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阶段的体育学习对于农村普高的大部分学生来讲,基本上是在校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时期。这期间学生是否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是否具备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对于他们毕业后回到农村走上社会,能否继续参加身体锻炼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将对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农村普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兴趣不高,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2.
<正>1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特点1.1长期性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必须把长期性放在首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及体育锻炼习惯,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情感与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参加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些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北体院89名男生进行了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抽样调查,观察和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自我锻炼的培养,应贯穿到整个体育教育中去。通过多种体育手段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的智力、能力以及个性均得到,在自觉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中考体育加试实施10多年来,对推动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初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也遭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质疑其导致了学校体育的"应试教育",学生仅仅围绕考试的项目练;质疑体育中考的公平性,忽略了体育中考中的弱势学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陕西师范大学6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陕西师范大学学生课余体育活动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师范大学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度较高,但活动动机、态度、频率和运动时间呈现多样性;场地器材缺乏、经济原因和学习压力等外在因素是制约其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学生在校除了早操、体育课外,几乎没有参与锻炼。学生在家做完作业后,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少得可怜,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可以的思想。从而使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锻炼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产生厌恶态度,拒绝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7.
于庆洋  贺伟 《体育世界》2007,(10):89-90
在科学高速发展快、社会竞争压力大的今天,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的压力之下,身体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培养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思想有着其深远的意义,这种思想的贯穿需要一个良好的桥梁。但是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产生了很大的束缚,不能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以其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细想的形成。体育俱乐部近几年在我国高校逐渐发展开来,在"体育俱乐部"宽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是培养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细想的有效桥梁。  相似文献   

8.
大学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教学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大学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锻炼项目、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上,在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它不仅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生理卫生、保健知识都能得以提高和丰富,符合当前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求,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男生对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高于女生,锻炼的动机正确,锻炼的时间和频率男生均高于女生,锻炼的项目有性别的差异,锻炼的场地以学校免费场地为主;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材的限制;西南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消费均低,体育消费主要是在购买体育服饰。文章旨在深入了解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并进行深入的了解,为体育锻炼在高校的全面展开和普及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袁方 《体育世界》2011,(12):42-43
由于身体素质和主观学习意识的努力程度上的不同,决定了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学习上,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针对教学中同一年龄阶段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我们必须彻底改革传统教学中的共性教学,合理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一所农村中学216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讨论和分析,了解学生节假日锻炼情况,希望能对促进学生节假日参与体育锻炼提供参考。调查对象:铜山区何桥镇中心中学九年级1-4班,共计216人;调查内容:节假日你认为需要参加体育锻炼吗?你参加过哪些体育锻炼项目?平均每天安排多少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你是否是有计划的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2.
<正>1影响目前中职生体育锻炼的因素1.1由于体育学习目标未设置或不明确,体育锻炼意识缺乏。由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困惑,有40%的学生选择了刻苦用功学业,45%的学生选择上网、逛街和游玩,还有7%学生选择其他休闲方式,只有8%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受此影响,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逐渐下降、淡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在中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学校体育教育的地位将更加重要。本文谈论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从传授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激发体育锻炼兴趣,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来提高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以及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有所稗益。随着体育的不断社会化、娱乐化和终身化,现代学校体育既要注重增强体质的近期效益,更要着眼于将来对“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学主要目的是塑造每一个学生具有强健体魄,使每一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壮成长。但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很好的身体状况,身为体育教师必须使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术,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影响学生体育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一、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导致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小学学的东西在初中和高中还有太多的重复,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因为当前学校运动场地少,学生练习机会少,等待时间长;  相似文献   

15.
田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作为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很大的能动性,表现出不同的身体素质的个性特点,快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田径的兴趣和认识;以对学生的兴趣激发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盲目的个人偏好出发参加体育活动,到让学生有目的地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使学生牢牢确立终身积极参加健身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和鉴赏力的前提下,满足所有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全体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到体育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对沈阳市10所中学的500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时间、动机、形式、项目、场所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娱乐、磨练意志、劳逸结合、爱好体育、结交朋友,健康娱乐是沈阳市初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沈阳市初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是学校操场和社区空地;球类和跑步是初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首选项目;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以和朋友一起锻炼为主。没时间、无兴趣、无器材、无场地是影响初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也对初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有着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快乐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乐于学,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以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文章阐述了快乐体育教学与多元智能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瑞安市技工学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晨间体育锻炼,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积极甚至不出席;晨练的主要形式为广播体操,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活动时间短。学校在场馆开放、领导重视、体育锻炼指导等方面做得不够。针对上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浙江省6所新课程试行高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了解新课程试行两年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知、信、行的情况,并用卡方检验分析各因素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结果表明,91.5%的试行高中学生对体育感兴趣,76.3%的学生喜欢现在的体育课,但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还不够积极,课务太重和缺乏场地、器材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差异非常显,各年级段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学习动机进行详细分析及研究。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学生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呈现出多样性,但还存在动机不足以及对课余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调查分析,探索正确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建立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1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