和教师培训都是教育改革的目标.笔者认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主要是学校管理、课程设置、高校招生政策与高考制度、教师政策.  相似文献   

18.
公平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理想,公平与效率是现代社会的两难问题;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与效率是现代教育的两难问题;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追求教育公平与效率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教育公平是个人和政府的共同愿望,是我国教育改革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教育公平是相对的,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辨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英国成人教育改革特定的经济与劳动力背景、社会与政治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成人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并对本次改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赵国弟 《上海教育》2013,(27):70-70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发展战略以来,宏观层面的教育改革一直瞄准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趋势稳步推进。但是,不知道是宏观层面的教育改革推进太快,还是教师适应教育改革速度太慢,使宏观教育改革的要求转化为教育改革成效总是存在较大落差。因此,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宏观教育改革的目标,提高教师教育改革的主动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